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针凝胶即可修复受损心脏组织

来源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日报讯,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注射水凝胶,用于安全高效地治疗因心脏病发作受损的组织。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近日出版的《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上。该校雅各布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卡伦克·克里斯特曼教授解释说,凝胶疗法应该是一个令人乐于接受的新产品,由于没有建立修复受损心肌组织的治疗,在美国估计每年会有78.5万例心脏病突发的状况。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检测自身免疫性脑病(AE)患儿外周血中γδT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36例AE患儿和23例健康儿童外周血中γδT细胞、CD3+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比值进行检测;同时分析AE患儿治疗前后的上述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AE患儿外周血γδT细胞和CD3+淋巴细胞分别为17.54%±2.65%、66.57%±5.0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47%±2.39%,P<0.01
经典的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是肾脏的近球细胞分泌肾素,激活从肝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AGT),生成血管紧张素Ⅰ,后者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作用下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醛固酮,产生水钠储留;同时血管紧张素Ⅱ可使小动脉平滑肌收缩,以上两种机制均会使血压升高,参与高血压的发生与维持.由于遗传
期刊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过程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后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一般全身麻醉组(对照组,n=20)和加用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组(试验组,n=20),分别于术前1d、术后24 h、术后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绝对数值.结果 对照组、试验组两组组内比较患者术后24 h及术后72h外周血T细胞亚群、
近年来,随着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增多,如器官移植、中性粒细胞减少、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临床上侵袭性真菌感染仍以念珠菌属感染为主,其中白念珠菌感染占54%、光滑念珠菌占22%、近平滑念珠菌占6%、热带念珠菌占5.7%、克柔念珠菌占4.3%[1].随着抗真菌药物长期反复广泛应用,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念珠菌也愈来愈多,增加了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难度.因此
期刊
科技日报报道,自闭症不仅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也会受到遗传因素影响。过去有研究表明,老年得子者,其孩子患有自闭症的风险是早年得子者孩子的两倍。而一国际研究小组最新研究则表明,这种遗传风险因素还可以隔代累积,老年得子者第三代患上自闭症的风险同样要高于那些早年得子者的第三代。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在线版上。
期刊
整合素(integrin)是由α和β亚单位构成的跨膜糖蛋白,是细胞表面的主要黏附分子,在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骨架之间提供了生理上的连接,介导了细胞外基质与细胞、甚至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了一系列细胞功能的调节,如胚胎发育、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细胞凋亡、细胞对机械力的应激等[1].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处于整合素的下游,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内信号蛋白
期刊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硝酸甘油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恢复期患者2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n=130)采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硝酸甘油,对照组(n=120)采用常规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
据新华社伦敦电,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柑橘类水果尤其是柚子,含有可预防血管炎症的生物分子,未来有望据此开发出成本更低、不良反应更小的心血管疾病防治药物。格拉斯哥大学研究人员在英国新一期《生物化学学报》刊载最新成果说,许多心血管疾病都与血液中免疫细胞的过度反应有关,这些免疫细胞会黏附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引发炎症并阻塞血管,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研究人员发现黄酮类小分子可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对炎症的自然防
期刊
5月22日,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在线版发表了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关于糖尿病足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指南,新指南是对IDSA在2004年发布的糖尿病足感染指南的修订和更新。
期刊
科技日报讯,经过5年多潜心研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青年教师马丽香在长江学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素春指导下,发现来源于人胚胎干细胞的1一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细胞可以修复运动障碍,对治疗人类亨廷顿病有重要意义。该成果3月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