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借道PE转型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ang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种争取客户的手段,其中间业务的收益可观
  
  经济危机之下,商业银行的PE(私募股权基金)热情却丝毫不减。2008年12月,建行旗下的投资机构建银国际,融资50亿人民币筹建中国第一家医疗保健投资基金,并与一家美国公司联手管理,投资预期收益为每年20%以上。同时设立的还有一支规模为40亿~50亿人民币的航空业PE。此外,建银国际还计划通过香港一个共同基金筹资8亿港元,投资于香港上市的大陆消费行业的企业。
  建设银行选定医保、航空业作为其PE的投资方向,应该主要是看中这些行业长期增长潜力,而消费类投资可在此经济低迷时期,因其弹性较小,而受益于国内的经济刺激政策。
  
  进入私募的动机
  
  在企业纷纷“脱媒”(指企业减少间接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的今天,商业银行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转型升级压力。当越来越多的银行上市,市场与股东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波动更明显,而利率市场化还很遥远之时,如何建立长期而稳定的盈利模式直面竞争?当传统信贷业务已经无法提供明显利润增长贡献的时候,必会寻求中间业务的突破。因此,目前商业银行从事PE的本质是一种金融创新,动机是拓展业务边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尽量规避目前的法律法规,逃避监管。
  受我国目前《商业银行法》的限制,商业银行还不能直接从事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股权投资。商业银行参与PE后,可以通过接触PE业务促进贷款业务,同时可为PE提供综合金融方案时充当多重角色,如管理人、贷款人、托管人等。因此进入PE也是一种争取客户的手段,其中间业务的收益可观,仅PE托管,银行大概能收取千分之零点四到千分之一的托管费。
  
  PE风险必须防范
  
  传统的银行贷款管理需要安全、稳健,而PE需要成长性、高收益。参与PE须谨慎,否则,任何学费都可能是昂贵的。
  首先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控制风险的关系。要发展中间业务,创新但又不能触及法律、政策的底线,任何“擦边球”所带来的收益都将是短暂的。必须建立有效的“防火墙”,杜绝信贷资金流入PE。否则在目前的制度法律环境下必然采取曲线贷款,新的不良贷款可能产生。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发展的模式、方法可大胆假设,但实施时每一步都必须谨慎。“度”的把握尤其重要。逐步建立一套合规的方法体系是急需的。如果决策层只看到“年预期收益为每年20%以上”,那风险已经产生了,惟有自求多福。
  与外国公司合作管理是目前的趋势,但华尔街没有慈善家,他们对资本市场的熟悉程度远胜于我们。要时时保持警惕,尤其是要深入研究其游戏规则。由于缺少有经验的人才支撑,应当借此次金融海啸时机,广延从事PE、投行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作者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亚太案例开发与研究中心主任
其他文献
“在这个‘不差钱’的时代,你们的梦想是什么?”这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在2009年7月的清华EMBA毕业论坛上,向全体毕业生提出的问题。  台下陷入短暂的沉默。近200位汇聚中国各行各业精英的EMBA同学,要么低头思考,要么和身边的人细语交流。  答案揭晓:基业长青。企业在这个时代里,获得基业长青的发展基础,拥有基业长青的基因特质,并最终在未来成为一棵屹立不倒、挺拔茁壮的青松,是每个企
期刊
深刻地表露出她们强势的外表下,一颗柔软的女人心。  女高管,是否只有雷厉风行、精明强干、刚毅果决的一面?  一位用细腻的笔触记录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位善于倾听别人的困惑,并指点迷津;一位用巧手编织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一位阅遍山水,汲取大自然的灵秀;还有一位沉醉于瑜伽的柔美与坚韧。《经理人》将女高管们的这些工作以外的热情投入点,称为“第二项修炼”。  “第二项修炼”不但让这些优秀的女性获得了身心
期刊
上海迪士尼到底“火”了谁?  近日来市场热议的一个话题是上海迪士尼的落定,专家推测,迪士尼一期工程最早将在明年展开,并打算在2014年开业,迪士尼“落沪”似乎已经渐行渐近,迪士尼预算总投资是250个亿,门票预计在300元左右。庞大的投资,长期的开发,世界一流的乐园,到底它会给上海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效益?上海迪士尼,到底火了谁?    地产行业 首先获益  上海迪士尼主题目前正在进入土地增值概念的行业
期刊
2009年,《经理人》杂志每期邀请一位企业家担任客座总编辑,共同影响世界管理实践,推动中国管理创新。当我接到《经理人》的邀请函时,既感到欣慰高兴,又感到心头沉甸甸的。欣慰是因为,担任客座总编辑,使我第一次能够从媒体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策划者,是我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次独特创新。感到沉重,是因为本期的两个重大策划的主题:行业潜规则和反思美国管理。  “三鹿”事件后,各种信息显示,几乎行行都有潜规则,本
期刊
《经理人》做客新浪、腾讯畅谈企业如何软重生    2008年11月,《经理人》杂志针对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硬扩张”失效、面临生存危机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企业“软重生”的概念。《经理人》第十一期“软重生”大型策划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广泛传播,参与本期内容传播的国内外媒体共计上百家。  12月3日,《经理人》杂志执行主编周建华、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总裁王璞受邀一起做客新浪财经会
期刊
经济危机虽然席卷了全球,但在中国政府大力提倡拉动内需与节能环保并行等各项政策指导下,中国家电行业越发生机勃勃!  “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以及随后启动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是今年整个家电业最为火爆的关键字。  特别是“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实施,拉近了大众与包括高端外资厂家产品在内的,具有高科按含量的节能家电的距离,这不仅惠及了消费者的利益,更让人期待的是它所带来的减缓地球变暖的环保效应。  
期刊
MBA造成了华尔街金融危机,但商学院又成了金融危机的受益者  “表面的繁荣反映出与以往经济衰退期一样的共性一研究生入学的人数是反经济周期的。”  MBA培养的董事经理们造成了华尔街金融危机,反过来,金融业的那群失业者再一次涌向了商学院学习,商学院目前又成了金融危机的受益者。  为什么作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商学院又能享受最后的晚餐?  第二届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上,就此问题,《经理人》采访了美国加州
期刊
为小利冒风险搞潜规则不值得,要洁身自好    像乳业“三聚氰胺”这样的行业潜规则是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一旦爆发,将给行业造成巨大的灾难;对于企业而言,甚至可能是毁灭性打击。  那么,如何彻底根除行业潜规则呢?《经理人》分别专访了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远大空调集团总裁张跃、奇虎网董事长周鸿、伊顿中国区总裁周涛、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网易有道市场总监胡琛等多位企业人士,他们的理念和做法,值得借鉴
期刊
徐剑光:  用美把世界变小  世界到底有多大?它看起来很大,但是就像唐·舒尔茨博士在2009中国CEO年会上所说的一样,世界对于每一个行业来说并不大。如何在这不大的世界里面占有优势地位呢?  人人都在讲创新,我认为大家太偏重功能创新了,其时当一项产品它的功能创新穷尽之时,设计便是产品的灵魂,设计能力是决定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企业软实力的核心体现。    而造“美”并非是闭门造车,美源
期刊
谨防企业个人主义  企业离开了道德引导,走向罪恶是自然而然的事。在现代社会,还涌现一种道德虚无主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加剧了企业伦理失衡现象的产生,这是企业个人主义的极端反映。很多企业主认为道德解决不了企业生存的出路和发展,这样加剧了持这种观点的企业主形成一种“去道德”的价值观。这种以经济利益为惟一性的价值观,是转轨时期社会道德价值观易于混乱的经济根源。而监管上的滞后又促使企业偏向非规范化操作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