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的图文博弈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bisi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和“文”作为现代杂志版式设计的主要元素,合理的组合构成,对于艺术形式的表达和视觉传达效果的优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杂志呈现种类繁多的景象。其中文化类和综合类杂志中的图片数量较多,是杂志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这使得平面媒体类杂志成为“读图时代”的重要部分。
  一、“读图时代”下“图”和“文”的特征
  1. 信息传播特征
  “读图时代”的来临说明人们对短时间内获取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以“图”为主要构成要素的快速阅读方式满足了这种需求。同时,图片具有直接、快速和对视觉刺激强的信息表述特点,适应人们简单化的接受心理,符合人们选择性的阅读习惯。
  “图”的使用使信息描述形式更加多元化,实现了信息内容量的丰富和质的提升,进一步优化了信息传播方式。首先,使文化传播具有普及性,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员的少数行为,而更有利于大众社会交往,促进文化交流。其次,将传播方式扩展到“空间”层面,使得信息传播的内容和人们的阅读形式具有多维特征。再次,把信息传播中形式的力量更加凸显出来,使形式的价值可独立于内容单独存在。最后,利用图像视觉优势,引导阅读行为趋于表层化,利用形象思维来快速获取信息。
  “读图时代”的来临并不代表文字失去用武之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文字具有完整、准确和深刻的信息描述特点,承担着知识传承、事理辨析、公论评述和精神颂扬等功能,文字信息的获取更多依赖逻辑思维。在以文字为主的文化里,图片主要是帮助解释文字,作为信息传递内容的支撑和补充。在“读图时代”,文字更多的是对图片进行补充说明,更好地描述图片蕴含的内容和意义。
  2. 视觉形式特征
  与文字相比,图片在形式感的表达上具有天然优势。人们通过形象思维,以浅阅读的方式快捷地获取信息。在杂志版式设计中,“图”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是组织版面构图、形成作品风格、表达文字内涵和吸引视觉中心的要素。杂志中 “图”的来源主要包括绘画、摄影、设计符号、电子影像制作等方面。“图”的视觉语言主要包括形态、色彩、肌理、位置、大小、数量等因素。
  在杂志版式设计中,文字的意义被纳入具有视觉识别特征的符号系统中。文字不仅具有表达和记载语言信息的功能,还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情感。文字作为重要的视觉元素,对杂志的信息传达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杂志中文字的种类主要包括标题、正文、图片的说明性文字,以及其他辅助性文字;文字的视觉语言主要包括字体、颜色、大小、行距、数量、位置,以及对字体图形化的设计。文字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图形,起到构成美感、提高视觉注意力的作用。
  二、杂志版式设计中“图”和“文”的构成形式规律
  视觉构成的基本元素包括点、线、面。杂志版式设计中“图”和“文”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都可以归纳为点、线、面。在杂志有限的版面内协调处理好“图”和“文”的关系,构成富有创意、具有美感的形式,达到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需要遵循以下的设计规律:
  1. 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指视觉元素按照一定的条理和秩序进行排列,形成一种律动的形式,可以重复、渐变、交错等构成方式进行组合排列。单纯以图片或文字进行重复,体现了严谨和刻板的面貌;渐变是通过色彩、大小、间距等视觉因素显示一种有秩序的变化,不仅可以通过“图”来实现,也可以表现在文字的构成之上;交错在版式设计上则更多表现在“图”和“文”的组合,利用版面跳跃率来增加阅读的愉悦感。韵律则是在节奏之中加入了美的因素和情感的成分。在杂志版式设计中,视觉韵律感的引入,能增强版面的感染力,拓展杂志的艺术表现力。
  2. 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同等同量的平衡。在杂志版式设计中一般指类似形的并列与均齐,往往是以轴线对称的。与之相比,均衡则具灵活性和多变性,是一种动态的心理平衡,使人产生视觉心理上的舒适、和谐之感。如图1,我们可以把刊名放在视觉关注度较高的左上角,图形放在版面中心,其他次要文字则根据图形安排在刊名下方。虽然相对图形而言,刊名面积较小,但由于其占据主要位置,仍十分醒目。这样的构图,画面上下左右“质量”完全不同,但仍保持了心理平衡,同时分清了主次,视觉传达效果较为理想。
