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球化学探矿四个问题的思考

来源 :今日湖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113106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地化探矿几个问题的分析
  1、矿床区分和矿化异常,是多年来地球化学探矿工作的首要问题,使用当前世界上各种先进的地球化学测量办法可将金属矿床划归为一种地球化学异常。而寻找金属矿床问题,也就可以归结为寻找这种地球化学异常。用各种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可以查明各种地球化学异常。但所发现的异常数却要超过工业矿床数的许多倍,并且由于矿床产出的地质条件和景观地球化学条件的不同,往往会出现小矿异常大或大矿异常小的情况。在个别情况下,那种小(弱)异常还可能被天然的和技术上的干扰所掩盖。这就要求查明由一定规模和产出条件的矿床,在地球化学场中所产生的异常,并从发现的大量异常中,划分出那些与工业矿床有关的少量异常来。这就是地球化学异常评价问题。
  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内容是:(1)定性,即确定异常性质,鉴别矿体异常与非矿异常。非矿异常中,主要是矿化异常,也就是达不到工业要求的矿化所引起的异常。(2)定位,即判断异常与矿体在空间上的关系。(3)定量,即估计矿体的埋深、规模、产状、形态、矿石组分、成因类型等。这三条中,第一条是异常评价的根本问题,对它有两种认识:一种观点是,认为化探能够区分矿体与矿化异常。理由是,元素集中到一定程度才成为矿体,元素组合和含量的变化与矿化应有本质的差异。据称,苏联就解决了异常评价中的这一关键问题。其准则是:a.矿化晕中组分比矿体简单,且异常孤立零散,没有中心,分带不明显。b.组合(累加或累乘)晕指数值的变化曲线在横交矿化走向方向上,不能形成明显的最大值。c.在相似地质条件下,矿化异常规模小。此外,结合构造、岩性、蚀变情况和其他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矿体与矿化异常。地球化学障的研究,也可能有助于这种鉴别工作。另一种观点是,元素集中到什么程度就算是矿体,是根据当前采、选、冶的技术水平由人们确定的,今天属于矿化的,将来也可能算做矿体,即认为矿化与矿体没有本质差异,两者的异常不能区分。例如,斑岩铜矿床,平均Cu含量达0.2的矿化斑岩体,与含铜矿床的斑岩体0.4,根据地球化学资料基本上无法区别开来。如在理论上区分矿体与矿化异常是不可能的,而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却硬要区分,那是徒劳。但如能区分,而人们不想法区分,那便是保守,因此这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2、地球化学异常模型与实际运用。探寻地球化学异常通过模型设定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国内外通过编写例案,建立了一系列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型,这种模型是矿床成因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矿的客观表现。它是从大量实际资料中抽取出来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共同特点,概括地表达了元素或化合物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金属矿床上,在周围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性。它表达了:(1)地球化学异常的几何形态(异常的几何形态,大体上与矿体或矿化带的形态相一致),直观地反映了形成矿体或矿化带或晕的控制因素。(2)组分及其分带性,即对于各种类型矿床原生晕,晕中组分与矿石组分完全一致,并具有明显的垂直和水平的分带性,客观地反映了矿石的成分及矿物的空间分布规律。(3)元素浓度分带特征,即晕中元素浓度随着远离矿体、矿床、矿田乃至矿带,一般呈现逐渐降低的规律,它反映了元素含量梯度的变化,可用来判断矿化中心,以及鉴别富矿化与分散矿化。
  二、对地球化学探矿工作中几个技术补充说明
  1、层控矿床在地层剖面上的岩性特点是:下部通常是一套碎屑岩,上部是碳酸盐岩石,工业矿体一般存在碳酸岩石的中下部。下部碎屑岩(特别是细碎屑岩)具隔水性,上部碳酸岩石是含水岩层,两套含水性不同的接触带有利于地下水活动,为成矿作用提供水源。
  2、层控矿床成矿物质来自矿源层,矿源层中可能初步富集了某种成矿元素,但更主要的是分散于矿源层中的物质能否被“解放”出来转入溶液。正如“两次成矿说”所指出的:“物质的玻璃状态(火山玻璃)成混合物状态(如碎屑沉积),各组份之间没有化学平衡关系。这些岩石在扭应力和热力驱动下,容易晶化,在结晶过程中,不易进入晶格的某些金属元素则转入溶液形成矿液,所以在许多情况下,碎屑岩和火山岩通常是层控矿床的矿源层,为成矿作用的来源。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其他文献
新任总理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工作报告的改革诚意体现在语言上。  使用公众乐见的白话语言,不再让大众对着长文猜谜。如在今年的重点工作中,“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提及食品安全时,用到如下词句,“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政府的自
期刊
克隆技术出现之后,不少国家的科学家纷纷应用来克隆大、中、小各种各样的动物,我国甚至于成批克隆出小牛.在克隆技术发展的现阶段,一些科学家,例如意大利的安蒂诺里,美国的扎
蜂蜜蒸梨梨1个,蜂蜜50克。把梨挖去核,将蜂蜜填入,加热蒸熟;每日早晚各吃1个,连吃数日,可生津润燥,止咳化痰。冰糖炖梨梨1个,冰糖3克。梨削皮、洗净后挖核,中间放入冰糖,连同
农村能源生态是指农村地区运用生态学理念,因地制宜开发利用薪柴、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制沼气或直接燃烧)、小水电、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
期刊
雷电对人体的伤害方式,归纳起来有四种:直接雷击、接触电压、旁侧闪击和跨步电压.rn直接雷击在雷电现象发生时,闪电直接袭击人体.因为人体是很好的导体,高达几万到十几万安培
错过,成就的是美丽,是蜕变,这是我对我们之间的错过的领悟。我觉得,我们的错过其实是缺憾美,或许它留下的并不只有遗憾。辞夏,你觉得呢?站在你学校门口,看着从校门里涌出的一
7月18日,中共中央台办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中共中央台办主任、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张志军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中央第19督导组组长刘京、副
3月13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首次两会落下帷幕。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举行的这次两会,改革毫无疑问是主旋律,也是世界关注的焦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中国巨轮借新一轮改革东风扬帆起航的这个春天里,透过两会,世界看到了中国对于改革难题的清醒认识,看到了中国落实改革蓝图、创新求变的坚定信心、务实态度和切实举措,也看到了中国改革对于世界的积极意义。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  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