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来源 :中国民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vaf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对自身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规范会计核算、防范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如何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防范重大财务风险的能力,成为了行政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梳理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对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一、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概述
  (一)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则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采取内部控制方法管控各环节风险,规范预算管理、财务收支、资产管理等经济业务活动,达到夯实单位财务管理基础,更好地履行政府部门职能,防范财务和廉政风险的一种内部管理活动。
  (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目标
  一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活动安全有效。通过严格的内部控制工作,有效的保障单位资金管理工作的合法合规,减少单位资金使用过程中人为风险的产生,有效防范单位内部出现腐败舞弊等非法行为,保障资金安全。二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使用合理有序。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帮助单位提高对单位资金的管控力度,减少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随意性与低效能问题,保障资金的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三是保障单位财务数据真实完整。严格执行内部控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按要求及时披露财务报表和会计信息,保障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各项财政财务改革的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初步建立起了内部控制体系,但也存在着内部控制基础薄弱、制度建设滞后、内部控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
  (一)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部分单位尚未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传统的管理观念依然存在。很多单位简单地把内部控制同预算管理等同起来,认为财务管理仅仅由会计人员把关即可,不需要系列的控制和管理,在管理上遵循工作经验形成的“惯例”,从而忽略了内部控制对单位预算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作用,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
  (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一是人才隊伍建设薄弱。部分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采用非财会专业人员、或聘请中介机构从事会计工作,财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二是专业能力不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工作人员既没有参加过财务会计相关学习,也没有系统学习过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知识,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专业能力不强。
  (三)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基础薄弱
  一是预算约束薄弱。预算编制比较粗糙,预算细化程度不够,存在项目预算调整、补充经费预算的情况。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执行过程中随意改变资金用途,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收支管理不严。部分单位存在延期上缴收入、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现象。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部分单位存在会议费、接待费超标准现象等。三是资产管理不实。重购轻管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单位资产原始资料缺失,所购资产未建档立卡,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确。四是会计信息失真。部分单位账实不符,存在虚列收支、支出挂账现象,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四)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一是控制流程不规范。部分单位制定了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因人手不足等原因,不相容岗位兼容的情况仍然存在。二是控制内容不完整。制度制定前未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未能涵盖全部的风险点,还存在管理漏洞。三是制度更新不及时。部分单位机构改革、变更职能或人员岗位调整后,未及时对原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更新。
  (五)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监督不力
  一是内部控制监督缺失。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依赖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外部检查和审计,单位内部极少开展类似的监督检查。二是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部分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其审计工作人员大多由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兼任,或由财务人员与内部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独立性不强,难以发挥出较强的监督作用。
  三、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在近年来财务管理工作中反映出的内部控制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一)加强队伍建设
  财务管理的队伍建设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它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一是充实人才队伍。各单位应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按照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交叉原则,为财务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培养建设一支稳定的财务人才队伍。二是加强素质建设。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单位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使财务人员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三是提高法制意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增强职工法治意识,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融入工作中,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有序开展。
  (二)夯实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基础
  一是加强预算管理。优化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要对预算编制的方法、流程等工作进一步优化,努力提高预算编制效率和质量。在编制时应充分考虑单位实际情况、国家相关政策以及行业发展状况等因素,确保整个预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强化预算执行,不得擅自改变预算资金支出用途,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执行。财务部门要加强和预算执行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审核执行完成情况,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加强资产管理。各单位应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国有资产建档立卡,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加强国有资产监督,从源头上切实保护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三是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单位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对不符合制度要求的及时调整。规范日常核算,加强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真实、准确填报相关报表,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
  (三)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完善财务制度。各级单位应按照《预算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用以规范单位财务管理各项工作。二是完善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流程。明确各岗位办理财政业务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相关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收支业务,建立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的权力运行制衡流程机制。三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单位性质、人员设置、业务内容不同,要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四)强化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监督
  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监督检查,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执行。一是加强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工作主要目标就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应对。单位要对所面临的风险进行梳理、分析,找准风险点,并设置关键控制点,将风险的具体责任归到具体的岗位职能部门中,明确各方位的的职责,并提前做好应对方案。二是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成立专门的内部财务会计审计部门,也可以通过建立内部控制监督小组的方式来督促内部控制的正常进行。同时要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给予内部审计部门足够的支持,发挥其应有的监管作用。三是加强审计监督。审计部门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情况、管理运行、会计指标等多个方面财务数据进行检查和分析,查找该单位在预算编制、内控制度、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控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摘 要:自2019年1月1日起,新政府会计制度开始正式实施,对事业单位会计处理标准进行了重新确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事业单位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事业单位内各项财务政策均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而将管理会计应用到实际财务工作中,对于提升事业单位总体的财务管理水平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既带来挑战,又带来有利之处,如对事业单位财务体系进行了完善等,
期刊
2013年以来,面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反复无常、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经济环境,我国整体外贸增速出现放缓,五矿化工行业对外贸易形势更为严峻,行业对外贸易总额自2009年以来
摘 要:现阶段,医疗行业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正处于稳定发展阶段,为医药企业开拓出更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在医药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受到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医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遭遇财务风险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医药企业加快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是当前医药企业向现代化管理制度转型的必要途径。本文基于内控视角,对医药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和防范工作开展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内控视角;医
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高端环节,具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等特点.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
期刊
近年来,济源市高度重视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比2005年增长2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投入4 5亿元,比2005年增长176%;在节能环保、
面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势头向好,进口增速高位回落,发达国家市场依旧低迷,自贸区对出口拉动效应明显,大宗农产品进出口涨跌互现等形势,提高出口竞争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积极拓宽进口业
2013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进出口额达到10124.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其中出口增长10.9%,进口增长12.3%。我国依然是全球机电产品进出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