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表演艺术的台风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ccxx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的11月是“光棍们”骚动的一个月,与此同时台北的“2011数位表演艺术节”也在这个月推出了重量级的演出,当然这些并不是特意为光棍们安排的,只是活动正好撞上了这个超级光棍节,炫目多彩的舞台表演或许可以填补些孤男寡女内心的寂寞。
  “先渗透而后回应,先蜕变而后新生。一个融科技表演艺术的智慧炼丹炉”艺术总监杨忠衡是这样来形容本次艺术节“渗透”主题的。他认为科技和艺术本身就是融合在一起的一个世界,钢琴家霍洛维兹起身接受满堂的喝彩时,他和身旁的那架黑色的钢琴,正是那个时期科技化和艺术结合的杰作,整架钢琴的每一个零件都产自尖端科技的工艺,当这些和艺术家一起营造出优美的音符时,所有一切已浑然一体,让人忘却了那些冰冷的工艺。
  当科技步入人类的生活开始,我们已习惯了享受层出不穷的最新尖端科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想理念、艺术美学无时不刻的受到科学技术创造的新世纪的改变。在舞台剧院等场地的设计和建造时会把最尖端的技术融汇到建筑里,舞台表演的灯光等设备也都是动辄上亿的尖端高科技产品,表演艺术早已和科技纠缠在一起 难以割舍,更何况之前作为辅佐的屏幕、激光、烟雾等数码科技元素,如今已有别于之前被作为舞台表演的视觉背景,而作为舞台表演的一个主题之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如今的表演艺术已不是简单的表演,而是十分广义上的“科技表演艺术”。
  数码时代的表演艺术也并不是一片赞歌,由于数码科技等手段在表演中占的比重增大,表演者很容易进入一种注重科技形式,而忽略自身表演的本质的迷雾中,从而降低了表演的情感表达,带给观者只能是一种无生命感的机械表演。科技和表演结合的作品,也容易被科技迷惑,从而使科技占了主位,超过了表演要表达的东西。前任科技经理林经尧是学音乐出身的,他形容科技和表演两者结合就像炒菜,哪种配料若放太多,菜就可能太咸,比例调配刚好,才能激撞出强大力量,只追求技术,不追求艺术本质,无法累积长久感动。
  在数码科技和表演结合后变化最为明显的是舞蹈表演,舞蹈表演的环境灯光和肢体动作更容易在数码科技的推动下变幻出更加丰富的内容。新兴的多媒体对舞者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例如早期的录像舞蹈,藉由对录像的慢速、倒带等技术处理后的舞蹈,会影响到实际的舞蹈中来,互动科技也是如此!现在的数码科技也将会对舞蹈带来更加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科技决不能成为舞蹈表演的一个噱头,舞蹈作品还是要反映时代的意识,表达舞者的感情,不能让舞者在舞台上成为科技庇护下的行尸走肉。
  科技进入的同时也让表演有了新的突破和尝试可能性,表演者不再是一个自然人而或是一个电脑程式控制下的机械。台湾首个结合数位科技和表演的创作奖项“数位艺术表演奖”首奖得主为黄翊,他的获奖作品《交响乐计划一:机械提琴》,就是一个用机械演奏的小提琴,形式上更像是一个艺术装置作品,这种表演形式或许还要加些时日才能被普通大众所接受,由艺术舞台登上表演舞台。
  2011数位表演艺术节隶属于2011科技与表演艺术结合旗舰计划,是由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办广艺基金会承办的跨界表演艺术年度活动,广艺基金会是在广达电脑科技公司支持下的公益表演组织,本项目全程的对谈和演出活动都在台北市举办。11月的对谈活动安排有三个主题:《声光幻影》GRAME研讨会、科技艺术国际论坛和光音交响曲工作坊:用Fuast进行声音与动态辩论处理。这些活动都在网上接受报名可免费参与。
  相对于对谈活动,多数的人会更关注演出活动,艺术节首场演出在6月是由水面上与水面下剧团带来的《美丽沉睡者》,接下来是8月由以色列巴西瓦现代舞团首尾台湾舞者李贞葳和前德国得绍 (Dessau)国家芭蕾舞团团员陈韵如带来的《纸境+2》、10月由明和电机带来的《一百伏特的纽》。到了11月演出安排终于迎来了井喷的程度,一个月接连6个不同的演出,而年末的最后一天还安排了最后一场演出的复演,作为本年度的数位表演艺术节的完美落幕。
  11月的演出依次为:外表坊时验团的跨领域科技结合新作《OVERLOAD》、高木正胜与广艺爱乐管弦乐团合作,由黄东汉担任指挥的《ULBU》、第二届数位艺术表演奖首奖作品《死亡的過程》、“萧贺文”在地实验《梨园新意操偶》、法国里昂国立音乐创作中心(GRAME)多媒体音乐会《光影交响曲》、高木正胜创作的个展《无邪之地想像》。
其他文献
三件装置:“金砖”、黑玻璃和画家      在艺术圈里,应天齐被认为是个很会“来事的人”。这个词决无贬义,而是指他不断地借助各种艺术语言来阐述灵感与想法,顶多就是变换频率较高而已。从表面上看,他从来就不安分守己,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从他拿起画笔那天起,就立志要做一个当代艺术的弄潮儿,敢于站在潮头看世界,审察社会现象和各色人等,包括自己的灵魂。   刚刚在上海美术馆结束的《世纪遗痕——应天齐艺术展
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正处于备考复习阶段。可是,我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每天吃完晚饭后的一两个小时内,我感到心里空空的,很是无聊。原本吃完晚饭的这段时间就应该立即投入到复习之中,可我的情绪却会莫名其妙地低落起来,看书也不起劲。其实这段时间我并没有碰到什么令我不愉快的事情。过了这段时间,我的情绪又会逐渐地恢复平静,复习也就能进入正轨了。  现在学习这么紧张,每天有这么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