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与作文之美滋润每一颗热爱写作的心灵

来源 :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i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7月9日,新作文2018游学夏令营正式启程,来自五湖四海的各位营员齐聚太原,开始了一场与作文有关的旅程。
  新作文游学夏令营,“游”与“学”并重。游中有学,学中有游,既能感受山西的独特文化,又能学习到作文方面最专业的指导,还可以与幕后的编辑面对面交流,这,才是夏令营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参观编辑部+编读交流
  7月9日下午,营员们汇聚在柳巷深处、文瀛湖畔旁静静屹立的新作文杂志社。编辑带大家参观了不同的部门,各个版的编辑、美术编辑给大家讲解了每月一期的杂志是如何从最初的选稿、定稿到美编制作,再到最后定版之后送印刷厂的全部制作过程,让大家了解一本杂志是如何诞生的。
  参观完之后,在杂志社会议室,编辑们与同学做了愉快而亲切的编读交流。杂志社清扬编辑、小娜编辑、葵花籽编辑、寒云编辑都从不同的方面针对投稿发表以及文学写作、阅读等方面和大家做了交流与分享。
  ★开营+现场作文比赛
  7月10日上午,杂志社举办了隆重的夏令营开营仪式。
  此次夏令营,不光是有游与学,同时还伴随着重头戏——现场作文大赛。本次夏令营的营员都是在第十七届放胆作文大赛中获奖的同学,此次齐赴太原,同场竞技,一较高下。现场作文大赛,更考验每个人的写作能力,相形之下也更有含金量。
  比赛开始之前,聂闻主编为同学们做《揭秘竞赛作文》的主题讲座,以期为同学们打开思维,学会应对的技巧,从而更好地完成这次比赛。
  ★游山西景点+学习山西文化
  这次的游学,主题是文化之旅。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游学所选择的几个点,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山西文化。山西省博物院、煤炭博物馆、东湖醋園,以及平遥古城,分别代表了山西历史上绚烂的历史文化在文物方面的丰富呈现,享誉全国的煤炭产业,闻名全国的老陈醋,还有平遥古城所代表的精美的古建筑群以及晋商文化,再现明清繁华盛世。
  山西省博物院馆藏丰富,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7个历史专题和5个艺术专题构成。从历史沿革和不同的艺术领域全方位地展现了山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由此一处地点,便可窥得山西文明的大略。
  山西的储煤量非常丰富。煤炭博物馆有着非常全面的关于煤炭所有的知识以及模拟的煤炭开采的全过程,还有模拟矿井,让大家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井下的情形以及开采的艰辛。了解煤炭是怎样一步步从地下开采到地上,为人类带来光和热。
  山西人爱吃醋,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为四大名醋之首,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东湖醋园是一座文化博物馆,从醋的原料,到怎样一步步“蒸、酵、熏、淋、晒”,最后成为可以食用的醋。还品尝了正宗的山西老陈醋,好多南方来的同学大呼受不了,诞生了许多“狰狞”的表情包。
  平遥古城作为中国两座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之一,声名在外。这里完整地保留了一座明清县城,以及县城里最完备的各种建筑。明清年代,平遥是晋商的主要所在地之一,因此保留着许多晋商文化的遗迹,如票号、镖局等。这些历史遗迹,穿行其间,仿佛梦回明清。穿越回几百年前,感受这里晋商的辉煌与镖局的豪壮,还有普通人家在传统院落里任游客来来往往我自宠辱不惊的气定神闲。
  ★现场点评参赛作品+颁奖仪式
  现场作文大赛颁奖仪式,新作文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刘斌,副总编辑聂闻、张水鱼出席。颁奖仪式前,张水鱼主编做了名为《新作文的“新”和放胆的“胆”》的作文专题讲座。聂闻主编针对决赛作文题做了解题,从不同的角度为大家解析了题目。之后,小学高年级版责任编辑葵花籽、小学版副主编小娜、初中版副主编清扬以及总编刘斌对孩子们的参赛作品逐一进行了现场点评,随后进行了颁奖仪式。
  作文之路悠长,写作之旅深远,新作文游学夏令营,希望带给每一个孩子在人生路上最美好、最深刻的回忆与印记,帮助你们在前行之路上更有力地飞翔。
其他文献
现在流行没事就出来晒晒:晒美食、晒萌娃、晒自拍……今天我就要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话说每个班都有一种人,成绩好到没话说,坐在最后一排还不戴眼镜,样子还貌美如花,而且体育还超级好,大长腿洒脱地一摆,就能把正在喘着粗气与时间赛跑的你落掉一大圈。对于这一类人,我常常鄙夷而又无比嫉妒,而我们班上就有这一个传说中的“牛人”,那就是——贾童舒同学。  风一般的人物  上体育课时,我们通常都会被老师“奖励
