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耶律楚材祠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we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着对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称为“治天下匠”的耶律楚材公无比敬慕之情,我在友人的陪同下专程到颐和园拜谒耶律楚材祠堂。
  祠堂位于颐和园东门、仁寿殿南侧、昆明湖东岸、文昌阁以北,系颐和园独特的景点。我们往复辗转,费了好多周折方觅到偏安一隅的祠堂。正欲举步入祠堂,忽被“游人止步”的警示牌所阻,遂探首翘望,只见三四个民工在祠堂里忙得热火朝天。询问之,方悉祠堂修葺,谢绝游人观赏。千里之外赴京,本想趁这千载难逢之机到楚材公墓前顶膜礼拜,没承想前世修行太浅,无缘在咫尺间与楚材公心灵对话。友见我失望至极,连连宽慰于我。
  1190年7月24日,楚材公呱呱坠地,时任金国尚书右丞的耶律履感慨地对人说:“吾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驹也,他日必成伟器,且当为异国用。”遂以《左传》“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而取名楚材。古人一直把“少年丧父”视为人生三大悲苦事之首,楚材公三岁丧父,家道没落,其母杨氏即严又慈,呕心沥血,含辛茹苦,时常用“悬梁刺股”典故激励楚材公,精心呵护、培育楚材公。楚材公在其母殷殷教导下,17岁就成了名闻遐迩的博学才子,他博览群书,积下满腹的治国经纶,又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学,“下笔为文,若宿楮者”,从而成长为一代“治国巨才”。
  熟知元史的人都知道,元政权初期因时代的局限性,攻城略地后总会变各族居住的城郭和村庄为水草肥美的大草原,一旦破城后就将参加抵抗的各族人民驱赶到郊外,除工匠外一个不留,全部杀死。所幸中国诞生了楚材公这样一个伟人。成吉思汗率军破中都后觅到楚材公,见他“身长八尺,美髯宏声”,喜不自胜,便亲切用蒙古语直呼其为“吾图撤合里”(汉译为“长胡子”),但楚材公对成吉思汗的称谓不稀罕,对正在屠杀手无寸铁的中都百姓的行为极为愤慨,弃性命于不顾,诘问成吉思汗:“压迫蒙古、残害蒙古者,金国的皇帝与官吏尔,与中都百姓何干?”成吉思汗为楚材公的大义凛然所折服,随即停止了对中都百姓的屠戮,并对窝阔台兄弟四人说:“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楚材公辅佐成吉思汗后发现,“所在长吏皆有自专生杀权,百姓稍有忤意,则刀锯随之,至有全家被戮,襁褓不遗者”,立请成吉思汗“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其行为“善莫大焉”。可以说,楚材公是中原各族人民的大救星,所以后人给了楚材公至高无上的赞誉:“中国人能得以不死,实在要感谢一位叫耶律楚材的,而不是什么观音如来之类的。”这就是我敬重楚材公,并不远千里祭谒祠堂的原因所在。
  综观史册,青史留名的将相何其多,“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张居正,“功高震主,祸萌参乘”,死后被其徒弟朱翊钧秋后算账,跟西汉名相霍光一样走了“兔死狗烹”的不归路。可楚材公不同,他投奔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麾下之后,直至窝阔台汗逝世三十余年,楚材公力导践行“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之路,政绩卓著,李微赞其“公之功业著见于天下炳如日星”,而现实中知楚材公的有几人,识楚材公的更是少之又少,如若自己不曾亲耳所闻后人的无知,还真体会不到“古人的苦难在后人心中总是非常的淡漠,可对经历者来说,却是日积月累寸寸血泪的承受”这句话的深意。
