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灵魂来源于“生活”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k303968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挖掘教材中所能呈现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培养学生“让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意思,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推动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真谛。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拉开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把学生固定在一个看似有趣的“数学世界”里,而排斥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世界”之外,那么学生只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数学只有与生活“链接”在一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象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
  1.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我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教学情境:由学生比较喜欢的比赛场景导入新课。
  课前准备: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组数,是在学校舞蹈比赛中评委们给3号选手打的分:
  9.3 8.5 9.3 9 8.6 8.7 9.6 9.2 9.1
  平均分:9.05
  师;谁来读一下?(一生读)
  评委给的这些分数大部分是什么数呢?(小数)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小数。想一想:你在哪儿看见过或用过这些小数?
  生一:我的身高是1.41米。
  生二:去超市买东西时,常用到小数来表示商品的重量以及价钱。
  生三:矿泉水包装标有1.25升
  ……
  师:你们说得很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小数,那么小数究竟有什么奥秘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探究“小数的意义”。
  课一开始就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乏味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近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带动,兴致勃勃投到新课的学习。
  又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我创设了一个购物生活情景:
  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到商店里购物好不好?
  生:好!(显示情景)
  师: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这是什么?
  生:皮球。
  师:看你能根据图的意思编成一道应用题题吗?谁来编一编?(学生编,教师整理板书)
  生: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师:刚才,同学们都是编题高手,现在老师来变魔术(把一部分的红色皮球变成了花皮球)。你能根据图的意思编成另外一道应用题吗? (学生编,教师整理板书)
  生:商店里有6个红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师:同学们越编越精彩。
  通过演示情景使生活悄悄走进了数学课堂。
  2.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上下车问题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孩子同样也有上下车的经验,当生活经验被挖掘时,学生会发现“数学就在我身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道乘车问题练习。师:今天我们买了很多东西,一起坐车回家好不好?生:好!(显示坐车、上车、下车的情景)师:车上原有多少人?到站后有多少人下车?又上来了多少人?生:车上原有 6人,到站后下去4人,又上来5人。师:那么,这时车上有多少人?你们会算这道题吗?按照小孩子的思维顺序和日常活习惯都会按照条件给出的顺序解答。生 1:会。6-4=2(人) 2+5=7(人)答:这时车上有7人。师:6-4=2(人)表示什么意思?生1:6-4=2(人)表示下车后还剩多少人。2+5=7(人)表示剩下的和到站后又上来的加在一起就是这时车上的人数。师: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生2:有, 6+5=11(人)11-4=7(人);生3:还有,5-4=1(人)6+1=7(人)。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除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外,还要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题的依托,使学生能借助生活经验来思考数学问题。
  又如,教学“小鬼当家”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帮妈妈完成购买任务!课件出示了牛奶大包装5元500克,小包装5元4杯,舒肤佳香皂一块装3.80 元,三块装9元,牙刷2支装3元,3支装3.80元等商品信息。学生在和同伴的交流学习中发现原来当家除了完成任务外,还能花比较少的钱买同样好和更多的物品。这是为什么呢?看,他们已经开始思考了。
  牛奶引起的思考:“500克牛奶的价钱是一样的,只不过一种是大包装,一种是小包装。”学生甲自言自语道。
  “买大的,因为想喝多少倒多少。”学生乙说。“买小的,因为拿起来方便。”“买大的,因为它的包装是纸盒,喝完可以回收。小包装的包装是塑料的,会污染环境。”学生丙说。 答案各不相同,却都有自己的理由。
  舒肤佳引起的思考:学生丁说,三块装9元的舒肤佳,能算出其中的一块就是3元,因为9÷3=3元。又因为3.80元>3.00元,所以,我愿意选择三包装的,它便宜。显然,这是用同样的商品比单价。
  牙刷引起的思考:2支牙刷3元,1支就是1.5元,买同样的3支只要4.5元,而3支装的要3.8元,说明3支装的牙刷便宜。呦,还能以同样的数量比价钱!