期刊
最令人触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地移动,每移动一下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  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天撕下一张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又缩短了一天。  因为时间即生命。  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  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  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
期刊
“童年”大抵是文学家笔下最常见的主题之一,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生活在哪个地方,童年的经历都会成为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记忆。一个人飞得再高,心灵的“线头”依旧在童年!  从前我们学英文的时候,中国自己还没有教科书,用的是一册英国人编了预备给印度人读的同纳氏文法是一路的读本。这读本里,有一篇说中国人读书的故事。插画中画着一位年老背曲拿烟管戴眼镜拖辫子的老先生坐在那里听学生背书,立在这先生前面背书的,也是
期刊
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侠大师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和根据小说拍摄的影视剧,在小编们的童年时代里,留下了深刻的不可替代的印象。不知道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有没有读过呢?武侠世界里的侠骨柔情,铁血丹心,确如一个江湖,本期就为读者们展示小编和作者心中的武侠江湖。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
期刊
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胡适先生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梁启超先生说,二十四史都是帝王将相家史。每一个朝代,历史都是国家非常注意记载的方面,既要写本朝的实录,也要修前朝的历史。司馬光修了一部《资治通鉴》,就是要给皇帝一个历朝历代的参考,引用钱穆先生的一部书名,就叫《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以求对当时的政治有所殷鉴与启发。然而历史都是可信的吗?历史又真的只是表面上看的那样吗?影响王朝更迭的,
期刊
★前言:  在壶口瀑布边上细细观察脚下的石头。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角,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息,这柔和的
期刊
莫言曾说:“讲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好的作品,往往就是好的故事。我和学生一起读他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发表的演讲《讲故事的人》,读时欲罢不能,读后感动不已。  如何写好故事?经过感性的阅读和理性的讨论,我们认为,最好的方式便是“双线相融”。何谓双线相融?即写事时,形、事穿插;说理时,情、理融合。这两条线索(写事与说理),四个要点(形、事、情、理),融会贯通。仅仅就事写事,往往枯燥单调。故事总有跌宕,还需描
期刊
我的家鄉在广州,说到这里的特色美食,我首先想起的便是虾饺。  虾饺,顾名思义就是包着虾的饺子。小时候,放假时我经常到外公家“度假”。外公有喝早茶的习惯,每天一大早,我听着清脆的鸟鸣声,揉着惺忪的睡眼,跟着外公的脚步走过了大街小巷。不知怎的,就“穿越”到了一间茶馆。这是一间很朴素的餐馆,不算大,没有华丽的装饰,也没有漂亮的桌椅,只是在昏黄的灯光下零零散散地摆放着几张桌子。冬天时,往往天还没亮,这里已
期刊
新作文·初中版 2018年7、8期合刊
期刊
★导语  在描摹景物时,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或志趣寄寓其中,这就是托物言志。品读托物言志类散文,我们不仅能从中欣赏到美丽的景物,更能感受到作者发自内心的情思,获得深刻的人生启示。  苔意  华里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你折过巴陵的桃花,吹过龙门的风沙;你攀过昆仑的雪峰,看过浩瀚的彩虹;你观过凌烟阁顶的落日、水云坊畔的歌舞、论剑峰上的积雪、三生树下的月色……世间万千风物,你看过那么多的波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