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园林绿地养护现状及技术应用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wa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质量,一定要结合城市所在的区域开展有针对性的园林绿地养护技术方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工作不仅可以装点城市,而且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园林;绿地;养护
  引言
  城市园林绿地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被重视,其以生命线的地位出现,成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地上的丰富园林植物,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环境,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环境,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有利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更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当这种效果实现的时候,就会对整个城市带来更多的好处,更容易吸引到外界投资,更容易发展本地的旅游业,从而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1绿地养护中的现状已经问题
  1.1园林绿地的养护认识不足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所以,需要对园林的设计和后期养护进行不断优化。实践表明,绿化在设计阶段是非常关键的,能够占到1/3的比例,后期的养护也是不能松懈的,占到2/3的比例。养护如果不到位,前期的设计也将毁于一旦。
  1.2园林绿地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城市园林建设之初一定要将设计环节考虑进去,进行实地推演。但是,一些设计人员并没有去实地考察,也没有对周边的环境去考证,更多的是自己在办公室凭空想象,期望自己的设计更高大上,但这样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更没有秉持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园林绿化的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最终的设计与实际环境的融入感非常差,或者是与周边的建筑和道路格格不入,造成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1.3园林绿化专业管理人员紧缺工作量大
  园林绿化专业管理人员不仅要对城市公共绿地进行巡查、监督、考核,加上其他的工作任务,身兼数职,工作量增大,对城市公共绿地的管理质量难以保证。
  1.4養护技术不规范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原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结果在执行环节发生了偏差。由于资金的问题,很多的养护技术仍很落后,更多采用的还是以前的传统技术,更多的是靠人力来进行养护,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养护人员消耗的体力也是非常大的。而且养护标准也是多年未进行相应的更新,还是停留在粗放的养护阶段。
  2优化园林绿地养护技术的方法
  2.1建立养护方案
  为了更好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当地的园林部门一定要根据城市的设计情况制定相应的城市园林绿地养护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确保养护工作有据可依。同时,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细化的养护方案。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延伸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的研究范畴,注重引入高质量的绿植产品来用于城市园林规划建设。当地政府在规划城市园林绿地工程项目的过程中,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由于园林绿地建设工作的性质比较特殊,所以当地园林部门在开展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凸显地区的地方特色。除了种植一些福建本土的植物外,也要种植一些花期较长且颜色艳丽、观赏性较高的植物。
  2.2采取科学的养护技术
  科学的养护技术是保障园林绿地景观植物生命周期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园林植物养护技术也在进步。鉴于此,当地政府一定要优化园林绿地养护技术,促使园林绿地粗放式养护技术向科技型发展。此外,政府部门也要做好资金追加工作。城市园林绿地属于城市市政工程建设的一部分,为了确保养护效果,一定要因地制宜制定养护方案,将钱花在刀刃上,在实现园林绿地生态价值的同时节约养护资金。
  2.3病虫害防治技术
  2.3.1种苗的选择
  想要从根本上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就需要选取更为合适的植物种苗,除了要考量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之外,还要关注植物的抗病能力以及是否出存在病虫害,严禁在城市园林内移植入存在病虫害的植物。在选择移植树木等植物的过程中,要求尽可能选取根系完好、本体健壮的植物,实现对其感染病虫害概率的控制,保证其具备更好的病虫害抵御能力。如果发现种苗存在病虫害,必须要对其实施针对性的防治处理,如使用化学药剂查杀,并在病虫害问题全面消除的条件下移植入城市园林内。若是所移植的种苗极容易感染病虫害,应当在移植前实施前期处理。
  2.3.2采用绿色防治技术
  在城市园林绿化管护的日常工作中,应当尽可能引入绿色防治技术,避免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偿失。实践中,可以通过优化园林植物生长条件下的方式降低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具体策略包括:重视植物之间距离、区域内植物密度的合理设置,保证满足植物的通风、日照需求;关注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避免不同植物之间出现排异问题;维护园林内植物的多样性,防止病虫害在园林植物内产生大范围的危害影响;定期修剪植物的枝条,及时清理枯枝落叶,避免为病虫害的滋生与繁殖提供条件等等。另外,在病虫害的高发期,如早春时期,应当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园林内调研,进一步掌握园林植物的返青现状与病虫害越冬等第一手资料,为今后开展园林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提高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水平的关键技术
  3.1灌溉技术
  园林绿地管理,灌溉十分重要,全年都应注意水分的管理。要掌握“见干见湿”,即“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灌溉原则。要采用各种节水措施,减少用水管护成本还可以使用土壤保水剂或对草坪减少修剪次数以减少灌溉量。为保证植物成活尤其要浇好春季“返青水”要注意秋季提前控水在土壤结冻一周前要浇完封冻水,灌完封冻水后注意及时采取封土保墒等措施。
  3.2防寒、防风技术
  春季易出现倒春寒和大风天气,冬季寒冷、干燥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影响极大。对新栽植的高大乔木必须固定对树冠较大的树木还要进行必要的修剪,减少大风对树木的影响。对越冬有一定风险的树木,除树干涂白、提前控水外还要通过对树干缠草绳、喷施抗蒸腾剂、设置防风障等措施提高树木的抗旱抗风能力。
  3.3整形修剪技术
  整形修剪是园林绿地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整形修剪,要达到调节和均衡树势,使树木生长健壮树形整齐树姿美观,促进生长消灭病虫害的目的。要从人工植物造景和自然生长两方面把握。对树木一般要在冬、春季休眠期进行要对死枝、衰弱枝、病虫枝剪除对旺盛枝适当回缩。修剪的顺序是先大枝后小枝,先上枝后下枝先内膛枝后外围枝。对新栽植树木要轻剪。根据树种习性和艺术设计焙养理想的树形和造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之一,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园林绿地越来越得到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园林绿化的面积从某种角度上反映出来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关乎这个城市是否宜居。因此,城市居住者非常关心园林绿化问题,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而只有通过有效的手段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促进城市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亚维.西安市城市道路绿化及养护管理问题探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2]刘敏.长沙市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9.
