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文艺语体和科学语体的差异。首先就语体的定义进行了概括,对各名家关于语体的定义作了较为完整的介绍。其次对语体进行了分类,详细介绍了文艺语体。最后对文艺语体和科学语体进行详细比较,从感情色彩、简洁程度、表达方式等多个不同视角,分析了文艺语体与科学语体的差异。
【关键词】语体 文艺语体 科学语体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2
1 语体的定义。
语体,我国语言学界研究者根据系统性研究存在系列代表性的定义。周芸在《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中对它作过这样的定义:“语体是语言运用的经济原则和信息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文体是所有的言语作品因社会功能的区别而形成的外部表现形态;语体是在运用全民语言时,为适应特定语境需要而形成的语言特点序列及其所具有的特定的风格基础。”
2 语体的分类。
根据不同研究者给语体所下定义的细微差别,他们对语体的分类也存在分歧。周芸是这样分类的:语体包括谈话语体和书卷语体。书卷语体又分为文艺语体和实用语体,与文艺语体相适应的文体是文学体裁,与实用语体相适应的文体是实用体裁。再细划分,文艺语体包括诗歌体、散文体和对白体。实用语体包括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和报道语体。
3 文艺语体。
为了更好的解释文艺语体,我们把它和文学体裁联系起来。
文学体裁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感情而形成的具有审美功能的文章样式,与之相适应的语言体式就是文艺语体,包括诗歌体、散文体和对白体。
4 文艺语体和科学语体的差异。
4.1 科学语体较为注重论述的准确性,而文艺语体所体现的程度较弱
例如:
①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所造成的灾害。
②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到红消醉醒,船舱里的睡人也一身腻汗地醒来,洗了澡赶到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
——钱钟书《围城》
例①是对气象灾害所下的定义,属于科学语体,它充分体现了作为科学语体的准确性。
而例②属于文艺语体,它所展现的红海的优美风光,正体现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换了其它作者来写作红海的景色,必定会从另外的视角来着手,且表现手法、思想感情都很可能截然不同。所以说,文艺语体的准确程度较弱。
4.2 科学语体讲究庄重得体,而文艺语体更偏重于生动形象
例如:
③泡桐是我国生长最快的用材树种之一。它分布广、材质好、用途多,既适合四旁绿化和成片造林,又是华北、中原广大地区实行农田林网化和农桐间作的好树种,因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一个好树种——泡桐》
④所以 请千万不要
不要把我的悲哀当真
也别随着我的表演心碎
亲爱的朋友 今生今世
我只是个戏子
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
流着自己的泪
——席慕容《七里香·戏子》
例③节选自说明文《一个好树种——泡桐》,属于科学语体。在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行文得体,他以非常客观的写作态度来介绍泡桐,不带有自己的私人感情基调,没有高度赞扬,也没有任意抨击,而是通过列数据等客观描写,让人们读过文章后,确切地体会到泡桐确实是一个好树种。
例④是当代著名女诗人席慕容的作品,属于文艺语体。她通过如花妙笔,向我们展示了诗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人物那种无可奈何的心绪。欲言又止、欲诉还休的形象非常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4.3 科学语体更注重语言的规范化,而文艺语体的感情色彩较浓
例如:
⑤眼睛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光的刺激、识别图象:从外界景物来的光线,通过眼的光学系统投射到视网膜的感觉细胞上,感觉细胞把光的刺激转换成一种电信号,而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再经过脑的综合分析,人和动物便看到了景物的形象、色彩和运动的状况。
——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
⑥这是一种自徐缓转急速的软舞。她穿着天蓝色袖管狭长的舞衣,背对观众,从右肩上侧过半张脸,微微抬起右足待踏下去,双手背置身后,长袖正要飘飞——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资料只提过蓝衣,但我想象中的乃半透明的白衣或黑衣,腰间紧缠绿腰,所以便《绿腰》。自以为是。
呀原来不是。为什么它拥有此名字?不过是唐德宗时命乐工把一首曲子最精彩部分“录要”,而它又本曰《六幺》美丽的误会而已。
说到底,任何真相都不浪漫。只欺哄一时得一时便好。
——李碧华《绿腰》
例⑤属于科学语体,节选自王谷岩的《眼睛与仿生学》,文章用规范的语言说明了眼睛的基本功能,笔墨较为客观,没有掺杂个人的感情因素在内。
例⑥属于文艺语体,是香港女作家李碧华女士的作品。通篇用大幅笔墨描写了一种被称作“绿腰”的舞蹈,作者用自己灵性的思维来想象这种舞蹈的优美,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一幅动人的舞蹈画面,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情思。但在篇末,笔锋一转,揭示了事物的真相,原来,“绿腰”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于是,作者得出结论:说到底,任何真相都不浪漫。只欺哄一时得一时便好。说来颇多无奈,但这是事实,人间万物本就如此。这篇文章感情色彩较浓,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旷达的心态。
4.4 科学语体较为简洁,通常只运用叙述、说明、议论这三种表达方式,不使用描写和抒情;而文艺语体形式较为丰富,往往多种表达方式并用
例如:
⑦在树居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古猿躯体各部分在漫长的岁月里继续发生着缓慢的演化。例如它们在树上生活时,常用前肢(手和臂)采摘果实和捕捉小虫,后肢(腿和脚)则紧握树的枝干以支持全身重量。又如它们在树上依靠“臂行”来移动,即用前肢攀握树枝来移动身体。当用前肢向上攀援时,后肢就会呈现直立的姿势。长期这样的活动,就引起骨骼和韧带结构上的某些变化,为手和脚的进一步分化及两腿直立行走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
——李四光《人类的出现》
⑧盼!盼!——在张村公社医院的大门口,社员们、医护人员们正焦急地盼望着……
汽车开来了!——好!
