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杠杆力臂习题课教学课例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tein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设计与策略:
  针对《课程标准》要求和近几年中考命题趋势,画杠杆力臂是每年必考部分,可是我们的学生在画力臂是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据我在教学中的经验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了本节习题课。首先我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纳为三方面,(1)力的方向容易画错;力的作用点画错。(2)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画错,力臂画的不是垂线段;力臂不是从支点出发,而是从自己方便出发。(3)不会画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和F的力臂。我首先将问题归纳整理,再根据问题选择具有典型的试题。试题的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每个问题均教会学生方法和规律。根据学生问题来制定本节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2.能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3.会画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和F的力臂。
  目标制定也是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利用学生能看明白的行为动词“会”“能”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整节课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培养合作意识,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创新意识培养、增加学习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与生活又用于生活。
  教师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归纳方法。引导,点拨。培养发散思维,教会学习方法。
  学生活动:发现问题,讨论正确方法,制定可行方法。亲身经历作图探究,讨论分析,经历感知。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学会方法规律。
  二、画杠杆力臂习题课教学实录:
  师:什么是力的示意图?
  生1:略
  师:请同学们来完成1,2,3题阻力的示意图。
  生:动手作图,三名板演。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板演三题是否正确?
  生2:图1的作用点画错了,作用点应该画在杠杆上,不是物体上。
  师:杠杆是受力物体,作用点一定要画在杠杆上。
  师:画力的示意图注意什么?
  生3:注意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师:板书画力的示意图注意。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抽水机受到的阻力的方向。(演示向上提手柄和向下压手柄,手柄受力方向)
  生4:向上提时活塞向下运动,向下压手柄活塞向上运动。
  师:阻碍活塞向下运动力的施力物是谁?这个力的方向如何?
  生5:施力物是水,方向向上。
  师:因此我们要从相互作用力来分析杠杆受力,杠杆是受力物体,而且作用点在杠杆上。
  师:请同学们看刚刚画完的三个图。有没有方法判断力的方向是否正确呢?力的方向与支点位置有关系吗?
  生6:支点在两力之间,这两力方向大致相同,支点不在两力之间,两力方向大致相反。(总结规律,寻找判定方法)
  师:太有才了!好,现在用我们用讨论得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完成4,5,6题。
  生:利用学法练习,三名板演。
  师:请同学判断对错。
  生7:判断对错。(重点观察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师:目标一完成的不错,下面我们一起进军目标二画杠杆的力臂。什么是动力臂?什么是阻力臂?
  生8:回答(略)
  师:请同学们来完成1,2,3题动力臂和阻力臂。
  生:动手画力臂。(三名板演)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板演三题是否正确?
  生9:错了,不是过支点作力臂。
  生10:作力臂是找垂线段。
  师:支点位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也不能改变。(强调两个不变)
  师:板书画力臂注意并幻灯目标二方法。
  师:有没有判断画力臂对错的方法?
  生11:演示用直角三角板判定力臂和力的垂直关系。
  师:(演示)利用三角板两直角边,一直角边与力的作用线重合,另一直角边平移过支点,过支点沿着直角边画直线与另一直角边相交的线段长为力臂。
  师:利用学法练习4,5,6力的示意图和力臂,三名板演。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板演三题是否正确?
  生12:讨论回答。
  师:目标一,二完成的很好,现在有没有信心来完成目标三?它是本节的一个难点,我们来做一些准备活动,回顾什么是杠杆平衡条件?省力杠杆的条件是什么?
  生13:回答(略)。
  师:请同学们来完成1,2,3题最小力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生:动手作图,三名板演。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板演三题是否正确?是否是最小的力?
  生14:我认为1题对,力臂最长最省力。
  师:有的同学过G点作竖直向上的力的方向,你们讨论 对不对?
  生15:不对,过G点作竖直向上的力的方向时力臂是OB,OB小于OG。
  师:看图思考1,2,3题找最长力臂有没有规律?
  生16:支点与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最省力。
  师:你很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当支点与作用点固定不变时,支点与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最省力。(幻灯方法)。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当支点或作用点不固定时,画最小力的办法?
  生17:找最长的力臂。
  师:请同学们作图来寻找以下各图最长的力臂及最小力的方向。
  生:全体作图,三名板演。(能力提升)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板演三题是否正确?
  生18:作用点在A点不对,不是最长力臂。
  生19:板演正确作图
  师:同学们本节学习目标完成的不错,尤其作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分析能力也有很大进步,思维也得到锻炼。谈谈你在本节课的收获。
  生:针对本节三个学习目标谈收获。
  三、画杠杆力臂习题课反思:
  目标的确定反思:根据我校学生的基础,学生在画力的示意图,力臂时总是出现问题。而这部分内容又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是历年中考必争之地。在本节课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利用学法来解决学生面临的實际问题:确定学生学习目标。
  教学环节流畅,每一个目标都能顺利完成,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1.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让学生暴露问题,师生共同讨论问题出现在作用点和方向上。利用相互作用力来分析杠杆是受力物体,并用活塞式抽水机来演示杠杆受力。学生通过观察支点和力的方向得出判断力的方向的简单判断方法,此方法对于确定力的方向特别实用。
  2.能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通过本节课暴露学习中问题,经过师生分析归纳问题,然后讨论画力臂注意事项:支点和力的方向不能变,必须是过支点作力的垂线段。学生在学法指导下画力臂能力提高了,错误少了。
  3.会画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和F的力臂。本环节是本节的难点,在前两个学习目标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学生有贮备知识基础,能够正确完成力的方向及力臂,但是有一些学生画的不是最小的力,学生讨论寻找最长的力臂的办法,由于本节课有前面的铺垫,加上教师的引导,难点在润物细无声中突破了。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得到锻炼,把课堂真正留给学生,充分展示学生主体地位。
其他文献
身处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中,电视人努力通过各种新型技术手段尝试着突破电视的传播方式。“交互式数字电视”这一新型节目互动手段,为电视人的创意和梦想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目的:  基于学校,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小学生采取局部涂氟、口腔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评价局部涂氟对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的预防效果,探索降低儿童恒牙龋的有效干预措施及局
双垂图是我们平时学习中经常碰到的图形,如果能领悟其精髓,那么就可以解决与之联系的许多问题。对于中考试卷中圆综合题及压轴题的图形,往往涉及双垂图这一基本图形,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双垂图的研究,并进行强化练习,总结相关结论,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应用基本图形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本文从双垂图的基本结论、图形应用两个方面,对初中几何中经典双垂图图形进行了广泛、深度的研究。  一、基本结论  如图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初中教学迎来了转机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学,对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初中政治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突破。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就是切实可行的尝试。  关键词:初中政治;政治教学;案例教学法;运用  G633.2  初中政治教学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初中生正确的人生
作为教学五认真的一部分,作业批改及分析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课堂教学得到较大幅度改革的今天,作业的改革并未与之同步,还在原地踏步,严重的拖了教学的后腿。  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起着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开发学生智能的功效。当它不仅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浪费学生大量时间,降低学习效率的时候,学生就会对化学学科失去兴趣和热情,这对化学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下面就我们化学作业的批改及分析题提一些个人的看法。 
期刊
摘要: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此要求学生除正确写出化学式外,还要在有关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相等,这一过程就叫化学方程式配平。下面就九年级化学中有关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G633.8  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