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探井成功率的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d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油气勘探是涵盖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更是一项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目标,运用地震、钻井、测井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系统工程。从事勘探工作的人员必须勤思考、多探索,具有科学、勤奋、务实的工作态度,大胆应用新技术、新理论,勇于创新,用知识分析现象和问题,用技术降低投资风险。从不断加深对地质类型的认识,石油勘测技术的选择。本文结合石油地质知识、油气勘探技术、油气勘探方法等综合知识,经过系统的论证和分析,找到提高探井成功率的方法。
  【关键词】地质类型 勘测技术 风险 探井
  石油作为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化石能源,其重要性不严而喻。油气地质勘探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这一珍贵的能源宝藏。然而,勘探高风险和高投入是石油企业面临的巨大难题。随着大型油田的发现难度越来越大,勘探投入和风险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探井成功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 探井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探井成功率受到地质类型、探测方法和标准选择、石油形成和分布規律认识、石油自身的特性等多种因素影响。
  1.1 地质类型分析
  生油岩、储集层和盖层简称“生、储、盖”组合,是石油存在的最基本条件。
  盖层及生储盖组合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使其中的油气免于向上扩散的致密岩层。盖层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油气在储集层中的聚集和保存。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在空间的接触关系称为生储盖组合,理想的组合关系是生油层在下,储集层居中,盖层在上,且厚度适中。
  1.2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油气藏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油气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能否有丰富的、足够数量的油气聚集,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并且被保存下来,主要决定于是否具备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等六个条件。
  1.3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过程认识
  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内的任何移动,都称为油气运移。油气运移可以导致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形成油气藏;同样,也正是油气运移导致石油和天然气的分散,已形成的油气藏被破坏,是集中还是分散,是形成还是破坏,决定于周围的地质环境。
  1.4 石油自身的性质
  粘度是石油很重要的物理特性,它直接影响石油流入井中及在输油管线中的流动速度。
  2 勘探技术运用合理性
  2.1 地震勘探技术应用原理和过程分析
  现代油气勘探技术包括勘探工程技术、非地震地质调查技术、地震勘探技术、钻井及井筒技术、实验室测试分析技术等。地质评价技术包括盆地分析模拟技术、油气系统评价技术、圈闭描述评价技术、油藏描述预测技术等。
  (1)野外资料采集
  (2)探井部署和井筒技术
  ①探井部署搞清盆地内各种物质情况和地质规律,落实油气圈闭。但发现的圈闭是否有油气、油气储存的规模有多大,油气藏的性质和分布状况如何等一系列问题,都必须部署探井钻探验证。
  ②录井技术探井钻探过程中了解地下岩性和含油气性应用最普遍和最直接的一种技术。
  ③测井技术判断地下储集层及其物性,含油气水性、地层中缝洞、孔隙分布、岩石类型、地层倾角变化等规律的一种较为准确技术手段。
  稠油油层电性特征明显,易于识别
  ④测试试油技术求取地层产能和储层参数的一种技术,最终确定油气的产量高低和变化情况。
  ⑤酸化压裂改造技术是针对储层物性相对较差的产层或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层污染现象而影响到油气产量提高的井,进行的一种人工方法改变其渗流能力。 3提高探井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石油、天然气勘探,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也是高新技术密集的行业。油气勘探的过程,是各种勘探技术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各种勘探资料综合研究分析的过程。涵盖盆地评价、盆地优选、生、储、盖组合及演化远景资源评价有利区带预测、区带评价油气成藏特征可探明资源评价区带经济与风险有利圈闭带预测勘探决策与部署、圈闭评价圈闭识别潜在资源量(预测储量)圈闭经济、风险评价,圈闭优选钻后单井评价、油气藏评价油气藏描述预测储量、控制储量、探明储量经济评价开发方案设计。
  (1)做好资料收集和准备,利用前人所做过的工作和成果,收集勘探区已有的区域构造、岩性分布、重力、磁力、地震、地质井等资料,对盆地的基本地质情况做初步的分析、研究。
  (2)重视野外地质调查,调查盆地周缘露头、调查地质构造、寻找油气圈闭、调查油气苗分布情况、采集样品、采集地层的各类岩石样品、暗色泥岩的生油指标分析和古生物分析、碎屑岩做孔隙度,渗透率,岩石结构分析;火成岩、变质岩:做成份分析和绝对年龄分析,确定地层时代。
  (3)野外地质调查在上述工作完成的基础上,编写出调查报告,指出有利的勘探区,提出初步的勘探思路和早期评价勘探部署意见。
  (4)地震勘探测线部署,在油气勘探中,应用地震勘探技术是查明盆地构造范围、构造特征、地层发育特征的重要技术,也是寻找构造和油气圈闭最普遍、最有效的一种手段。
  (5)参数井部署,根据盆地勘探初期二维地震资料并结合各种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初步认识盆地的基本构造格局,选择主要的凹陷部署一口探井(可兼探二级构造带),了解生储盖及其组合关系,最主要的钻探目的是了解盆地是否有生油条件,进而评价是否值得继续勘探。
  (6)构造预探和油气藏评价勘探,在参数井定凹确定资源前景的基础上,选择有利的二级构造带和局部构造圈闭钻探,争取工业油气流的发现。在预探见油的情况下,对构造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搞清含油构造的整体面貌,部署评价井进行详探,开展精细的油藏描述,计算控制和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7)深入开展石油地质综合研究评价,加强地下勘探对象的认识程度。
  参考文献
  [1] 郭峰,陈世悦,王德海,胡光明,纪友亮,任国选.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嫩江组沉积特征[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01)
  [2] 吴因业,张天舒,张志杰,崔化娟. 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J]. 古地理学报,2010(01)
  [3] 丘东洲,谢渊,李晓清,黄福喜. 亚洲特提斯域岩相古地理与油气聚集地质特征[J]. 海相油气地质,2009(02)
  [4] 德勒达尔,张有平,帕尔哈提,王安生.莫索湾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储集层沉积及成岩作用特征[J].新疆地质,2003(03)
其他文献
不少从小学升到初中的学生解题时习惯用算术法,方程法解题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弱,较难适应中学的数学学习.
在一块肥力较低的土壤中,开展辣椒施用光合菌剂的大田实验,研究光合菌剂对辣椒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肥力水平是影响辣椒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施用光合菌
探究性学习是强调学生自愿进行问题探究的更高一层次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来保证自身知识的充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科学合理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这一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多媒体教学一直是教学中一个比较常见的教学手段,随着计算机网络实际应用的不断拓展,一些传统电教教学与新式多媒体教学产生冲突,如何化解这些冲突点,既是多媒体教学任课老师应该
摘 要:国家发展、民族进步需要核心价值观支撑。当前,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思想的重要媒介。在互联网大潮的推动下,“互联网+”成为加强我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党建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平台。近年来,喀什市党校顺应网络时代发展的新潮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互联网+”新模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理论讲解、主题宣讲、典型宣传、成就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
通过对河北省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测试,阐述目前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充分了解河北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质状况。 Through the test of student
期刊
本文以素描技法为线索,通过对素描的教学经验上的分析,和对素描应掌握的视觉规律上探索,力图证明素描的学校教学,必须使用模式教学法,它能在学校教学中起到巨大作用。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