  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有各种比较价钱的好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除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外,还要为学生寻找生活中解题的依托,使学生能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
  3.回归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返回生活天地,让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5米,宽
  4米的客厅,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你和父母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
  甲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
  乙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元。
  丙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
  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
  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1)价格适中,总
  价在800元以内。(2)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720元、 560元、1000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价格太贵,甲、乙规格相同,价格均在800元以内,但乙的价格太便宜,可能质量不够好,所以选择甲种地砖最合适。上述例子,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又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在教学“时、分、秒”时,因为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因此,我设计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有数脉搏、跳绳、拍皮球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亲身感受到、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尔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填一填时间单位:①小明每天睡9( );②小红跳绳20下用了15( );③小莉吃饭用了20( );④小苹跑50米用了12( );等等。
  当代的数学学习已不仅仅是课堂里的事,它应该具有开放性、大众性和社会性。数学教学也应该从单一的课堂探究学习走向多维度的社会化数学探究学习,让更多的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探索数学知识,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我们在数学课堂中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学生熟知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自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生活原需要。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在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收稿日期:2011-11-20
  
其他文献
本人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在阅读教学当中,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阅读实践方面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回顾教学的经历,深深觉得:阅读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
期刊
【摘 要】一般说来,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教学内容、学习条件、师生关系和课程设计等因素构成的心理和物理环境的总和。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设计     所谓的教学情景就是学习的课堂氛围。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不仅使教学变得非常有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它与实际的语言交际的情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结合起来构成学生学习、运用外语的外部条
期刊
1.客观分析落后原因,切实做好补差工作   英语学习成功与否,并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情绪、态度、动力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指明,差生同样具有进取心,渴望进步。但是有的学生由于不自信和长期得不到家长、教师的肯定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后学困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毅力。笔者经常找这些学生谈心,从思想上“补差”,告诉他们学好一门外语的重
期刊
【摘 要】高三生物复习课是为辅导高考而设的,高三教师应该熟悉《考试大纲》,切合高等学校选拔性考试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制定出教学目标,并把《考试大纲》中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去。在教学中论应该弄清楚“为何教”、“何时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目标;考试大纲      复习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毋庸讳言,高三复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了高考。如何
期刊
【摘 要】学校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而大部分的青少年正在学校就读,他们正值人生的春天,对他们开展安全教育,无疑如同在生命中播下了平安的种子。俗话说,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要切实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抓好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生;安全;教育;社会;宣传     案例:  1997年5月23日凌晨3时许,
期刊
【摘 要】即时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也是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过程性评价方式, 它存在于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数学课堂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
期刊
【摘 要】对于令人头痛的中学生上网问题,不能视而不见,不能禁止,只能加以正确引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如何培养中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数学学习的能力作了简要阐述:(1)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学习观(2)如何培养网络学习数学的能力(3)如何培养网络数学合作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网络学习;数学合作学习     1.问题提出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遍及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它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媒体是教学手段中的一类,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或设备。  在六七十年代,小学数学教学手段仅仅只是粉笔,黑板,教鞭,教科书,到了八十年代出现了模型,比如在一年级教10以内加减法时,出示小卡片贴在黑板上,原有鸭子七只,贴上七张卡片,游走两只,拿走两张卡片,还剩几只鸭子?教学媒体极其贫乏,教学形式当然也就单一,那么拿一堂六七十年代的数学课堂实录和现在新课标下运用全新
期刊
【摘要】弱智儿童在低年级同普通儿童一样,都是以识字为主,教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汉字字形比较复杂,书写也比较困难,特别是弱智儿童,他们感觉迟钝,理解能力低,记忆力又特别差。开始识字,通过书写让他们逐步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写字姿势,掌握汉字各种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认真指导;牢记笔画;突出重点  The mentally retarded chil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课真的如此僵冷、如此毫无美感可言吗?不。思想政治课集自然规律之恒远、人文内涵之丰韵、思想领域之深遂于一身,她有益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人文历史修养的提高,思维广度深度的开拓,其自身有着或平面或立体或多维或相互交叉的难以一语概之的美。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方法导入     在思想政治课中如何挖掘、如何向学生传递课文内容中蕴藏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思维之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