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一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fl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学生在参与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由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交叉管理责权不明确等诸多因素,造成对实习学生管理的极大疏漏与隐患。本文旨在研究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实习管理 教育思考
  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意义
  按照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学生专业技能实训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意在通过学生参与真实的生产环境与过程中,通过生产性实训方式,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今,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通过生产实践促进能力提高,成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一)安全隐患多
  高职学生多数在第五学期离开学校,参与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此时的学生处于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时期,既对未知世界和生活充满好奇,又面临对前途和未来迷茫、不确定的情况。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往往存在各种问题:
  1.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初次参与生产实践的学生,由于没有完整、系统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也没有对生产事故的亲身经历或体会,因此往往存在安全意识淡漠、生产操作流程不规范等问题。此类问题的存在,容易导致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不当行为乃至安全事故,对学生本人及生产企业都有较大的隐患。
  2.法律意识缺失,自我保护意识较差。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虽然学习法律基础课程,但大多数对法律内容知之甚少。进入企业后,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是每个实习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高职学生法律意识处在严重缺失层面。
  3.人身财产安全、防骗防传销意识不足。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急于摆脱学校与家庭的“束缚”,殊不知,由于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学生容易忽视人身与财产保护问题。近一个时期,我国频发的大学生失联事件就以不忍直视的现状,为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年轻的学生涉世未深,轻信他人的花言巧语,误入传销组织、黑工厂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管理难度大
  以笔者2013年对100名学生进行的调查分析,进入顶岗实习期间,24名同学选择返回家乡,其中18人在家居住,2人居住在企业宿舍,4人租房居住;56名同学选择留在学校所在地实习,其中13人居住在企业宿舍,5人借住在亲友家中,其余38人租房居住;20名同学前往家庭及学校以外的第三地实习,其中4人居住在企业宿舍,1人借住在亲友家,15人租房居住。换言之,57%的学生在实习期间脱离了学校、家庭乃至企业,处于自我管理的状态,另一方面,学生实习期间流动性极大,频繁跳槽的情况造成了学校、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反馈延时、管理难度加大。
  三、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措施与创新
  (一)校企合作,共同管理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承担学生的管理职责。在思想教育方面,学校应前置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将实习期间各种注意事项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并注重学生的实习心态教育;企业应在学生的整个实习期间,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规范实习、安全第一的思想;在行为管理方面,学校应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学生联系指导制度,签订顶岗实习安全责任书,明确学生本人、学校、实习单位的责任,明确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周期、联系方式和专业指导要求,不定期抽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的行为及具体工作予以指导,切实保障学生从实习到就业的顺利过渡;企业作为学生实习期间的直接管理者,应注重学生在岗期间的考勤管理、行为约束、专业指导及权益保障,将学生视为正式员工,使学生的实习真正做到有所收获。在这方面,还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加大管理与监管力度。
  (二)提高家长的管理参与度
  家长作为学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学生实习期间,应承担重要的监管义务,协助学校及企业做好管理工作。在以往实习过程中,家长往往处于弱化的管理地位,对学生的管理存在疏漏,甚至对学校的顶岗实习制度不理解、不支持。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应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阐明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请家长配合学校与实习单位,经常与学生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鼓励学生转变思想、转换角色,尽快适应实习生活,并对自身安全和行为负责。
  (三)我院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探索
  我国职业教育作为后发性教育,从观念到实践,从模式到制度,在新形势下改革和创新的空间很大。作为职业教育的一员,我院在30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面对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我们大胆尝试并成功开创了“产、学、研、训、观、创”六维一体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模式。具体做法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在校外实训基地“厂中校”的基础上,学院进一步拓展思路,变“走出去”为“请进来”,把企业的生产场所引入学校,探索和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打破以往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企业工程师和教师共同开发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形成“基于学期产品”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在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当属创新之举。学生在真实的校中厂企业环境中反复进行轮岗实习、顶岗训练。采用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在学习与工作过程中反复交替进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3.学院鼓励并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大赛,通过“校中厂”校内实训基地,组建由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创业团队,并提供场地、技术指导等支持,首次尝试“创业社团 创业平台 全真环境创业孵化园”的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校中厂提供创业孵化,通过项目研发,提高毕业生的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君,陈开考,谈黎虹,郑尧军.高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有效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
  [2]蔡燕妮,张进.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
  [3]吴杰.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精细化管理[J].徐州:文教资料,2011:40.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5月—12月选择我院心理门诊和心理科病房的抑郁症患者257例.结果:257例患者的SAS总分为(63.71±5.36)分,S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增加变式题、综合题外,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设计一题多结果型的题,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使学生分析问题有逻辑,书写有条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严谨,不遗漏,考虑所有可能
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改善在降低导管室护理手术护理记录书写缺陷率中的应用.方法 以护理专案实施前的200例护理记录为对照组,护理专案实施后的200例护理记录为试验组,确立降低
摘 要: 本文结合大连民族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实际,从加强“双导师”制度建设、加强企业实践环节建设、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通过系列创新活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四个方面,探讨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方法。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产学研结合 研究生培养模式  2009年起,教育部开始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预计到2015年,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招生比例将达1:1,以推进研
摘 要: 大学生思想活跃,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政局和高校的稳定。本文从政治观念、价值观、道德观念和自我认识方面详细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特点。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道德 当代  一、政治观念方面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有爱国热情,耳闻目睹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亲身感受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关心改革,支持改革,通过学习和实践,认识到党
摘 要: 高职院校学报是高校学报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办好高职院校内刊学报需要在办刊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突破口,明确定位,服务地方,打造特色栏目;主动出击,广泛宣传,积极拓宽稿源;加强建设,狠抓质量,完善保障体系。把学报办成高质量、重规范、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学术性刊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刊 学报 生存与发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科研和教学成果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正确运用和理解祖国的语言。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与学生互动,让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此,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针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联系历史或当前社会热点等进行微评论,开阔其视野,让学生具有強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培育学生浓厚的家国情怀,从而让学生感受正能量
期刊
目的:建立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确定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重塑,对哮喘大鼠给予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治疗,并检测相关指标。本研究主要探讨开放ATP敏感性钾通道导致
期刊
由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民办高职院校招生批次的限定,尤其在今年江苏省尝试“注册入学”的条件下,民办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在文化基础、学习态度、自律性等方面都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