中国STEM教育的风口之战

来源 :创业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fei87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花思維创始人兼CEO罗剑 火花思维的用户量还没有庞大到需要去开辟下沉市场的地步 摄影尚文

  距离圣诞节还有一个月,这一天的北京,被雾霾笼罩着。
  “起风。起风了就好了。”罗剑转头看了眼窗外说。他创办的火花思维正站在学科素质教育这一新兴教育赛道的风口上,这家专注于数理思维的在线教育平台在三个月前刚刚完成了一笔8500万美元的融资,这距离它的上一笔融资仅仅过去了不到半年。创立不到两年来,这家公司已经完成了四笔总额达到1.6亿美元的融资,成为数理思维在线教育领域最大的玩家之一,甚至可以说数理思维在线教育的风口就是被它给刮起来的。
  无论在过去还是当下的中国互联网教育中,这样的发展速度并不多。罗剑自始至终都在居安思危,一半的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在风口中起势,另一半的他则盘算着假如风停后如何安全着陆。

教育行业的“小屁孩”


  罗剑曾经是赶集网的联合创始人兼CTO,在赶集与58同城合并之后就选择了离开。其后,他投资过几家创业公司,而罗剑自己的创业都和他的孩子息息相关。

  互联网蛮荒时期的中国市场,不仅饥渴地吸收着美国互联网市场的经验,同时还急切地研究着一切可以推动互联网狂飙突进的可能性条件——无论是制度层面还是技术层面的。

  玩多多是一家玩具租赁平台,之所以选择涉足这个领域,是因为他的孩子喜欢玩具。改弦更张投身创办火花思维的原因是孩子上的数学课,而罗剑意识到了其中的机会。
  “孩子在线下上课的时候体验不太好,我觉得可以做得更好。”罗剑调侃说,这几年之所以有那么多比较成熟的创业者在教育赛道创业,是因为大家都有了孩子,“这看起来是一个特别俗套的理由,但特别真实。”
  1979年出生的罗剑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并不陌生。几年后,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率先提出了“科学(Science)、数学(Mathematics)、工程(Engineering)、技术(Technology)教育的继承”的建议,STEM教育的概念由此诞生。
  在美国,小布什总统在2006年将培养STEM人才视作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到了奥巴马任期内,在K12阶段大力推行STEM教育成为美国政府的共识,并因此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奥巴马总统的智囊团在2010年提出要在未来十年内“招收和培养十万名优秀的STEM教师,创建1000所专注STEM教育的学校”。
  互联网蛮荒时期的中国市场,不仅饥渴地吸收着美国互联网市场的经验,同时还急切地研究着一切可以推动互联网狂飙突进的可能性条件——无论是制度层面还是技术层面的。
  最终,他们将目光聚焦到了STEM的M(Math)上。
  “以前的摩比?你把它当成一个赶素质教育风口的兴趣班就好理解了。后来遇到STEM就又转了,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美国那面也听得懂呀。”一位好未来的前员工告诉创业邦,摩比思维是好未来旗下的品牌,成立于2009年,已经是第10个年头了。
  火花思维在2017年底成立。它在STEM教育领域只是一个“小屁孩”而已。

初长成


  罗剑并不是一个冲动的人,在决定做数理思维在线教育平台之前,他先问了自己几个问题:这个行业适合怎样的产品?满足了家长的什么诉求?有没有空白的市场?这个市场的竞争怎么样?大环境下这个市场允不允许做?
  最后,他得出结论,这是个好机会。
  大环境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节点。网络和点播直播技术的进步成熟让在线教育有了最切实的基础,而英语培训应用场景让在线教育的理念早已经蔓延开来。
  在这样一个大的应用场景下,数学思维学科素质教育是不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蓝海市场?既然市场上已经有了如摩比思维这样的对手,火花思维的差异性又在哪里呢?
  所有这些问题最后归结到一点,创业到底要去具体做什么?
  “以前大家都会说在线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距离感’,很难去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但是,今天的技术手段包括我们的课件,可以很好地让孩子专注于课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创新和突破。”罗剑解释道。
  技术的发展不仅让在线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还从最根本的地方解决了在线教育相比线下教育的缺陷。如果孩子的专注力始终都能保持的话,再加上在线天然记录了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的行为数据,那线上教育相比线下的优势将会无限扩大。
  这就是教育行业的一场降维战争。技术给学生、家长、老师及平台提供了时间、空间上的巨大便利,而这种便利又转化为线上平台相对线下的竞争优势。
  摩比思维关注的是线下市场,而互联网出身的罗剑等人则选择切入线上市场,此时,市场上还没有人投入到线上。

