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腹膜后及右侧股部脓肿为主要表现的阑尾黏液腺癌一例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z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新型药物的研发是肿瘤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前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是新型药物研发和鉴定的关键与核心。人源肿瘤组织来源移植瘤模型(PDX模型)由于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原始肿瘤异质性及遗传信息多样性,从而可更准确地预测新型药物的临床疗效。PDX模型多通过外科手术、活检或过滤恶性胸腹水等方法获取部分原发或转移肿瘤组织,进一步处理后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成瘤,处死取瘤,逐渐传代移植。接种裸鼠品系、肿瘤移
新辅助放化疗目前已成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cT3或cN+)的标准治疗方式,对新辅助治疗疗效的准确评估可指导合理治疗策略的选择。MERCURY临床试验证实,新辅助放化疗后常规磁共振成像(MRI;T2加权像)评估的肿瘤退缩分级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同时其对于环周切缘的评估可指导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实施。相较于常规MRI检查,功能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成像)在治疗疗效的预测方面效果更佳。MRI弥散
期刊
目的评估3D腹腔镜较2D腹腔镜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技术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结直肠肛门外科接受3D或2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术,93例;3D组48例,2D组45例)、直肠癌根治术(均清扫侧方淋巴结,45例;3D组27例,2D组18例)及右半结肠癌根治术(76例;3D组37例,2D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纳入研究的标准为18~ 8
目的评价肠折叠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空肠闭锁患儿加速康复外科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8例空肠闭锁患儿术前、术中和术后恢复过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儿分为肠管端端吻合术(端端吻合组,18例)、在肠吻合基础上加近端肠折叠术(肠折叠术组,19例)和肠折叠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EN)(肠折叠术联合EEN组,21例),比较组患儿的胎
期刊
目的探讨小RNA干扰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基因的表达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EZH2 siRNA转染人食管癌细胞KYSE150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ZH2、Caspase-3、STAT3和p-STAT3等蛋白表达情况及Act-H3(乙酰化)、H3K27 me2(二甲基化)和H3K27 m
期刊
目的研究CIP2A及c-myc在结直肠管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治疗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腺癌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中CIP2A及c-myc的表达水平;观察它们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下的表达差异。结果CIP2A和c-myc基因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 <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