马上拿下药箱!
马上注射!
注射剂十分灵效,立竿见影,病人立刻止住了疼痛,恢复了神智。医生原来要求,药品不能迟于四日黎明找到,可在黎明之前就送到了。我们的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化险为夷了。他们新的生命,是党给予的、是同志们用阶级友爱救活的。狂喜从人们的心底里迸发出来……
仅仅是这六十一个被夺回生命的阶级弟兄沐浴着党的光辉吗?不,六亿五千万人身上都沐浴着党的光辉!“平陆事件”充分体现了党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例⑦是科学语体,例⑧是文艺语体。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例⑦中,使用频率最多的是叙述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作者通过运用这两种表达方式,向读者介绍了古猿在树居生活环境的影响下,逐渐进化成人的过程。而在例⑧中,作者综合运用了抒情、议论、叙述和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5 结语
通过把文艺语体和科学语体进行综合比较,我们初步了解到文艺语体和科学语体的差异,即科学语体准确性较高,行文庄重得体,用语规范,较为简洁,而文艺语体准确程度一般,语言生动形象,感情色彩较浓,往往多种表达方式并用。
参考文献
[1]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
[2]钱钟书《围城》.
[3]席慕容《七里香》.
[4]李碧华《绿腰》.
【关键词】语体 文艺语体 科学语体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2
1 语体的定义。
语体,我国语言学界研究者根据系统性研究存在系列代表性的定义。周芸在《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中对它作过这样的定义:“语体是语言运用的经济原则和信息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文体是所有的言语作品因社会功能的区别而形成的外部表现形态;语体是在运用全民语言时,为适应特定语境需要而形成的语言特点序列及其所具有的特定的风格基础。”
2 语体的分类。
根据不同研究者给语体所下定义的细微差别,他们对语体的分类也存在分歧。周芸是这样分类的:语体包括谈话语体和书卷语体。书卷语体又分为文艺语体和实用语体,与文艺语体相适应的文体是文学体裁,与实用语体相适应的文体是实用体裁。再细划分,文艺语体包括诗歌体、散文体和对白体。实用语体包括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和报道语体。
3 文艺语体。
为了更好的解释文艺语体,我们把它和文学体裁联系起来。
文学体裁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感情而形成的具有审美功能的文章样式,与之相适应的语言体式就是文艺语体,包括诗歌体、散文体和对白体。
4 文艺语体和科学语体的差异。
4.1 科学语体较为注重论述的准确性,而文艺语体所体现的程度较弱
例如:
①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所造成的灾害。
②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到红消醉醒,船舱里的睡人也一身腻汗地醒来,洗了澡赶到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
——钱钟书《围城》
例①是对气象灾害所下的定义,属于科学语体,它充分体现了作为科学语体的准确性。
而例②属于文艺语体,它所展现的红海的优美风光,正体现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换了其它作者来写作红海的景色,必定会从另外的视角来着手,且表现手法、思想感情都很可能截然不同。所以说,文艺语体的准确程度较弱。
4.2 科学语体讲究庄重得体,而文艺语体更偏重于生动形象
例如:
③泡桐是我国生长最快的用材树种之一。它分布广、材质好、用途多,既适合四旁绿化和成片造林,又是华北、中原广大地区实行农田林网化和农桐间作的好树种,因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一个好树种——泡桐》
④所以 请千万不要
不要把我的悲哀当真
也别随着我的表演心碎
亲爱的朋友 今生今世
我只是个戏子
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
流着自己的泪
——席慕容《七里香·戏子》
例③节选自说明文《一个好树种——泡桐》,属于科学语体。在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行文得体,他以非常客观的写作态度来介绍泡桐,不带有自己的私人感情基调,没有高度赞扬,也没有任意抨击,而是通过列数据等客观描写,让人们读过文章后,确切地体会到泡桐确实是一个好树种。
