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家许宗焕 一趟奇妙的旅程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宗焕,1965年生于台湾省彰化县大城乡。1985年脊髓损伤导致下半身瘫痪,1986年前往彰化慈爱教养院职训陶瓷。1990年获第三届全国技能竞赛获陶艺类第一名;1991年至香港参加第三届国际展能节竞赛获佳作;1992年当选台湾省第六届杰出残障青年并获“金毅奖”;1993年返乡创立“陶园工作坊”;1997年当选第二届残障创业楷模并获“金鹰奖”;1997、1998、1999年连续三次荣获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所身障人士工艺竞赛“优选奖”;2001年获第二届磺溪美展优选奖;2003年获第四届磺溪美展立体类“磺溪奖”;2015荣获第七届富邦基金会身心障碍才艺奖“兰花奖”;2016荣获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华工艺精品奖“铜奖”。
  1965年,我出生于彰化大城滨海的农村,20岁时因为工作上的意外事故,导致脊髓神经损伤,下半身瘫痪,轮椅成为代步工具。1987年进入彰化县慈爱残障教养院接受陶瓷职训,接受完整的技能养成,借着陶土的养分,找到生命的出口。
  1993年,为了寻求人生另一层的蜕变,我返乡成立“陶园工作坊”,成为专职的泥水工作者。陶艺是种很生活化的艺术,有人专注于釉色的领域,让作品呈现出风情万千的色彩;有人专精造型的领域,凭借巧手塑造出别出心裁的造型。小型作品中,以茶壶的制作最为繁琐,也最具挑战性,蛮适合坐轮椅的我,所以选择“茶壶”的制作,作为我创业的主轴。
  泥土来自于原始,来自于卑下。我从小生在以农为本的乡村,因此作品创作的题材皆取自于农村常见景物及自己生活所感。作品以陶壶为主轴,共有两大系列:一为拉坯壶,一为手捏壶。我充分运用绘画或雕刻或塑形之技巧,融入壶体造型中;而茶壶的泥色也丰富多元,不管是黄泥、红泥或者是有着流畅线条的绞泥系列,我都希望能充分运用台湾土的特质,做出实用与美感兼具的茶壶。
  古有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一件精美的艺品是需要结合作者的巧思、巧手,再被赋予生命,其过程往往是寂寞的。
  陶艺迷人之处就在于它有太多的变量,不像平面艺术画好或写好就知道结果,它就如同产妇生小孩一樣,每一个人都辛辛苦苦、小心翼翼的怀胎十月,用心呵护这个小生命,在还没从产房抱出来之前,谁也没有把握小贝比是否毫无问题。陶艺品也是一样,不论你做得多完整,在还没有经过高温火的淬炼前,都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所以作品进窑就像产妇进产房一样,外面的人满心期待,出窑后,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惆怅。
  泥土,原是一种很普通的媒材,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因为它有好的可塑性,能承受外界的各种压力,经由高温的淬炼而成就非凡价值。原本被我否定掉的轮椅人生,却因为泥土的滋养,成为逆转生命的力量,感谢泥土让我学会谦卑,懂得感恩,也丰富了我的世界。
其他文献
摘要:甘肃省武威市出土的《仪礼》汉简是20世纪出土简牍书法遗存中、文字内容和文章体式都比较完整的汉简,《士相见之礼》简就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一册。此简笔法丰富,藏锋、露锋和收放以及“切”笔、“翻”笔、“折”笔等技法的交替使用都真实地反映了其书写速度和节奏,横画起笔大多逆锋行笔,竖画和点画有漏锋现象,点画自然毫无做作之态;其结体平正、随字赋形、同中有变、曲中有直;其章法“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其书法有着
期刊
杨剑,字贞生,号禅石、静远室主,1960年9月生,江西广丰人。曾问学于胡润芝、傅周海、钱君匋、洪丕谟等先生,先后师从陈振濂、韩天衡先生。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右印社社长、上饶市文联副主席、上饶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吴俊发艺术馆馆长。书法篆刻作品入展由中国书协、西泠印社主办的国内外重大展览四十余次。曾应泰国政府邀请,在曼谷市成功举办个人书法篆刻艺术展览。  近年
期刊
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不要互相冲突,也不要彼此离得太远,注意连贯书写中的左右结构之妙。一般而言,左右之间遵循左紧右松、左收右放的原则。但是,如果右边笔画少,那么右边也应该收紧。  一、左窄右宽  在左右结构中,提手旁、竖心旁属于笔画少而且形状瘦长的偏旁。  提手旁在整个字中约占三分之一的空间,形状细长。提手旁中提画倾斜度要大。竖钩中间用笔较轻。“探”字右边“木”字的横穿插在提手旁的下
期刊
雕塑创作,是雕塑家一生的快事,证明雕塑家并非受困于环境,亦是雕塑家对世界的一种态度,彰显他向上、向前、向善的意愿。然而,雕塑家有幸“创作”与“实物”之间,更是雕塑家一生精彩创作的心灵体验!  王梁益是潜心于雕塑创作的雕塑家,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感性与理性、冷静与热烈的矛盾综合体。表现有二:一方面,王梁益从雕塑创作第一天开始,处理好点线面的节奏感、构图的严谨性、形体的饱满感和完整性,便在这位搞了十几年雕
期刊
9月26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艺思想,着力加强湖南广大书法家协会会员与中青年文艺骨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加强文艺工作的思想引领、政治引领、价值引领,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全面提升湖南省文艺工作者思想政治素质和文艺业务素养,努力建设一支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秀文艺队伍,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第一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艺思想专题培训班在
期刊
罗派钧,1952年生,广东东莞人。现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任职于东莞市电影公司、东莞市可园博物馆、东莞市博物馆及东莞市政协办公室。其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展赛并获奖。2000年罗派钧家庭荣获全国家庭文化艺术节(东莞)书法展金奖。2001年、2003年及2005年其先后参加东莞书法代表团奔赴日本、澳门及台湾参加展览及艺术交流。2004年,作品入选第二届中国榜书大展、全国(秦
期刊
王梁益,1980年出生,广东湛江人。200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展览并多次被藏家及机构收藏。  著名青年雕塑家王梁益,是我的小校友。我与他都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不过我毕业于1966年,他毕业于2003年,就是说,我俩是相距37年的校友。因为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王梁益身上有着与他父辈一样的朴实、执着、勤劳与刻苦的精神。业内朋友都
期刊
陈振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剑学弟以篆刻名世,总之功在篆隶。从予习狂草,重启门径,所得匪浅,亦可谓得之意外。倘以篆隶济行草,不亦善哉!  杨剑学弟善篆书,工铁笔,勤勉钻研,颇见心得。癸巳春,出篆书《千字文》索跋。古人云,工刻者必善篆,清季以来,遂成金科玉律。民国以降,不通篆法者几无从谈印。以是论之杨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开展资助宣传画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例谈了资助宣传画的创意设计思路、典型设计实例、常用设计媒介和经典展示活动,指明了资助宣传画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资助宣传画 作用 设计 校园文化  为了进一步创新资助育人模式,构建校园文化的实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不断实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始终坚持“经济资助,成才辅助”的理念,举行了一系列从“
期刊
石志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增城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百人精品展、第三届“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孔子藝术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张芝奖全国书法大展、首届“云峰奖”全国书法大展、全国“王安石奖”书法作品展、全国首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