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城民歌流传于安徽省池州市,2006年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它的保护与研究逐渐得到重视。笔者在多次的实地调查中访问多位当地民歌手,掌握了民歌手的情况与罗城民歌的实际曲调数量,分析与历史文献上所记载的不同之处。在对其曲调的分析中发现“调”在罗城民歌中的重要地位,由“调”产生了“一曲多词”“一曲多唱”的情况,以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罗城民歌自身所做出的创新与变化。然而民歌曲调的不断流失,对罗城民歌的保护将是民族音乐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