例④是当代著名女诗人席慕容的作品,属于文艺语体。她通过如花妙笔,向我们展示了诗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人物那种无可奈何的心绪。欲言又止、欲诉还休的形象非常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4.3 科学语体更注重语言的规范化,而文艺语体的感情色彩较浓
例如:
⑤眼睛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光的刺激、识别图象:从外界景物来的光线,通过眼的光学系统投射到视网膜的感觉细胞上,感觉细胞把光的刺激转换成一种电信号,而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再经过脑的综合分析,人和动物便看到了景物的形象、色彩和运动的状况。
——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
⑥这是一种自徐缓转急速的软舞。她穿着天蓝色袖管狭长的舞衣,背对观众,从右肩上侧过半张脸,微微抬起右足待踏下去,双手背置身后,长袖正要飘飞——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资料只提过蓝衣,但我想象中的乃半透明的白衣或黑衣,腰间紧缠绿腰,所以便《绿腰》。自以为是。
呀原来不是。为什么它拥有此名字?不过是唐德宗时命乐工把一首曲子最精彩部分“录要”,而它又本曰《六幺》美丽的误会而已。
说到底,任何真相都不浪漫。只欺哄一时得一时便好。
——李碧华《绿腰》
例⑤属于科学语体,节选自王谷岩的《眼睛与仿生学》,文章用规范的语言说明了眼睛的基本功能,笔墨较为客观,没有掺杂个人的感情因素在内。
例⑥属于文艺语体,是香港女作家李碧华女士的作品。通篇用大幅笔墨描写了一种被称作“绿腰”的舞蹈,作者用自己灵性的思维来想象这种舞蹈的优美,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一幅动人的舞蹈画面,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情思。但在篇末,笔锋一转,揭示了事物的真相,原来,“绿腰”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于是,作者得出结论:说到底,任何真相都不浪漫。只欺哄一时得一时便好。说来颇多无奈,但这是事实,人间万物本就如此。这篇文章感情色彩较浓,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旷达的心态。
4.4 科学语体较为简洁,通常只运用叙述、说明、议论这三种表达方式,不使用描写和抒情;而文艺语体形式较为丰富,往往多种表达方式并用
例如:
⑦在树居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古猿躯体各部分在漫长的岁月里继续发生着缓慢的演化。例如它们在树上生活时,常用前肢(手和臂)采摘果实和捕捉小虫,后肢(腿和脚)则紧握树的枝干以支持全身重量。又如它们在树上依靠“臂行”来移动,即用前肢攀握树枝来移动身体。当用前肢向上攀援时,后肢就会呈现直立的姿势。长期这样的活动,就引起骨骼和韧带结构上的某些变化,为手和脚的进一步分化及两腿直立行走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
——李四光《人类的出现》
⑧盼!盼!——在张村公社医院的大门口,社员们、医护人员们正焦急地盼望着……
汽车开来了!——好!
马上拿下药箱!
马上注射!
注射剂十分灵效,立竿见影,病人立刻止住了疼痛,恢复了神智。医生原来要求,药品不能迟于四日黎明找到,可在黎明之前就送到了。我们的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化险为夷了。他们新的生命,是党给予的、是同志们用阶级友爱救活的。狂喜从人们的心底里迸发出来……
仅仅是这六十一个被夺回生命的阶级弟兄沐浴着党的光辉吗?不,六亿五千万人身上都沐浴着党的光辉!“平陆事件”充分体现了党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例⑦是科学语体,例⑧是文艺语体。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例⑦中,使用频率最多的是叙述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作者通过运用这两种表达方式,向读者介绍了古猿在树居生活环境的影响下,逐渐进化成人的过程。而在例⑧中,作者综合运用了抒情、议论、叙述和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5 结语
通过把文艺语体和科学语体进行综合比较,我们初步了解到文艺语体和科学语体的差异,即科学语体准确性较高,行文庄重得体,用语规范,较为简洁,而文艺语体准确程度一般,语言生动形象,感情色彩较浓,往往多种表达方式并用。
参考文献
[1]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
[2]钱钟书《围城》.
[3]席慕容《七里香》.
[4]李碧华《绿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