  如果孩子的专注力始终都能保持的话,再加上在线天然记录了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的行为数据,那线上教育相比线下的优势将会无限扩大。

  于是,市场上既存的领先者和新人之间,在学科素质教育这样一个细分的领域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对抗。
  这为火花思维的发展赢得了宝贵而空前的时机。
  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聚焦线上教育,那么,究竟是一对多还是一对一?
  “别人也说了一对多难做,但是,我就不愿意,就要做。”罗剑大笑道,“我觉得,一对多,孩子们喜欢。再说,皇太子读书都有陪读,我觉得学习本身就是需要group的。”
  火花思维的老师都是由平台招聘并培养的,这需要成本和周期。罗剑声称,每个月平台在教研上的投入超过2000万元。他给出数据称,在10月份火花思维的新增用户中有78%都是学生家长介绍来的。   投资人对教育市场的发展速度看得一清二楚。数据显示,2018年教育行业一级市场融资579起,同比增长40.53%,融资金额高达523.95亿元人民幣,同比增长87.79%。其中,最热门的K12赛道的融资约为121亿元人民币,该领域中的独角兽公司在独角兽教育企业中的比重高达37.5%。
  面对快速增长扩张的诱惑,并不是每一个初创公司都能淡定处之的。在线教育领域最大的独角兽公司VIPKID专注于一对一模式,曾经一度风头无两,今年也遭遇了风波。
  “我觉得VIPKID是英语学科素质教育赛道中令人尊敬的一家公司,不管今天外界如何传言,又或者是内部如何调整优化,能做到这个体量,影响这么多孩子,其能力和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罗剑认为,一对一和一对多模式都有机会,他甚至也并不坚决排除火花思维尝试新模式的可能性。
  在罗剑看来,一对多模式对老师能力、素质和经验的要求远远大于一对一。那么,选择一对多的话,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高质量师资该如何培训的问题,毫无疑问,这又将从根本上限制平台的扩张。
  难道要做一家慢公司吗?
  “我们是管理增长型的,每个月就增长这么多。我们自己招聘培训老师,这些都需要周期的,老师都不够用,我们就少招一些学生。”罗剑解释道。
  他告诉创业邦,前十大城市的学生在总用户中的比重超过六成。对时下最时髦的“下沉市场”,罗剑兴趣寥寥。在他看来,火花思维的用户量还没有庞大到需要去开辟下沉市场的地步。
  更关键的是,在低线城市市场,STEM和学科素质线上教育的理念并不像在大城市那样深入人心,为了下沉,可能反而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投入,甚至为了适应这样的市场,火花思维的产品需要重新设计。
  这不符合罗剑的发展观:我们要控制增长,要控制欲望。
  一位投资人也赞同这样的策略。“大家都说‘唯快不破’,但懂得‘持而盈之,不如其已’道理的人实在太少了。大家都快的时候,就是应该恐惧的时候。”他对创业邦说。

