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传导视角下国土空间功能规划分区探讨

来源 :北京规划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kongqi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传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间的传导失效问题,一直以来不仅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也是阻滞规划实践、影响规划权威的关键所在。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传统城市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间的总控传导问题演变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间的总控传导问题。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心区层面规划管控的关键内容,成为指导下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经过几十年快速城镇化历程,许多城市逐步迈入了存量更新发展时期,大面积地区已建成,白地资源有限。以北京中心城区为例,实施率达到70%左右。在建成区中,一些老旧破败、设施短缺、功能失位的地段,急需更新改造。不过推动更新改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地段虽然有需求,但动力明显不足。
规划背景2017年4月,《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正式发布,该规划确定了沈阳“东山西水、一河两岸、一主三副”的城市空间结构。2017年7月,《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获得国家批复,沈阳城乡规划翻开了新的篇章。北部副城更是首次被划入中心城区,成为沈阳中心城区内的三大副城之一,紧紧依附于沈阳北三环高速公路外侧,是沈阳城市最重要的上风上水区域(图1)。
引言绿道(Greenway)是一种与景观相交叉的人为开发走廊,一种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其着重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并为居民提供日常游憩服务空间,是一种多功能的综合性绿色空间体系1。20世纪90年代,利特尔(Little C)提出绿道需要将提供休闲景观作为主要需求2。我国对绿道的研究始于21世纪,多着眼于绿道的规划设计、生态功能与基础设施改造方面。但随着大量绿道的投入使用,其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