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真理与文学批评:阿兰·巴迪欧读贝克特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aon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兰·巴迪欧反对将贝克特视为表现虚无的荒诞派作家,他指出贝克特的创作中存在着从"唯我论"到"事件"思想转向,后期贝克特的作品表明,他致力于对"事件"的思考,并为此创作了"真理"的文本。巴迪欧以非美学思想为指导,试图以贝克特的方式阅读贝克特。他从文本的内在思想结构出发,提炼出适合于文本的批评概念,让文本的真理以概念的形式现身。他也成功揭示了一个等待事件,以文学创造的方式介入事件,并始终对事件充满希望的贝克特形象。巴迪欧的贝克特阅读对我们的文学批评有着重要的理论启发:文学批评不只是为了"解释"文本,更是为了捕获文本的"事件真理",来实现文学创作和批评话语的革新。
其他文献
面对复杂动荡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税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税收不确定性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税收不确定性主要来自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调整,税法的复杂性、模糊性以及税收执法的灵活性等。税收不确定性的影响非常广泛,涉及微观企业的投资决策、宏观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等多个领域,已引起学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税收不确定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开始大量涌现,但迄今为止还缺乏系统梳理。本文着重从税收不确定性的内涵、来源、度量、影响机制、经济效应以及应对举措等方面进行归纳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文献的
韦斯利·科恩和丹尼尔·利文索尔是创新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两位学者从个体认知结构出发,开创性地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认为企业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评价、获取、消化、积累外部知识并进行商业化的能力决定其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创新绩效。本文旨在介绍两位学者的生平与学术成就,系统梳理吸收能力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及数理模型,总结吸收能力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提出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
来自中国的理论对其他和我们有共同的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摆脱贫困、实现繁荣的梦想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会比来自发达国家的理论更具参考借鉴价值。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的发展道路令世界瞩目,这里既是经济实干的热土,也是经济理论的富矿。发展奇迹推动理论探索,理论研究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导。
根据《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章程》规定,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十九届(2020年度)评奖工作将于2020年底开始进行。此次评奖对象是1979年至2019年12月底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评选范围包括:针对经济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立足学术前沿、具有鲜明创新特点、使用规范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特别鼓励能够有效解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与独特经验的研究成果。
迪基、弗勒和佩伦是非平稳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迪基和弗勒提出了时间序列分析中单位根的DF检验和ADF检验等,佩伦在非平稳时间序列统计分析领域的突出贡献则包括PP检验、MIC准则以及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等,这些研究极大地推动了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统计建模和分析,被科睿唯安公司授予2020年度经济学领域的“引文桂冠奖”,并被预测可能问鼎未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对这三位计量经济学大师在非平稳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进行评介。
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第22届年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广西大学商学院和《经济学动态》编辑部联合承办,会议定于2020年12月26-27日在广西大学召开。会议以论文入选邀请与会代表,欢迎全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博士后、博士生撰文参加会议。本论坛不收会务费,论文入选的全日制在站博士后、全日制博士生免收食宿费并按规定报销交通费,优秀论文将刊载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经中央批准成立的培养人文社会科学拔尖人才的研究型大学。经济学院是大学最早建立并开始招生的学院之一。2020年9月,经济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融合,经济所领导同时担任经济学院主要领导。现任院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
艺术史述说例证着巴克桑德尔(Michael Baxandall)所称的对绘画的"推论式批评",而巴氏则又可谓沃尔海姆(Richard Wollheim)所谓"作为救回的批评"的一个例证,本文试图探讨如何评估这些述说的充分性。问题在于,我们要如何对阐释设定更为普遍的"科学"限制,让这些述说的阐释性质以及那些要提供跨文化跨历史理解的诉求一致起来。针对格尔兹探讨的阐释的人种志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清理了沃尔海姆有关巴克桑德尔的说法,亦即沃氏认为巴氏所述乃"个案内的概括"而非"跨个案的概括"。为此,针对格尔兹所谓的"
本文试图调和两种看似相对的观点。艺术作品深植于关涉文化的艺术史语境,不考虑这些语境便无法充分理解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处理诸如战争与和平这类普遍而永恒的人类主题,并将这些主题调整得能适应于共同的生理感知系统。前者说明我们在跨文化语境下理解和欣赏艺术所遇到的困难;不过,后者表明某种程度的跨文化艺术欣赏是可能的。媒介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可能,我们对此的把握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媒介构建的其它文化的艺术。阅读有助于人们理解另一社会的艺术,而更加激进的文化浸濡则会走得更远。我们对旧石器时代后期的岩洞艺术缺少更广阔的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