过山车的另一头


  罗剑有两个男孩。“因为我儿子正好要上小学一年级了,他语文基础不好。我们不做英语,英语更刚需。但是,我儿子不用,他在国际学校,不用校外学英语。”罗剑说罢,自己憋不住先笑了。
  今年,火花思维推出了大语文课程。十天后的融资发布会上,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称此体现了它“极强的创新和研发能力”。
  就在2017年底,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公开表示“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语文主要在作文”。
  在数理思维之后,火花思维正试图抓住另一个风口。这个平台上的学生现在有八万人,乍看上去,这点用户量微不足道。
  不妨先来看下全球最大在线教育平台的增长情况:截至今年10月,成立六周年的VIPKID的付费用户超过71万,其付费学员突破一万及十万分别发生在2016年2月和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VIPKID付费用户增长到30万。
  也就是说,在刚需更强的英语在线教育市场中,VIPKID花了将近三年时间才获得一万用户,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它的用户量剧增十倍。在十万里程碑后,VIPKID的用户量在两年半里增长了七倍。
  2018年10月时,火花思维的付费学员超过4,500名;到2019年10月时,这一数字增长到了70,000。也就是说,在12个月的时间里,它的用户增长了大约15倍。
  “第一个是,我们做得早,团队十几年教研教学经验,打磨周期长,开发到上线就花了8个月;第二个,是我们在这么短时间里花了这么多钱,都花在教研教学建设上,做出了学生和家长都能感知到的好课程和好教学。”罗剑告诉创业邦,“应试教育和数理思维能力不是OR的关系,而是AND的关系,所有的教育最终都要追求效果。学科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学科素质能力强的学生,应试不可能差。”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全国在园幼儿达到4656.42万,小学在校生超过1.03亿,这是在线教育和STEM教育光明未来的保证。但是,所有人也都心知肚明,割据这块肥沃处女地必然是一个血腥残酷的过程,其中必然会有输家。
  “如果你对速度增长有特别的偏好,有投资人给你的压力,有对手给你的压力。”罗剑说道,“但是我觉得我们这个赛道竞争得没有那么激烈。”
  他解释道,今天资本市场降温,初创公司融资规模都不会很大,没法像火花思维这样每个月光教研和课程开发就投入2000万,而有钱有势的巨头公司却“来不及管我们这个低利润的小生意呢”。
  外部竞争不够激烈,但是,问题却往往出自内部。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的消亡与失败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的结果,而绝大多数都是“自作孽不可活”。
  没人知道下一次危机从何而来,大多数人碌碌无为,只有少数人会始终注意着端倪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局。
  风口与风暴,它们之间其实并没有多少区别。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你很难避免,但是因为你有经验,你可能会避免掉一些坑。”罗剑说到此时,也不免感慨,“我们现在还处于过山车往上面爬的那一段,等到我们爬到第一个高点往下看的时候可能就遇到问题了。我隐隐感觉我们明年就会面临第一次挑战!”

