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剪花娘子

来源 :中国科学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890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剪花娘子的伯乐
  谈到黄土高原的民间剪纸,不得不提一个人——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教授冯真。冯真出身名门,其父乃著名左翼作家冯乃超。1946年,15岁的冯真只身投奔晋察冀解放区,入华北联大美术系学习。华北联大的教学方针源自延安鲁艺,坚持民间采风实践。在校期间,冯真开始了解到民间的生活、农民的情感方式和生存智慧。一年后她创作了新年画《娃娃戏》,成为新中国年画史中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后来冯真又去苏联学习油画,归国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创作油画的过程中,冯真总感觉自己的作品少了点东西,那是“我们自己民族的、我们自己那种活生生的东西”。作品的“民族”灵魂去哪儿能捞起来呢?
  80年代初,冯真转入中央美院新成立的年画系任教。为了充实教学内容,她经常下乡采风,自己一个人背个包,沿着黄河走,深入陕西、山西的农村。在采风过程中,冯真见识到民间艺术之美,虚心向民间艺人们学习,抱着抢救民间艺术的想法,她搜集了很多丰富的材料,如剪纸、拓片、刺绣、纹样等。冯真尤其喜欢剪纸,在她的策划下,1986年中央美院邀请祁秀梅、库淑兰等几位陕北、甘肃的农村“剪花娘子”给学生们讲课。二十多年前,学界崇尚“西方文化中心论”,因此很多人质疑:“小脚老太婆,能剪出什么好东西来?”冯真为这些黄土高原的剪纸艺术家奔走呼号,给她们撰写了大量文章,还组织展览,出作品集。
  在冯真等人的扶持和推荐下,白凤兰、王兰畔、库淑兰、祁秀梅等不被重视的“剪花娘子”获得了“国家级民间剪纸传承大师”的称号。台湾《汉声》出版社的黄永松也到黄土高原考察剪纸,他不仅在报刊宣传介绍,还推荐到台湾举办展览,出版专集。大学期间,吴耿祯通过《汉声》,了解到这些黄土高原的民间剪纸大师。2006年,他专门到黄土高原拜访,却发现当年书上介绍的的二十多个“剪花娘子”大多已经过世。
  阴阳相合万物生
  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活动着许多先民,积淀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如仰韶文化。由于自然气候的变化,加上秦汉、明初、清代三次大规模的屯田垦荒,黄土高原生态恶化,沟壑加深,腹地逐渐成为闭塞之地。黄土高原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得民情风俗长期保持稳定,民间流传的某些剪纸纹样因而还较为可信地保持着初始的基本形态。80年代冯真到黄土高原采风时,搜集了一些用烟熏成的“祖传”的“古时花”样,其中大多数还是保留着传统的原生态剪纸。剪纸艺人具体剪时可以灵活多变,但题材和母体是不变的。在祖传的“古时花”中,原始文化和原始图腾的因子被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有人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通过这些以 “古时花”为摹本的剪纸纹样,我们可以看到世代相传的集体意识,了解当地文化的传承。
  黄土高原的原生态剪纸表现最多的主题是“阴阳相合万物生”,这是一种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生殖崇拜思想,只有阴阳结合才能产生生命。阴阳观是民间艺术最基本的哲学,具体表现就是对生物界繁殖能力的一种赞美和向往。结婚时所剪的喜花最能体现这种哲学了。
  全国最常见的喜花恐怕是“老鼠娶亲”,因为老鼠具有强大的繁殖力。黄土高原的老人们剪纸时,常常边剪边唱,所唱的歌谣就是剪纸的说头。安塞有民歌唱道:“鱼戏莲花蛇盘兔,我和哥哥没个够。” 鱼戏莲花、娃娃坐莲、娃娃钻莲、娃娃采莲等寄托了莲里生子的寓意,相似的民谣还有“娃娃坐莲花,两口子好缘法”。至于蛇盘兔则是喻指男女结合,民谣中就有:“要想富,蛇盘兔;蛇盘兔,必定富。”当地民俗认为,如果男属蛇,女属兔,结为夫妇,日子一定过得富裕。常见的还有抱鸡娃娃、抱鱼娃娃、抱石榴娃娃等,鸡、鱼象征男性,暗喻生子。
