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掺合料透水混凝土微观结构及性能分析

来源 :硅酸盐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透水混凝土具有显著的孔隙特征,可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涵养地下水系。针对透水混凝土由孔隙大导致的抗压强度低等问题,采用矿物掺合料替代部分水泥作胶凝材料,能够实现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抗压强度的目的。本文以粉煤灰、矿渣、偏高岭土等固体废弃物为掺合料,通过抗压强度、透水性能测试分析矿物掺合料单掺、复掺、三掺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探究其水化机理。结果表明:复掺以及三掺体系的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单掺体系;当三掺体系粉煤灰、矿渣、偏高岭土掺量分别为15%、15%、10%(质量分数)时,透水混凝土性能最佳,抗压强度达22.1 MPa,孔隙率和透水系数分别为14.3%、3.27 mm/s,满足行业标准。
其他文献
采用双膜法(超滤+反渗透)+混床系统工艺处理西北某能源集团煤制烯烃项目中的锅炉补给水原水,通过对除盐水系统工艺流程、过滤系统参数以及稳定运行一年后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详细介绍与分析,得出结论,双膜法工艺在煤化工锅炉除盐水系统处理中是稳定可靠的,终端混床产水电导<0.20μS/cm,硬度为0,完全满足国标GB/T 12145-2016电厂锅炉补给水要求,吨水运行成本小于3元,为双膜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数
期刊
为了缓解烟台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满足万华工业园百万吨大乙烯建设及烟台发电厂等项目对再生水的需求,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展了套子湾污水厂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一期新建规模为5×10~4m~3/d,利用污水处理厂原有反渗透设施,一期工程建成后再生水总规模达到10×10~4m~3/d。再生水进水来源为套子湾污水厂出水,进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期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也不例外。虽然中国水资源储量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开源节流”势在必行,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即为水资源“开源”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针对“UF+RO”双膜法的原理、应用于市政污水再生处理的常用工艺流程以及膜污染等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期刊
报纸
随着我国交通运载工具电气化的持续推进,以高速轨道交通、电力推进船舶为代表的大容量运载工具中,相比于传统的交流配电系统,直流配电系统具有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高、组网柔性灵活等诸多优点,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用于直流配电系统的电力电子变压器存在拓扑架构复杂,开关模组繁多,功率密度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运载工具轻量化、低碳化发展。采用工艺成熟、性能优越的低压IGBT直接串联组成高压侧开关模组,在
学位
<正>围棋出现在绘画图像中的历史很早,曲阜孔庙所藏年代约在西汉末至东汉初年的"东安汉里"石椁墓,改石椁中隔板东面的画像石中刻有一《博弈图》(图1),两人对坐,上部是一六博棋盘,下部似为一围棋盘。不过此"棋盘"尚有争议,也有学者认为是方席。[2]虽然围棋与六博往往并称博弈,但汉代画像石中表现六博的图像很多,表现围棋的却很少,围棋棋盘较为精细,较难细致刻画,有时往往很难和六博器具及席子区分开来。比如洛
会议
“经验学习圈”视域下项目式研修以“经验学习圈”理论为支撑,以“项目式研修”为行动路径,以“名师工作室”为支持性环境,打造学习场、思维场、情境场和联动场。“经验学习圈”视域下的项目式研修通过指向愿景力的长程式规划、指向学习力的浸润式阅读、指向执行力的协同式教研、指向思辨力的自悟式研究等微项目推进,让教师经历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与主动实践的经验学习循环迭代过程,促进专业化发展。
期刊
<正>雄安新区在规划之初就提出“坚持地上地下同步规划、先地下后地上进行建设”的理念,遵循“上下协调立体化、互联互通网络化、功能多样集约化”原则,构建合理有序的地下空间体系,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功能、增强城市韧性。功能多样集约增强城市韧性雄安新区严格按照“安全韧性、系统协调、创新智能”的总体要求,规划建设综合管廊约380km,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筑牢城市发展基础。
期刊
目的 分析不孕症女性卵巢储备功能降低(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DOR)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9年1月—2022年1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14例不孕症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情况分为DOR组(126例)和非DOR组(88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工作情况、每日劳动时间、每日睡眠时间、体质指数(body mass
期刊
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及技能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通过取长补短,共同发掘语文知识的内涵,共享合作成功的喜悦。“学习圈”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提供课堂创新动力,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同时整合学生的学习优势,增加实践交流机会。在具体应用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差异化“学习圈”,鼓励学生发扬个人优势;构建实践性“学习圈”,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构建趣味性“学习圈”,营造高效互动的课堂氛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