  3.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事物间差异性的强调,是一切事物被人们感知的前提,是形成艺术形态的基础。通常我们所认为的对比是指要素间差异性较大的强对比。对于版式设计中的图片与文字,主要指它们自身和相互间在形态、大小、色彩、明暗、动势、距离等方面的对比。对比强调变化,而调和则表达一种近似性,追求和谐。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的,在杂志版式设计中,一般讲究局部对比,大处调和,以显示主从关系和变化统一的效果。例如,许多读图杂志的文字往往成为图片的说明,在大小、数量、视觉吸引力等方面,和文字形成强烈对比。但同样作为版面的视觉元素的文字,在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合理编排后,大体形态上与图片相同或相似。
  4. 比例与分割
  比例是影响版式设计的重要因素。杂志本身就有固定的开本和尺寸,使版面形成一个具有比例关系的平面空间。合理的版面尺度分割,可以解决版面标准和人们阅读习惯之间的问题,即尺度分割的形式直接影响版面信息的传递效率。在杂志版式设计中,比例与分割是形成和谐版面以及功能性版面的重要法则。但适度的调整尺度和夸张比例,则会带来创意的视觉风格。
  5. 虚实与留白
  中国传统美学中“计白守黑”的原理,在现代版式设计中可以借鉴。一般认为编排的内容是“黑”,也就是实,背景则是“白”,也就是虚;此外图文的疏密排列也是一种虚实。在版面中合理巧妙的留白,是一种“虚”的表现,留白的形态、位置、大小、比例决定着版面的形式美感。版式设计中讲究虚实和留白、张弛有度,是为了更好地衬托主题,丰富版面的空间层次。如图2,与背景大面积的留白相比,位于版面中间的图片是“实”的部分,看似浪费版面,但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刚好位于页面中心,视觉效果佳。图片左上方用红色细小的文字排列,形成一种空间上“虚”的效果,与图片在虚实、大小、位置、颜色上产生对比。页面右下角刻意放大页码的尺度,但在色彩上做虚化处理,使整个版面既达到视觉均衡,又突出重点。
  三、“图”和“文”在杂志版式设计中的原则
  1. 功能性与艺术性
  杂志版式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一部分,功能性和艺术性是高度统一的。“图”和“文”在杂志版式设计中的功能主要指其组合构成是否符合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能否将信息完整、准确、有效地传达出去。上文我们所讨论的“图”和“文”的构成形式规律,许多都是基于版式设计的功能性而进行的研究总结,如视觉流程、视觉中心、黄金分割、均衡等。可以说,符合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图文组合,就是和谐的,是具有审美性和艺术性的设计。
  2. 形式感与内涵性
  好的版式设计是外在造型感性构想和内在信息传递理性思考的综合。杂志版式设计应对作品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领悟,挖掘传播信息,通过精心策划和周密构思,运用合理的视觉语言构成形式规律,表达作品的内涵。如图3,版面结合文字内容设计了一幅图片,图文切题,一目了然,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图片穿插于文字之中,打破单独文字排列的机械和刻板,又引导了视觉流程,形成了视觉中心,有效地体现了版式设计的形式感和内涵性,说明了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优势。
  3. 创新性与科技性
  杂志版式设计要想取得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离不开创新。版面的创新,一方面,可以从突破常规的比例分割入手;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变版面元素——图片、文字的形态、比例和组合关系;同时,新材料的引入和技术的更新,能更好地发挥版式设计的创新性。例如,选择不同质地的纸张或利用新型印刷技术,能产生丰富的视觉及触觉肌理效果;利用二维识别和信息技术,使纸质杂志与网络或其他媒体衔接,打开新的思维模式。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其他文献
1月8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世图上海公司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结为“马路天使”中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公益项目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向该公益项目所覆盖的 “百城千校”捐赠从韩国引进的《变形警车珀利——交通安全篇》DVD音像作品及学生成长教育的相关图书,首期捐赠价值100万元。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李岩,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秘书长王京,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刘选国,全球道路交通安全合作伙伴中国项目办公室负责
期刊
