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信息化现状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更多的不是技术上的,而是管理上的。本文探讨分析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空间,提高教学效率,扩展校园的综合功能,以最终实现教育、管理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整改方案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的重点建设工程,近几年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已有80%的高职院校拥有校园网,开始向数字化校园发展的高职院校约占总数的10%。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探索出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我国高职院校运行效率和办学效益,发展趋势是可喜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不少管理上的漏洞阻碍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科学管理及其研究,有利于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育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一、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已初具规模,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与校园网的建设都已比较健全。据调查,部分高职校的教师办公室联网率已达到90%,学生宿舍联网率已达到60%,教室联网率达到40%,安装有固定投影设备教室的平均比例也达到20%。在师生计算机装备方面,教师每人拥有1台计算机的平均比例已达到35%,2—5人拥有1台的平均比例则达到48%;在学生中,平均2—5人拥有1台计算机的比例为35%,6—10人拥有1台的比例为20%。这些情况说明,被调查高职院校已经基本上具备了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条件,但信息化建设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教育观念的落后使信息化不能快速发展。
  一是部分人对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并缺少相应的组织机构以及配套的政策,使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二是部分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应用还未普及,部分教师已习惯了多年不变的教学模式,不愿意运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改变教育方式。思想观念上的这些问题,在某些程度上制约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信息技术没有纳入到日常教学工作。
  当前,部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式仍然是检索资源、制作演示类课件等,对于“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等方面仍然比较少,缺乏日常工作的实践应用。
  3.校园管理工作方式落后。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人工进行,使管理信息的采集和整理比较困难。
  4.信息技术被过于依赖。
  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神化了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功能和作用,认为只有信息化教学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认识上的偏差使其在教学上热衷于追求教学手段的先进和便捷,而全盘否定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使信息化发展成为一种时髦,夸大了物质技术对人的教化所起的作用,并非实质性地应用,信息化没有真正发挥出它应有的魅力。
  5.在校园网的应用上,仅局限于基本的信息交流和学校管理,忽视了校园网的教学服务功能和学习功能。
  有许多教师和学生对校园网的应用缺乏全员参与的意识,认为:校园网只是用于教学管理和信息交流,他们不是教或学计算机专业的,除能够收E-Mail外,校园网的其它应用和他们无关。他们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方式、方法与模式的挑战,没有意识到校园网的应用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6.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这一问题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少高职院校缺少相应的信息技术人员,有的学校虽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但其业务素质不适应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需要。
  7.忽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高职院校管理、监测工作量化程度普遍较低,在管理和决策活动中,人为判断决定多,以客观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少。
  (2)高职院校主管部门在开展宏观调控、专家评价,以及高职院校制定发展规划或自我评价时,三者之间缺乏可以作为共同依据的规范化的信息资料。
  (3)高职院校信息管理档案不规范。
  (4)有些信息采集标准和编码标准不一致,造成各高职院校、各部门之间数据不能共享与交换。
  二、高职院校信息化整改方案
  1.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高职院校信息化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使用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化、管理科学化、信息资源数字化,以达到教学科研现代化。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以及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更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数字化校园将是今后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必然,实施数字化校园主要有以下好处。
  (1)资源共享
  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资源;实现知识实时更新,并吸收各地最优秀的资源成果,使资源共享。
  (2)实时交流
  网络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讯交流,充分利用其功能,实现方便的实现信息数据传输与互动交流。
  (3)教学现代化
  利用资源,利用网络技术,使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带来的好处,进行互动式教学,降低工作强度。
  (4)管理系统化
  实现学校管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档案管理等电子化管理,实现电子自动化办公,实现信息安全。
  2.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
  (1)提高广大师生信息素养
  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全体人员所具有的信息素养决定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效,决定了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程度。因此,做好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培训工作,已成为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
  (2)建立多元化教育教学模式
  当前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成为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对传统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如远程教育、协作型的互动学习、探究型的自主学习等。
  三、结论与展望
  针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重视校园网络资源的建设,重视对员工的信息化能力培训和指导,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教育融入到其他学科整合之中,让广大师生都参与到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中来,享受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先进教学方法和高效管理,让数字化校园发挥真正的作用,从而使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得到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成新.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2]赵海军.高等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J].天津科技,2005,(12):57-59.
其他文献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就是旅游地理课程。高职院校应该结合理论与实践,突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为社会提供实用性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旅游地理专业的老师应该改
在矿井接替水平地质资料缺失或不全的情况下,该如何布置井下工程巷道,针对这个难题,矿井通过利用井上、下补充取芯钻孔,与前期三维地震物探资料对比分析,查明井田深部煤层赋
老年人很容易罹患脑梗,我今年已经八十有余,却成功地远离了这个病魔。我想,这完全得益于我的自我锻炼。我的方法很简单,但需要持之以恒。简单地说,就是这五个字:抻、挤、按、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逐步更新,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让学生锻炼自主管理的能力。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从学生的各个方面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班集体的团队荣誉感、身体心理的
为了改善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学生的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时间安排、教师教学、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诸多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国家也不断调整有关政策,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与当代高职院校的发展理念不相吻合,也很难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创
个体人格成长都受到环境影响,经历过外部因素的主导期后,人格逐渐形成,内部主导期开始作用,从而产生内外力量的博弈。对于青少年,人格尚未定型之际,学校需成为其发展的主导力
十年“风驰”,十年经典.当初,一句“风驰天下,大运摩托”席卷神州大地,可谓家喻户晓.如今,正值大运十周年之计,大运针对中国本土年轻骑士专门打造的DY150-28风驰三代应运而生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考察电子商务公司时,首次讲话提到了“互联网+”模式.“互联网+”即指将互联网相关成果融合于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当中,它为跨领域的合作共享提供了一个
陈立夫(1900年7月27日-2001年2月8日),浙江省吴兴县(现湖州市)人,名祖燕,号立夫,陈果夫之弟。1923年北洋大学矿科毕业,后获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陈立夫在漫长生涯中,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