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的诗 [组诗]

来源 :诗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胡枝子为例


  芒草,葛花,抚子花,女郎花
  兰和朝颜
  还少一位,别急,它在过雁时
  它在相思处,它在两个省之间
  画完春风画秋风
  它已将山野的空篮子装满浅紫和深紫
  抑扬顿挫,它已将整个梦境
  诵出体外,连空气中都飘着韵脚
  繁星满天,汹涌成海
  在塞北的风沙口,开出冬天以外的神话
  它是 ,是秋日七草中一粒饱满的词
  是你们再熟悉不过的,胡枝子

千佛山日记


  山门宽阔一如想象
  你迈进的步子流畅一如回家
  穿过人群与一颗颗虔诚的朝拜之心
  你看见一大朵金色的莲花
  安静地盛开在时间里
  向彼此迈进一步
  发着光的路面通往向上的台阶
  你经过晨钟与暮鼓
  经过岁月的回声
  一步一步,展开折叠的自己
  更好的遇见在高处
  坚硬的石头,优美的线条
  摩崖造像从石头内部开始生动
  微笑与宁静,端庄与祥和,美与满
  像与佛,交相辉映
  这一天你第一次见到日晕奇观
  七种光线环布,七种惊异加深惊喜
  你内心的羊群忘记雀跃
  什么也没说,你径直走向那棵古树
  在高高的枝头系上红绸带
  添加对亲朋的祝福
  那盈满枝头的记忆,至今光彩照人

对《新千里江山图》的局部描述


  庚子年七月
  3322厘米的手绘画卷
  如一封长信,从京城发出
  经由七里海湿地、张北草原、塞罕坝林海
  强光一般,进入我的眼睛
  近乡情怯,有那么一会儿
  我几乎偏离了读信人的位置
  失去记忆一般分不出平声与仄声
  而后才追回自己,加重读音
  读出:彰武沙漠绿化
  像似刚刚画上去的
  我的绿油油、鲜亮亮的故乡
  在光与光的交换中
  在一经张开翅膀就无法合上的感官世界
  散发出林草叠加的气息和沉醉之美
  一匹奔驰在原野上的骏马拉开全景图
  它扬蹄时掀起的春风,着了色一般
  再一次,加深天空与心空的蔚蓝

途经名叫八棵树的村庄


  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
  总共,不止八棵
  与风沙衔接的回忆难以成为过往
  由远及近的背影总是层出不穷
  我们在纵横交错的细节中
  踱步,千丝万缕
  致意,向逆风而行的去者
  穿透胸膛的冷,落在肩上的霜雪
  连着黎明与黑夜的剪影
  从深到更深,创造出天空的高度
  仰望每一种屹立
  不经过运笔,不经过托物言志
  我们直接由过客转换为赶路人
  从八棵树出发
  去完成那些未完成的

记五种植物


  那鹅黄轻吐,势如飞雀的
  叫作小叶锦鸡儿
  是他们迎着铺天盖地的沙
  在风速达5米/秒的春天发现的
  那枝条丛生,叶如披针的
  叫作小黄柳
  是他们顶着烈日,56度高温,徒步
  在几十里外的大漠深处发现的
  那根须深长,绿茎直立的
  叫作差巴嘎蒿
  是他们背着干粮和咸菜,日夜兼程
  在沙丘的腹部发现的
  那青枝碧叶,花冠红紫的
  叫作胡枝子
  是他们于寒露与霜降之间,跋涉
  在沙丘高冈躲雨时发现的
  那花期漫长,荚果压枝的
  叫作紫穗槐
  是他们放下肩上的行李,租住村民土房
  在滴水成冰的丘陵脚下发现的
  这些——第一代固沙人发现并亲手栽下的
  不怕风欺,不怕沙压,不怕霜打,不怕雪埋
  的绿色植物
  是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有功之臣

凝望一张照片


  我望向它时
  他正沉浸于远方
  目光围绕着每一座山
  山上的,每一棵树
  他的身旁
  是跟随他多年的老伙计
  像似久经沙场的老兵——
  那匹枣红马,眉宇間流露着
  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让人联想到一场与众不同的战斗
  即将打响,或者刚刚结束
  而那条被磨得锃亮发光的缰绳
  见证了更为准确的说法
  这一切,从未停止
  它将过去与现在连在一起
  将呼啸的山风与多层次的绿连在一起
  将数十载巡山之旅和一个人的孤独连在一起
  是这样的,570公顷
  完整的孤独

