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课堂上的那些“秀”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c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秀”,乃英文show的音译,“展示”的意思。穿了漂亮的衣服,秀一下;做了个美丽的发型,秀一下。“秀”,展现的是美好的情愫,张扬的是不羁的个性。然而,当“秀”与“作”结合成为“作秀”时,炒作、虚伪、表演的意味浓郁起来。
  秀场NO.1——“读了课题,你想问点什么?”
  上课伊始,读完课题,常有老师会这样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问些什么问题?”
  以《司马迁发奋写<史记>》为例,学生们会问:“司马迁是谁呀?”“司马迁为什么要发奋写《史记》呢?”“司马迁是怎样写《史记》的呢?”“《史记》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看起来,学生此起彼伏,问得不亦乐乎,似乎个个都投入了积极的思考,都动起来了。真的如此吗?根据课题对学生提问,目的主要有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核心问题,为讲读课文做准备;热热身,打开一下尴尬的局面,活跃一下课堂气氛。那么,这些目标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实现了吗?
  我们逐条来分析一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目标的达成其实有一个隐含的前提,那就是孩子必须从未接触过文章内容。初见课题,然后大家七嘴八舌地猜测一番,的确可以引发阅读正文的兴趣。可实际上,孩子们对将要学的课文已经比较熟悉了,这时来问些问题,意义何在?我们细细研究一下孩子们的提问,基本上都是“XX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一类的套话。说穿了,孩子们都形成条件反射了,哪有什么问题啊?书里不都有嘛!但既然老师要问,咱就配合一下呗!就这么回事呗!你说,这样的“激发兴趣”从何谈起?
  “建构核心问题”,正如上文所说,孩子们的提问都有了一定的模式,“核心问题”的建构最终也只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罢了。
  “热热身,活跃一下课堂的气氛”,这一目标的实现,差强人意。七嘴八舌的一通发言,多少调节了气氛,培养了孩子们一点点上课的感觉。但是,活跃气氛的方式如此丰富多彩,何必非要来质疑课题?很多的教学环节,因为大家都这么做,一切似乎就理所当然。你来我往,热热闹闹的背后,暴露出我们老师思维的惰性和盲目的从众。
  这样的作秀,你意识到了吗?
  秀场NO.2——“荷花真美啊!”
  这节课学的是叶圣陶先生的《荷花》。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美,尤其对荷花池中各种形态的荷花极尽描摹之能事,栩栩如生,令人顿起身临其境之感。
  这个自然段历来是老师们精心讲读的自然段。为了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荷花之美,精美的视频是必备的。老师精心制作的课件上,荷花的图片绝对是美不胜收的,这一点我绝对相信。可是,由于投影的效果不好,出现在幕上的图片颜色暗淡,图像也很不清晰,看上去就像蒙着一层纱。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他得顺着原先的教学预想走啊,于是,他说:“同学们,荷花美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美!”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难道是我的眼睛出了问题?这样的画面也称得上美?是谁让我们的孩子习惯了说假话,而且讲得这样的坦然?根源在哪里?根源在老师!因为我们的老师希望他们这样说,只有这样说,才能让课顺利地进行下去。时间久了,孩子们也就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了。你看,孩子们和老师配合得多默契哪!
  我的心渐渐沉重起来,孩子就是老师的镜子。从这面镜子,我们看到了怎样的自己啊!
  如此的“秀”,我笑不出来。
  秀场NO.3——“大家都读懂了,我们接着看……”
  《最后的麦穗》是一篇富含哲理的文章,苏格拉底告诫弟子的那段话,蕴含着无尽的哲思,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即便隐约感觉到了,想要用语言有条理地阐述出来,也是挺不容易的。
  在学习了弟子们摘麦穗的段落后,老师让孩子们细读苏格拉底的话,思索苏格拉底的话中,“麦穗”出现了好几次,分别指的是什么?苏格拉底的话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1分钟之后,老师请人回答。举手者寥寥。毕竟,这个问题太有难度了。
  老师喊了一位。哇,这个同学绝对优秀,侃侃而谈,条分缕析,有理有据。作为老师,旁观的我也感到由衷地佩服,实在是好啊!讲课的老师满脸红光,有这样的学生,谁不开心?公开课上多么需要这样的好苗子来撑撑场面啊!教学出乎意料的顺畅,谁不喜欢?
  老师接着说:“好,看来大家都读懂了。我们接着看……”
  天哪,不可否认,刚才那个学生回答得的确精彩,可是,他懂了就能代表大家都读懂了吗?短短一分钟的思考时间,又有多少学生能考虑得很深入呢?如果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能够真正地进入到课文中去,老师又凭什么断定大家都读懂了呢?这样的教学环节是不是也成了一场秀呢?好学生的表演秀,老师的教学演出秀,而绝大多数的孩子,成了观众,被摒弃在课堂之外。
  其实,除了上述的这些“秀”,课堂中我们还不时可以听到这样的语言:“同学们,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吧!”“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一学!”看似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学生,细细考虑一下,又有多少方式可以选择呢?
  其实,所有的“秀”,归根结底,反映出的都是儿童本位的缺失。在课堂中,儿童的主体地位是失落的,他们成了老师顺利完成教学环节的辅助工具。当老师们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想得更多的还是自己教学目标的达成时,那么,“秀”就会成为一种课堂的常态。
  让我们引此为戒吧!
  (潘海燕,镇江市丹徒区辛丰中心小学,212141)
其他文献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对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与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互联网+职业教育”成为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客观需求与必然趋势。基于此,文章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体系的建构者、教育资源的开发者,这就意味着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每一位师生对给定的内容都可以有自身的解读,都应该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新课程已经不只是包括大纲、计划、课本在内的“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能够被师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  因此,教师应该真正践行新课程的“人本”理念,灵活运用教材,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摘 要:初中物理实验课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是落实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基本前提。文章试图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以“小实验员”为主导的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文章先分析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存在的问题,再提出利用“小实验员”来主导实验课堂的开展,最后对如何开展以“小实验员”为主导的小组合作探究给出了具体的步骤。文章重在理论论述和结合实践教学现象的研究,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去整体把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最重要的一环,是师生互动最直接有效的体现,有效的提问,不仅有助于维护课堂纪律,而且也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教师所设计的课堂问题
初中劳技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如此是与时代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也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不过当前我国很多初中教师对劳技教育的认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方法:用螺旋CT对脑梗死病人进行扫描,采用早期及日后复查的方法作出脑梗死的诊断.结果:在24小时内仅3例有早期改变,72小时后复查,
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透视陈国泉当今如何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已成为政府、社会各界和老百姓十分关切的主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怎样正确认识和调控我国的通货膨胀。下
问:目前处理抛光砖烧成熔洞的方法很多,请问您能否从烧成与配方的角度,系统地谈一下具体的处理手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重视。就初中体育学科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在准确预估学情的基础上,
由佛山市人事局与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佛山市陶瓷学会承办的“技术创新&#183;自主设计&#183;市场效益——佛山陶瓷高峰论坛”6月23日在佛山市南海丹灶祈福(仙湖)酒店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