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日期间(1902—1909)鲁迅文学思想的生成,是在民族救亡、明治镜鉴和探索20世纪新文明这三者之间的交织中铺展进行的。南京时期鲁迅对文学的认识"还未脱去旧的观念"。1902年东渡日本以后,受梁启超影响,才开始主张以科学小说来"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其指向乃在于以"新民"而实现民族救亡之目标。幻灯片事件以后,通过对日本明治模式存在问题的体认,鲁迅的视野由民族救亡拓展到更为整体性的东亚危机和弱小民族的生存危机。通过否弃以"力"为基础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进而否弃立基于此的民族帝国主义的发展模式,鲁迅对于文学的认识,已经不是师法西方或日本明治模式的"新民"理念所能牢笼的了;此时,作为通向"真人"社会的核心途径,作为"心声"之展露的文学,已然成为解决弱小民族生存危机的枢纽性工程,是鲁迅民族救亡,乃至建设20世纪新文明的核心之点。这是我们现在重新理解鲁迅文学思想生成的一个思想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