雪夜,听不见的马蹄声


  那一晚
  月亮与星星都是隐士
  北风比黄昏时吹得更猛
  雪,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路,越走越长
  他感觉自己回到了原地
  于是掉转马头,向另一个方向走
  转头,一弯,又一弯
  他,把以上的轨迹又重复了一次
  一次次出发
  一次次被记忆拦截
  满地的马蹄印儿将他包围
  他尝试着将凌乱的影子重新排序
  而雪光下的一切都失去了特征
  白的道路,白的脚印,白的时间
  陷入了空白处的他
  已完整地迷失在
  曾经闭着眼睛都能走回来的路上
  到处都是雪
  满地都像是道路
  却没有一条通向灯火
  没有一条能让他将自己带出黑夜
  冷在一层层加深
  回家,是此刻的梦
  他渴望烧一炉旺火,温一壶老酒
  但在这寒冷的风雪中
  他必须与瞌睡保持足够的距离
  冷战一个接一个
  他马不停蹄,马不停蹄,马不停蹄……
  从黄昏到午夜,从凌晨到拂晓
  在雪夜中跋涉了整整八个小时的他
  终于走到黑夜与黎明的交界处
  这,是一场意外
  是护林员李东魁大半辈子巡山历程中
  唯一的一次
其他文献
红河县  云朵上的红河县  背上背着玉溪  怀里抱着普洱  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县城  是红河谷的古堡  由于年代久远  南腔北调的居民  早就被云南边疆的口音  婚配成比南方丝绸还柔软的红河方言  抽红河烟的山寨  身穿绿色阳光的棕榈树  用指间上的秧苗  在哈尼梯田的琴键上  奏响丰收的天籁  红河县是红河州这个漂亮妈妈  亲生的任性女儿  因为随母姓  甲寅的长街宴  就是舌尖上的红河州  阿扎
期刊
高原蓝  一朵朵野花擎起的高原蓝  白云遨游其间,幻变成小男孩的形态  一个小精灵,小淘气,小天使  他蹲守在所有寺庙、粮仓和藏家民居上空  你停下尘埃中的脚步  仰望着,凝视着——  你的心渐渐融入童年的灵魂之蓝中墨石公园  大自然竟也有胸中块垒,  袒裎在这八美之地。  造化的泼墨已然凝固,  沧海的万顷波涛也化为碣石。  亿万斯年的挤压、磕碰、冲刷和切割,  才造就这峥嵘峻峭  参差嵯峨的风
期刊
摘要:声乐艺术是一门独具风格的表演艺术形式,其表演的目的就是将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通过独特的演唱技巧传达给观众,让听众受到艺术感染,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声乐艺术中情感表达与舞台表演艺术的结合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声乐艺术特点,分析声乐情感表达与舞台表演艺术相结合的要点,并探究相关策略,即调整表演心态,合理把控情感;呈现舞台形体,体现艺术美感;注重声乐演唱技巧,升华艺术情感。  关键词:声
女人们  风大  女人们在原野上奔跑  采摘野葱、鱼腥草、水芹菜  蒲公英、车前草……  她们被赋予神一样的名字  一个人拥有一条河流  她们穿着宽大的灰布裙子  每一条裙子里深藏了一个婴儿  正如每一个子宫里  安卧着一个秘密  她们不是你看到的那样  风大  女人们在奔跑  或许风更大的时候  她们会消失  隐遁于荒野谷雨时节  清明断雪  谷雨断霜  鸿雁断翅  浮萍断了沉湎的念头  一个人
期刊
春 頌  楼下那块旷地  草长得多茂啊  花朵也有了自己的颜色  此时应该有苜宿、青蒿和荠菜  那些我叫不出名的红花、白花和粉花  我多希望  樱花在风中摇曳  丰满人间  那些花花草草似有共通的言语  又何须惊诧呢  大自然本是我的母体  孕育其中  不过是千万年来一次矛盾的进化相对论  窗前的那群鸟  多么不羁呀,至少它们有勇气  将清晨啄醒  至少它们学会了用自己的翅膀  择这良木而栖  而
期刊
大片丁香像一个星系  立夏,手机显示室外13摄氏度  而北纬42度,迟缓的节令  并没有让我们错过什么  大片丁香像一个星系  又远又低地轰鸣  它们总是用追魂之爱  告诉所有人冬天一直跟着我们  一直用寒战般的香雾拥抱  用冷焰烧结的晶体发光  一直叫我们用感激之情  珍爱夏天的温度计  珍爱我们年复一年  在不同的季候间折返  惊惧而又欢欣地奔跑劳动的权利  “五一”节早晨,我忽然察觉  劳动
期刊
馈 赠  山路细瘦,汽车左右腾挪、侧身  从容让过群山  山脚下,羊群兀自低头,它们  让过身后的荒芜之地  啃食草露如饮甘霖  秋天了,上苍的馈赠尤其丰厚  枝头上,野果经霜初红  它们慷慨地为鸟群,让出肉身  灯火为人间让出黑夜  天地阔大,祖辈们让出的屋隅指向  群星寥落萤火虫  萤火虫点身体的灯,赶尘世的路  对于人间的追光者,有时也不吝施予  我见过成群的萤火虫  提着微弱的光,在星空中
期刊
多么美  刚刚出嫁而留下空巢的鸟窝多么美  它站得最高  从不疲倦  它随风摇摆,有惊无险的美  让一只喜鹊不再担心  那棵牵牛花多么美  它刚刚找到了依靠  它的美是轻松的,放心的,尽情的  一百匹马再加一百头牛  也不能动摇我家乡的美  我在其中生活了半百时光确 定  我确定一到下午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阳光从窗子进来  昨夜那一团凝雾迅即飘散  生活中的一团乱麻  有时需要  我们父子三人共同
期刊
腊月的一个夜晚  腊月的一个夜晚  我对一句戏言耿耿于怀  我思索了一夜,翻看着书  书里凹凸不平的文字  像一颗颗石子硌疼了我  疼,让我短暂清醒  “万物同源”,我怎么从失去的时间里  重新审视记忆带给我的爱  間或,怎么溯源生命  在我的脚下留下真相  填补我对爱的清贫黄昏以后  人一旦在黄昏的夕阳下  就容易想到自己的归宿  想到了灵魂安息之所  人一旦在梧桐树下久了,就  喜欢带走落叶,
期刊
致水杉  铁锈红,血红,腥红  从冬天裸泳后的湖水里站立  顶着尖锐的光芒一直往上  它们深深刺痛着周围。抽去骨头的姿态  打翻色彩的怯懦,在水杉的面前  纤毫毕现  风的勒痕消弭无形,天空更加高邈  吐净心中纠缠的尘世  水杉的身子越来越轻  越负势竞上  那受着火刑的标志越巨大醒目  逐渐接近真理的高度  人间在它脚下匍匐四月麦田  橙色的火焰高举之前,一只  有力的臂膀,隐身在风的低呓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