关于火花思维

成立时间


  成立于2017年12月

融资情况


  2018年5月,完成山行资本、IDG 资本、光速中国、金沙江创投1500万美元B轮融资;
  2018年6月,完成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北极光创投、IDG 资本、光速中国、山行资本、金沙江创投2000 万美元B+ 轮融资;
  2019年3月,完成龙湖资本、北极光创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IDG 资本、光速中国、山行资本、金沙江创投4000万美元C轮融资;
  2019年8月,完成GGV 纪源资本、KKR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IDG 资本、北极光创投、山行资本、光速中国、龙湖资本、金沙江创投等8500万美元D轮融资。
其他文献
中科慧远创始人张正涛 硬科技企业的发展是先慢后快的过程 摄影张勇  近年来,随着国家鼓励科技人员创业政策的不断出炉,仅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孵化企业就有数百家,作为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孵化的企业,张正涛带领的“中科慧远”核心团队成员有6位都来自中科院自动化所。  基于团队此前参与国防重大专项“神光”装置中在计算机视觉和精密装配的科研积累,2016年,中科慧远团队决定围绕工业缺陷检测方向开展产业化工作,
期刊
观远数据创始人兼CEO苏春园 这个世界没有捷径,To B 的事需要长期主义信仰 摄影尚文  在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工业革命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机器大生产解放了劳动力,它让成千上万的英国女工穿上了女王同款丝袜。  到了智能时代,“AI+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在企业商业决策被中提上日程。BI是一个解
期刊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产品规划是一家汽车公司的核心,如果產品规划错了,一切都错了 摄影刘岳  “威马的目标就是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盈利的造车新势力。”  今年11月广州车展有一个“新能源汽车”馆,设有四家品牌的汽车:最左边的是特斯拉,挨着的是蔚来汽车,最右边的是拜腾;而处在中间的,正是展位面积比另外三家加起来都大的——威马汽车。  去年,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说:“新造车企业还有两至三年的窗口期。”但到了今
期刊
MICO CEO SeanMICO 成长的年时间,也见证了中国企业出海的变化 摄影张勇  在2011年,微信登场、陌陌诞生,随后移动直播异军突起,中国互联网进入了移动直播时代。  在国内移动互联网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在中兴工作近10年的Sean,看到了海外市场的巨大机会。他认为,随着4G网络的建立,海外新兴市场一定会像中国一样,进入移动应用大爆发的时代。与国内红海市场相比,彼时的海外市场还是蓝海
期刊
驭势科技创始人吴甘沙 驭势在产业链上要扮演“中场”的角色,做无人驾驶的中场发动机,为“前锋进球”创造机会  创立驭势科技三年多,吴甘沙依然认为无人驾驶领域的难度远超想象,但驭势科技并未就此放慢脚步。从第一年发布Demo,第二年开始部署,第三年交付到今年投入运营,并逐渐推进规模化、无人化和常态化。四年下来,“驭势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2016年,吴甘沙辞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的工作,创立驭势科技
期刊
瀚思科技创始人兼CEO高瀚昭 每上一个台阶,就需要更专业的人才加入 摄影王雷  一位国有银行客户负责人告诉创业邦:“在半年内我们实验的多家数据安全服务商当中,瀚思的产品监测误报率比一般水平低80%。”  数据安全市场存在明显的优先级关系,首先选择政府企业,再是头部企业,最后才是中小厂商。但在3年内,瀚思已签下数十家金融领域和保险领域的标杆客户,复购率为80%,其中包含上述这家国有银行。  作为一家
期刊
NOLO VR CEO张道宁 随着5G时代的来临,VR市场即将迎来几十倍的爆发式增长  近日,VR交互科技公司NOLO VR宣布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愉悦资本领投,蓝驰创投、盛景嘉成跟投,融资将主要用于VR交互技术的持续深耕和商业化拓展。  NOLO VR于2015年成立,公司从创立之初就一直专注于VR交互技术领域,核心研发团队由来自中科院、北邮的博士领衔,如今已凝聚了一大批顶尖的VR技
期刊
清锋时代创始人姚志锋 颠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形成集设计、材料、生产为一体的新型制造模式和生态  清锋时代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技术驱动的极速3D打印研发和制造企业,集设备、技术、材料研发、软件和生产工厂为一体,为制造业客户提供生态服务,提高产能。创立同年,清锋时代启动了“极速3D打印”项目,并开发了“LEAPTM”(Light Enabled Additive Production)极速3
期刊
能链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EO王阳 要为中国的职业司机打造一个能源补给的网络 摄影王雷  物流、出行、汽车等交通相关行业的数字化,都离不开底层能源服务网络的支撑,而中国能源行业,也正面临着数字化升级转型的历史性、结构性机会。  能链集团(车主邦/团油/快电)是一家数字化出行能源开放平台,致力于“定义出行能源新基础设施”,为中国的职业司机提供新的能源补给服务,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能源供给方(炼厂、加油站、充
期刊
小鱼易连联合创始人兼CEO袁文辉 云视频最大的价值,是深入各行各业以及业务流程中,让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最近,“996.ICU”以始料未及的速度在全网刷屏。  一位普通程序员在小众网站(GitHub)发起的“996.ICU”项目,在短时间竟然获得超过18万人的点赞。随后,关于996的话题如病毒般迅速扩散,从程序员、互联网企业,到越来越多的行业牵扯其中,深受其苦的职场人们开始在社交网络上形成巨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