  陕北剪纸的代表人物曹佃祥所剪的“鹰踏兔”也反映了阴阳哲学。鸟在民间是象征阳性的。原始神话中称太阳为“三足乌”,当地民间也称太阳为“鸦”,所以鸟是太阳的象征。作为鸟中的英雄,鹰自然是阳性的了。古代传说月宫中住着一只捣药的玉兔,因此常常用兔代表月亮,月是阴性,兔自然也是阴性的。“鹰踏兔”也是喜花,其寓意是男女情爱,同样反映了生殖崇拜的主题。
  此外,还有一些表现古老传说和当地民俗的剪纸。如白凤兰剪的“二郎担山追太阳”,传说天上突然出来九个太阳,晒得万物枯萎,民不聊生,二郎担山追日,压住了八个太阳,救了万物。王兰畔的“闹灶火”、“打谷场”则反映当地农村民俗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内容。
  消逝的“古时花”
  陕北有民谣:“生个女的要巧的,凤凰牡丹默着剪”。“默着剪”,意为不打草稿就剪出形象来。那时候看女子是否聪明灵巧,总是要与剪花连在一起。过去给男子定亲时有“不问人瞎好,只要手儿巧”的说法。所以女子不敢不剪,因为不剪没人娶。剪纸、绣花因此成为妇女们的必修课,在剪纸的过程中,她们渐渐理解了一张张花样里的情感象征和生命内涵,也就造就了众多优秀的剪花娘子。由于没有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她们所剪的“古时花”剪纸和陕北信天游一样悠长古老,具有一种古朴的艺术气韵。
  任何文化都由其生态环境决定,剪纸也不例外。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承载剪纸的生态环境已然发生变化。一方面会剪纸、愿意剪的人越来越少。曹佃祥在临终时,嘱咐自己的外孙女:“我没什么值钱的东西送给你,这把剪刀送给你做个想念。你要下决心学剪花,我死后,你每年记得给我送些剪花的纸来,我还要剪花。” 另一方面,即使有人传承,“古时花”的特质也消失了。祁秀梅的外孙女惠富君是她的剪纸艺术传承人,被授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的称号。她这一代人受过文化馆的训练,在写实能力方面会强一点,也剪传统题材,但是缺少了老一代剪花娘子作品中的那种古朴味。
  和其他民间美术一样,剪纸具有口传心授的特点,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非常容易消失。作家冯骥才曾感叹:“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脆弱的,因人而在也因人而去。一旦失去,顷刻间烟消云散,连口述史调查都没有对象了。”随着“剪花娘子”的去世和环境的改变,黄土高原的原生态剪纸正在失去它最具活力的源泉。幸好冯真教授搜集了这些 “古时花”,挖掘了这些“剪花娘子”。她们是传统民间文化最后的传承人,代表着传统乡土中国把积淀千百年的文化遗产留给了现代中国。
其他文献
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抚远和哈巴罗夫斯克的人民同饮一江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两城人民正在黑龙江畔谱写中俄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交流活动,已成为两城民众沟通心灵的纽带与桥梁。  提起抚远这个中国邻居,哈巴罗夫斯克的市长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都会说起抚远人民在两个夏天送给自己的感动。  2014年8月的一个早晨,俄罗斯远东时间7点钟,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准时赶到码头,与等候
期刊
印度的西高止山脉有雄伟的瀑布、古老的沼泽和星罗棋布的丛林,  在它的中央,是一座数百万年前由剧烈的火山运动形成的山脉。  以白蚁为食的熊,比恐龙更长命的巨型紫蛙以及在亚洲模样最怪异的一种鸟……  西高止山脉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动物伊甸园之一。  西高止山脉形成了一道密林走廊,在印度西海岸绵延至斯里兰卡。夏季季风为它带来大量降水,这里为印度标志性的野生动物以及一系列奇特变种提供了庇护。低海拔山地栖息着全
期刊
涠洲岛上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水产资源丰富,适合人类定居生活。  岛上居住着2000多户人家,常住人口16000多,其中75%以上是客家人。  涠洲岛已成为知名的休闲度假海岛,旅游让岛民生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打登上涠洲岛开始,我就惊喜的发现:公路上一些年轻男女骑着一种样式老旧的电动摩托,欢天喜地的环岛骑行。我想起来了,那电动摩托好似在经典影片《罗马假日》里乔与安妮骑着兜风的“小绵羊”。我非常兴奋
