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甘肃省平凉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

来源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平凉市2013-2017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流行动态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2013-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平凉市布病疫情数据,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平凉市人间布病流行的“三间分布”特征。 结果 2013-2017年全市共报告布病病例937例,无死亡病例报告。2013-2015年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2015年达高峰,2016年疫情开始下降,2017年持续下降,各年度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6.433,P﹤0.001)。全市七县(区)均有病例报告,但以畜牧养殖较为发达,家畜存量较多的崆峒区、灵台县、崇信县、泾川县发病病例较多;全年每月均有报告发病,报告发病集中在5-9月份,7月份呈发病高峰,发病水平呈现夏秋季高、春冬季低的季节性特点;男性发病率6.76/10万,女性发病率2.51/10万,男女发病率之比2.69:1,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0.707, P﹤0.001);40岁年龄段发病病例最高,占29.50%,发病病例主要分布在30-60岁之间,占总病例的82.84%(806/973),各年龄组发病病例数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7.748, P﹤0.001);病例主要发生在农民、饲养及放牧人员中,占发病病例的88.08%,是布病发生的高危人群。 结论 2013-2017年平凉市人间布病疫情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仍存在流行蔓延的潜在风险,今后在布病防控工作上要加强法制化管理,加大布病防控工作投入力度,确保布病防治工作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近地层大气O3和CO2浓度增加,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农业生产产生影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做过大量研究,但综观以往研究,发现单因子研究占大多数,复合因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K2O-SnO2-LiZnVO4系湿敏陶瓷材料,考察了液相掺杂K+对材料湿敏特性的影响,研究了材料的灵敏度、电容特性、阻抗特性等湿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K+液相掺杂为
目的探索藏红花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昆明小鼠50只,雌雄各半,均分为五组。分别灌高剂量藏红花(50 mg/mL,30 mL/kg),低剂量藏红花(50 mg/mL,10 mL/kg),肝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肝肾亏虚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光山县中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肝肾亏虚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
航班时刻是我国治理航班延误、管理空中交通流量最为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针对我国枢纽机场运营高峰时段时刻资源紧张、超负荷运行、放行顺序不合理等情况,分析机场航班运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