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与全麻在上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来源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qiu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与全麻在上腹部手术应用时患者的HR、MAP变化、麻醉用药量及术后苏醒时间的变化。方法上腹部手术240例,随机分为全麻(Ⅰ)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Ⅱ)组,每组120例。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胺、丙泊酚,Ⅱ组先行良硬膜外阻滞成功后再行全麻诱导插管。两组麻醉维持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胺,间吸氨氟醚,Ⅱ组硬膜外腔按时推注局麻药。于麻醉前、插管后1min、进腹探查后5min、拔管后1min记录HR、MAP,记录术后苏醒时间。结果Ⅰ组与Ⅱ组比较,HR、MAP波动大(P<0
其他文献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对垂体瘤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手术方法也越来越多。现将本院2004—2007年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型垂体瘤经验
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是决定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中晚期患者。目前对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表面增强激光
<正>2017年是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而2018年恰恰适逢田汉先生诞辰120周年,为此剧院决定排演田汉先生的经典作品《关汉卿》。担任这部大戏的导演压力不小,如何继承、创新?面对
介绍了应用三菱开发式现场总线CCLINK建立数控车间总线控制网络的关键技术问题,着重介绍了数据链接指令的使用及主站和本地站程序编制要点。
2009年6月5日,柯尔柏斯来福临机械(上海)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开业庆典仪式在美丽的山城重庆举行。柯尔柏斯来福临机械(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Thomas Schaefer先生,首席销售官姚雪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重建技术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颈动脉体瘤的颈部血管CT成像(MSCTA)、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的表现
目的探讨死后家兔玻璃体液胆碱脂酶(CHE)、谷草转氨酶(AST)两种酶的活性与死后经过时间(postmortern interval,PMI)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更加准确地推断死亡时间寻求一种新方法的
目的探讨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LC)磷酸化在严重烧伤早期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变化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娩出后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发生率占活产儿的3%~6%,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危症,也是新生儿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新生儿窒息
目的 测定营养物质的净吸收。方法 采用硅橡胶作为插管材料及气体麻醉方法在生长猪(体重25kg)的颈动脉、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安装插管。结果 试验猪术后恢复快,插管不易阻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