期刊
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积而成,是中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  当炽热的岩浆遇到冰冷的海水,日积月累,共同雕琢出蓬莱仙岛的奇妙景观。环游海岛,在享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时,敬意油然而生,内心满怀感动。  2015年初夏的一个清晨,我们一帮“摄友”站在北海银滩的堤坝上,看着红色的朝阳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上冉冉升起;火红的云朵好似顽皮的孩童不小心将油墨瓶打翻,洒成了一幅色彩浓郁的泼墨画;沐浴着晨辉的沙滩
期刊
南湾老街,是涠洲岛最繁华的街区,也是最热闹的海鲜大卖场。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岛上居民开始经营起农家乐、渔家乐等旅游项目。  希望涠洲岛的开发能借鉴中国书画“留白”意境,保存下最宝贵的生态之美。  从打登岛那天开始,大伙就老嚷嚷着吃顿海鲜大餐。一天下午没事,我便与大兵去南海湾逛逛海鲜市场。南海湾,也叫“南湾码头”。在它的蓝色港湾里泊满了捕鱼归来的渔船,紧挨码头的临海大道叫“海堤路”,是涠洲岛最
期刊
黑瞎子岛“一岛两国”的地理特征,让人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  抚远政府将把黑瞎子岛建成生态文明之岛、合作发展之岛、友好和谐之岛。  黑瞎子岛上的口岸开通后,将成为一条连接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经贸大通道。  黑瞎子岛又名“抚远三角洲”,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而形成的一个冲积岛,中俄两国正在共同开发,建立自由贸易区。  每逢天气晴朗,站在乌苏镇的江堤上就能看见耸立在黑瞎子岛南端那座俄国东正教教堂金色的十字架
期刊
艺术史在一系列风格的更迭中延续着。早期的艺术世界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很少,风景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与宗教历史息息相关。16世纪开始风景画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科并逐步发展起来。狂热的画家热情描绘着大自然的一草一木。17世纪的罗马是风景画画家的主要聚集地,长期旅居在意大利的法国人普桑和洛兰同其他大多数画家一样被古罗马永恒之城的千年之美所打动,共同谱写了17世纪风景画的辉煌。  克劳德·洛兰(Claude Lo
期刊
时跨三个世纪,  经历宗教的改革、科技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历史见证了欧洲的变化,成就了其三百年间波澜壮阔的艺术景观。  “伦勃朗的时代” 以欧洲油画的黄金时代为核心,  带领您感受16至18世纪欧洲灿烂的视觉艺术。  在亚伯拉罕的创世神话中,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他们是世界上第一个男人和第一个女人。上帝将他们安放在伊甸园中,让他们过着天堂般的生活。但亚当与夏娃却没能经受住蛇的诱惑,偷吃了禁
期刊
蒙自的云层很厚也很近,非常漂亮,石林风景区是世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美誉,当然最值得称道的是这里是“阿诗玛”的故乡。车队从哈尼小镇沿着高速疾驰,途中时断时续的雨,凭添了几分浪漫的气氛。伴随着一曲《彩云之南》,车队在行驶了200公里后终于到达了阿诗玛故乡石林风景区。  谁轻轻呼唤  在天上在云端  让我日夜想像  在梦里回荡  你身旁  彩云之南  我心的方向  ……  景区是一座
期刊
第一次踏上俄罗斯的国土,心里却并不觉得十分陌生,大概是因为从小就对这个北边的邻国多多少少有些认知,从它的历史、政治,到它的文学、艺术,所以无论是在地理上还是在心理上,也算是有些亲切感。  这一趟俄罗斯之旅,便是带着这样一种看似莫名的亲切感,就像是探望多年未见的老友,不住地想着它是否一如往昔,抑或在岁月里变了模样,心中又是盼望,又是想念,又是兴奋,又是好奇。  出发前,有去过俄罗斯的朋友好意提醒我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