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演变对中华文明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来源 :古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ang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自然环境演变研究和中华文明演变研究的大量科学积累显示 ,中国的地理环境及其演变与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之间存在着多样而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出以下认识 :(1)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结构” ,其连续性得益于与巨大的生存空间相联系的多样的环境类型与环境演变的区域差异。 (2 )尽管并非所有的暖期中华文明都繁盛 ,但中华文明繁盛的时期往往是各种时间尺度上的暖期。 (3)环境极端恶化事件对中华文明产生严重冲击 ,同时也促使文明发生重大变革 ,中华民族在对不利环境影响的适应过程中不断开拓创造、不断积累经验 ,从而促进社会的更大进步。进一步开展有关环境演变对中华文明影响的过程与机制研究 ,应以重大环境演变事件的识别为基础 ,以环境变化引起的资源变化为切入点 ,通过文明发展对环境演变影响的适应研究来深化对文明内涵的理解
其他文献
本研究是我国首个大规模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调查研究,旨在用实证数据检验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思辨能力低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的假设。参加本研究的2189名学生来自全国11所高校1
为有效控制氨法制取纳米氧化锌的粒径,在蒸氨前将浸出原液用一定量的纯净水稀释,可增加初期沉淀生成的晶核数,使沉淀粒径更加均匀和细化,同时发现蒸氨残液不可以作为浸出原液
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管内瓦斯爆炸过程中爆炸波结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管内瓦斯爆炸过程中所产生的爆炸波有两个峰值,第一峰值为爆炸波压力,第二峰值压力为火焰到达后
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从词汇语法特征考察了CNN有关3·14西藏事件新闻标题和事件报道中的蕴涵意义,旨在揭示其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和话语霸权,并通过转述语的分析指出CNN关于西
商品包装目前存在着两种不良表现形式:在月饼包装中普遍存在的过度包装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带来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也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我国出口商品普遍
阐述了汽车节能的主要途径;通过对缸内直喷与稀薄燃烧技术等现代发动机节能技术的介绍与分析,结合国内研究现状,指出我国汽车节能技术发展的方向。
苯并噁嗪是由酚类化合物、甲醛和伯胺类化合物通过缩合反应得到的一类新型的热固性树脂,具有很强的分子设计性。围绕苯并噁嗪树脂的缺点而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官能度和双
本研究探索在我国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下小组互动策略培训对提高小组互动质量的有效性。以非英语专业大一两个班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在为期10周的实验期间两班学生参与了相同的小
与互联网共生的网络语言,是引起了社会各界包括语言学界重视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文章归纳网络语言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网络语言对汉语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俄国文学批评家巴赫金创立了复调小说理论。他认为,复调小说具有独立性、对话性和未终结性。本文根据这一理论对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的复调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小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