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海拔短肋羽藓叶绿素含量与光合效率研究

来源 :亚热带植物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n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云南高黎贡山百花岭不同海拔梯度(1500~3100 m)的短肋羽藓(Thuidium kanedae)为材料,通过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和实际光合量子产量,研究其光合特性随海拔梯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短肋羽藓的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与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之间都呈负相关关系。随着海拔升高,其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及叶绿素b含量都呈先升高而后下降的"单峰"分布模式,但随着海拔进一步升高,叶绿素总含量及叶绿素a含量变化不明显,而叶绿素b含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叶绿素a/b比值
其他文献
客观评价城市周边乡村多功能特征,是分类制定精细化转型策略的关键之一。依据乡村振兴目标构建乡村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和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为案例,分别计算镇域尺度的生态保障(E)、农业生产(A)、经济发展(D)、休闲文化(C)、生活保障(L)5项乡村功能值,分析两个案例区不同乡村功能发展特征及其原因。从乡村功能优化的角度,结合乡村发展权保障、生态资源激活、城乡融合发展等政策与实践讨
期刊
基于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的视角,以深圳市平山村流动摊贩为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活动日志调查等质性研究方法,解读流动摊贩面对空间管治政策的生存韧性和社会空间建构。研究发现:在政府对非正规经济和非正规空间的双重限制与规训下,流动摊贩对就业与社会生活空间两方面都采取了反规训战术,就业空间的实践中不仅包括嵌入、伺机而动的抵制战术,还包括协商与印象管理;社会生活空间的实践中构建了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社
期刊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迈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正沿着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以磅礴之势,壮丽雄姿,创造着辉煌业绩。我国的城市现代化,不仅仅依靠经济实力、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同时体现了城市的生态化、特色化、人性化建设。
期刊
我国乡村振兴已由脱贫攻坚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当前国内对于乡村空间与土地综合整治的关联性研究关注较少,新一轮国土空间"双评价"研究并不适用于乡村发展,迫切需要探索通过整合土地资源以优化乡村全域空间的新方法。以广东云浮市镇安镇西安村"双试点"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地理分析技术对其空间格局进行问题诊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潜力评估为方法过程——以空间优
期刊
运河遗产空间蕴含丰富景观资源,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感知形成基于景观的地方意象,其中,声音景观作为感知地方与空间的关键路径,对于遗产保护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索了运河遗产空间内感知主体对于声音景观的感知、偏好和行为,研究发现:(1)从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和功能结构来看,位于不同街区位置的空间类型与声音景观的感知和偏好直接相关,
期刊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型传统村落风貌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预防性保护理念的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潮州市狮峰村为例,结合乡村低成本、低技术门槛的需求,从基于地理和文化特征的风险识别,到村落整体风貌和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与日常维护,探索一套适用于传统村落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方案。
期刊
"十三五"期间,全国各个城市竞相开展了历史建筑普查工作。通过以无锡市为例,分析了历史建筑大普查的缘起和背景,介绍了无锡从全域初查到三批详查再到公示公布的历程,剖析了历史建筑普查的工作机制与技术路线,提出了三点反思。试图厘清历史建筑与其他点状遗产的关系,明确其在遗产保护中的地位;探讨产权对历史建筑普查与公布的影响;提出预保护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大型城市"职住分离"程度持续增大,深圳市作为一线城市,人口规模大,经济发展迅速,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住分离"状况,产生了通勤过剩现象。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深圳市多源全样本人口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深圳市过剩通勤指标,分析深圳市过剩通勤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过剩通勤处于较高水平,但整体通勤消耗率中等,城市过剩通勤存在空间分异情况。
期刊
从李灿辉先生的密度地图集研究路径出发,概述了其背景、内涵和由来,重点对研究对象、密度测量方法、指标组合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密度地图集在当今城市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正在推进的城市存量规划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决策参考。
期刊
利用Keyhole卫星和Landsat卫星数据,在影像融合和协同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地利用分布分类方法,并基于1980年的Keyhole卫星和Landsat影像融合数据、2000年的Spot遥感影像及2019年的高分卫星遥感数据,提取大同市主城区建设用地信息,分析其时空扩张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9年,研究区的建设用地增加了67.07 km~2,扩张速度为1.92 km~2·a~(-1),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