  [3]蔡江桥,戴耀良,冯世秀,王辉,谢锐星.城市绿地管养与精准施肥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9):137-141.
  [4]朱磊.南京迈皋桥地区城市绿地低成本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8.
  [5]魏庆宇.牡丹江城市绿化管理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8.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内镜联合125 Ⅰ粒子植入在老年胰腺癌患者姑息性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难以进行胰腺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均采用内镜进行支架介入术,观察组额外采用CT或超声引导下的放射性粒子定向植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获得较大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6
目的 了解天津市塘沽社区老年人的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影响血尿酸水平的相关因素. 方法 随机抽取天津市塘沽区某居民小区常住老年人进行尿酸和代谢综合征相关项目的检查.其中有完整资料者622例,平均年龄(67.4±6.0)岁,男性260例,女性362例. 结果 (1)该社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标化患病率为9.1%,其中老年男性的标化患病率为7.6%,老年女性的标化患病
摘要:园林绿化在城市之中加以推行,需要从各个角度出发,开展具有实质性的工作,根据园林绿化养护的相关理论知识,制定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现代化管理策略,帮助城市园林绿化达到既定的现代化发展标准,园林绿化的养护也需要各类专业知识的加持,最终达到创设城市新环境,使得城市和大自然亲密融合到一起。城市绿化也是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  关键词:不同季节;园林绿化;养护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
目的 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DSCTA)对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行头颈部DSCTA检查的80例临床诊断为TIA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多种后处理方法综合分析椎基底动脉有无斑块、斑块性质和管腔狭窄程度. 结果 69例(86.2%)患者共发现斑块152处,其中单侧椎动脉斑块31例共59处(38.9%),双侧椎动脉斑块28例共83处(54.6%),基底动
目的 观察去氢表雄酮干预对老年大鼠记忆相关脑区(额叶、颞叶、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活性以及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 方法 24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溶剂组、小剂量去氢表雄酮(1.0 mg/kg)组、大剂量去氢表雄酮(5.0 mg/kg)组,隔日腹腔注射干预1个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额叶、颞叶、海马区的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胆碱酯酶(AchE)、
目的 探讨和总结腔内治疗技术在老年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治疗经验. 方法 采用腔内治疗技术,包括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PKR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老年高危BPH患者202例,其中TURP组90例,PKRP组112组.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TURP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和残余尿量由术前的(27
随着社会的人口老龄化,老年疼痛患者将会越来越多.研究资料显示,在疗养院的老年人疼痛发病率为70%~80%,其中45%为慢性疼痛患者.且与非老年患者比较,对老年疼痛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如老年人往往并存有全身性的其他慢性疾病,常伴有如认知功能退化、记忆、计算能力下降等机体功能退化表现.本文拟对老年人的慢性疼痛进行阐述.关键词:疼痛;临床方案
摘要:甘蔗可提取蔗糖制作糖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能量,在我国广西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种植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及当地政府的号召下,广西甘蔗种植取得了较好成效,“双高”糖料蔗的生产技术得以突破和提升,广西糖料蔗的种植面积已位居全国之首,成为我国最大的食糖生产基地。但在甘蔗种植生长过程中,由于病虫害的侵袭,不仅影响了糖料蔗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对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的进一步发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慢性肾脏病(CKD)分期中评价肾功能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分界值45 ml· min-1·1.73 m-2的意义. 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患者2258例,根据年龄分为非老年组和老年组,采用注射99m锝(Tc)标记二乙三胺五醋酸(DTPA)肾动态显像方法测定GFR并进行CKD分期,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 结果 2组患者血清肌酐、GFR、血红蛋白和红细
目的 观察贝前列素钠对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LEAO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80例≥60岁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及治疗组(40例),2组均常规应用降压、降糖、降脂、抗血小板等基础药物治疗及戒烟、足部保健等非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贝前列素钠40 μg/次,3次/d,口服,疗程3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血清一氧化氮(NO)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