1月8日,“祁智叔叔讲故事——“芝麻开门”系列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图书订货会成功举办,会上出版界“大腕”云集,被称为本届订货会最重量级的新书发布会。“芝麻开门”系列讲述了一群孩子为领养不同动物而发生的趣事。孩子们悉心照顾小动物们,在饲养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懂得了团结协作、宽以待人、感恩戴德等优秀品质。即使孩子们对小动物对格外爱惜,最后还是萌生让小动物们回归大自然的念头。作者围绕“放生”这个主题,以孩
期刊
1月9日,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打造的“汤小团”系列图书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在这套“汤小团”系列图书中,汤姆·索耶式的冒险经历被搬进了以《东周列国志》《资治通鉴》等史书为蓝本的奇妙世界里,让遥远的历史成为孩子们穿越其中的奇幻现实,用生动鲜活的故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让他们了解真正的中国历史。作者谷清平希望借助汤小团的奇幻之旅,让汤小团带着女儿在历史长河里做一次有趣的冒险。她希望,汤小团能够
期刊
编辑是出版工作的核心,在图书出版中,编辑连接整个出版工作,即对出版工作做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图书出版每个环节都需要编辑来协助完成。从联系作者、策划选题、编辑加工,到确定图书形式、定位目标群体、预估图书印数、撰写宣传文案、协助发行等工作,都是对编辑综合能力的极大考验,使编辑成为出版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编辑工作的基础性与重要性  在我们认知的编辑工作中,对编辑的第一印象是从事枯燥无味的校对、排
期刊
“中国梦”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可亲的风格,为中华民族勾勒出了一个美好的奋斗愿景,迅速成为国内国际关注热议的焦点话题,在微博、网站、海外媒体上,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社会热门话题往往是出版社选题的重要方向,然而如何根据读
期刊
记得有一年,王立群先生在他的博客里义愤填膺地贴出了两本图书的封面:一本是他的新书《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另一本是《大风歌:刘邦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署名乌龟道人。从封面的颜色、构图等封面设计因素看,后者显然借用了前者的艺术创造。在图书内容同质化的今天,我还想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谈一谈图书封面的设计,因为我相信,中国当下更多的美术编辑都还是具有较高的艺术理想,他们所面临的困惑实际上和很多出版人所面
期刊
民主德国(东德)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已成为久远的回忆、电影的符号或是小说的背景,显得那么陌生和不真实。比如,一部以德国统一为背景的电影《再见,列宁!》,影片讲述了两德统一前夕东德的一位母亲克里斯蒂娜突发心脏病,昏迷多日醒来后,德国已统一,由于克里斯蒂娜是一个忠诚的德国社会统一党党员,也以自己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儿女,她的儿子阿历克斯怕她不能接受柏林墙倒塌的现实而受到刺激,于是在家中精心营造了一系列
期刊
统计第一季度的畅销书不难发现,无论是虚构类、非虚构类,还是少儿类,上榜的图书都是新老交叉,而且出现的老面孔基本具备常销书的潜质。  2014年4月23日,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卷”)公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的畅销图书排行榜。统计第一季度的畅销书不难发现,无论是虚构类、非虚构类,还是少儿类,上榜的图书都是新老交叉,而且出现的老面孔基本具备常销书的潜质。总的来说,第一季度畅销书呈现以下
期刊
医生是一个神圣而古老的职业。医字的繁体字写作“毉”,下面是个“巫”字。周之前医巫不分,医带有一种高尚、神秘和人文色彩,阻止生命终结的努力被赋予人文意义,不仅关涉医药科学,也连结文化和社会的意义。拯救身体,同时也慰藉心灵。晋代名医杨泉《物理论·论医》直言:“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可见,医者是德才均备、科
期刊
文艺与新民  ——兼谈知识分子写作  柴春芽:我觉得30岁对我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30岁之前我是像堂吉诃德一样向外去战斗批判的角色,做了八年的记者,有过被撤职的经历。我在30岁这年发生了一个思想的转折——启蒙先启自己,新民先新个人。30岁那年我做了一个选择,去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的一个牧场做义务的老师,在那里生活一年,这是没有报酬的。那个地方没有电,没有通讯,没有公路,我每个月要去县城买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