  楚材公死后,士大夫竞相涕泣凭吊,燕京百姓皆停市致哀。遍观历朝历代名相,诸葛亮死后“仅有成都桑八百株”而流芳百世,如楚材公清廉者又有几人,我想,在楚材公后仅有被康熙皇帝誉为“古今廉吏天下第一”的于成龙能与之媲美。于成龙死后“唯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楚材公与其有惊人的相似,死后“唯琴阮十余,及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元亡后,朱明王朝视元遗老楚材公墓为眼中钉、肉中刺,“毁祠堂,铲坟墓,捣供器、砸石人”,使楚材公逃脱不了“修得千年身、难保百年坟”的际运。想到惨无人道的那幕,我为朱明王朝的暴虐行径所不齿,也仿佛看到英魂不散的楚材公立于云端,长髯飘飞,悲愤填膺。我想,那一刻的楚材公脑海里浮起一种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那种感觉像是在一口口地吞噬他的心、他的骨骼、他的血管,乃至于全身,他无可奈何地瞅着肆无忌惮打砸碑记和撬挖坟墓的那一张张丑恶的面孔。不难想象,楚材公在那场无情的灾难中孤独无助。面对朱明王朝的残暴行为,血与泪的交流致使立于云端的楚材公双手拘挛,握着的全是虚空,那时那刻,即使满天的雨水都落在头上,即使整个海洋都倾倒在他身上,对于绝望的楚材公来说,已经是一块浸满了水的海绵了。
  然而,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也是最优秀的见证人。开明的乾隆皇帝建造清漪园时摈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成见,并没有把楚材公的墓地从昆明湖畔清走,而是在楚材公原墓地恢复,“表遗墟而存故迹”,在楚材公墓冢建祠堂,供塑像,题御诗,树墓碑,褒彰楚材公的功绩以资后人瞻仰。
  离京回滇的当天晚上,我久久难于入睡,辗转反侧之余,随手抄起床头清朝大学士张英的《聪训斋语》乱翻了起来。当读到张英“日则步屧(xiè,意为“木屐”)于空潭碧涧、长松茂竹之侧;夕则掩关读苏(苏轼)、陆(陆游)诗。以二鼓为度,烧烛焚香煮茶,延两君子于坐,与之相对,如见其容貌须眉然”句时“心有戚戚焉”,楚材公美髯宏声的英姿一下子在脑海中浮现。我突然想到了松,满身的皱纹刻着岁月的痕迹,并伸出强劲的臂膀,把青山搂在怀里,从不嫌弃脚下的土地,也不埋怨自己的位置;我突然想到了火柴,生来不是为了点火,也不是为了冒烟,一个脑袋一个躯干,猛然消失在一瞬间,虽说活得很短暂,但生命之光长留心间;我突然想到了落叶,当人们从秋风中捡起交给燃烧的炉膛,让人在红红的火苗里读懂了一个献身的故事。
  楚材公是松,是火柴,是落叶,他一生呕心沥血,为整个中华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据说,天一阁藏书楼内的每一本书里,都夹着一片防蠹的芸草叶,故其图书,号称“无蛀书”。芸草是一种名贵药材和天然香料,书因它而有了一种清香之气。书夹芸草、藏书30多万册,天一阁应该是氤氲着浓香的。  “藏书数第一家,建阁阅四百载”。步入天一阁西大门内,回头,就看到了这幅当代大书法家沙孟海所题的对联。那么或许,四百年的时间太漫长,阁内芸草多年没有更新,早已香消气散?或者我来的时候正是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
期刊
提到母亲,说到国庆,那是我一生的追念。母亲虽然离开人世十多年了,母亲的国庆节却让我终生难忘而终生受益。  那些年的国庆节一大早,母亲就把国旗挂在堂屋中间,一家人整整齐齐行鞠躬礼!然后在这个日子里,不吃大鱼大肉,只炒素菜,说国庆应该是忆苦思甜的日子。所以年年母亲端的头一碗菜是素炒苦瓜。母亲先吃,还说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家要想到国,不要忘了国家的苦难,一家人先要想到苦,才会知道甜;做人也一样,人生在
期刊
2015年4月下旬的一天,我陪一位朋友全家在庐山游览。  朋友原是军医,因酷爱写作而与我相识,成为好友。不幸的是,她在1996年的一次抢险救援中头部负伤,导致双眼失明。她不愿在荣誉军人疗养所里度过一生,转业后成了一名出色的按摩师,并且一直没有停止写作,还重新拥有了“双眼”,和一位同样热爱写作的医生组建了家庭。这次她和丈夫、孩子一起来庐山,说可以听松涛泉韵,用心去感知庐山的灵秀神奇。  每到一处景点
期刊
当我从那紫玉晶莹、翡翠欲滴的吐鲁番葡萄沟乘车西行10公里后,第一眼面对这用满目疮痍来形容都感觉十分苍白乏力的故城废墟时,心不由得震颤了。  放眼望去,这座南北长1600余米,东西宽约30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的交河故城,除去土筑的断壁残垣还是土筑的断壁残垣,一阵风吹来,卷起的仍旧是细细的黄沙。曾经规模宏大的庙宇,包括金箔镶嵌的大佛塔、小佛塔在内的101座塔林已经不见了踪影。
期刊
远远,有一座山坐在那儿,挂着时间的表情,静静地注视着大地与苍生。也注视着此刻的我,如一粒甲壳虫,在大地时光的缝隙里,爬行。  太湖县的新城大街,到处是人流、车流,到处是红红绿绿的喧哗。马路上流淌着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商铺里播放着煽情的广告声。远处的工地,衣服上沾着石灰浆的民工,撒落在高高低低的脚手架上。我拨开身边的浮华与喧嚣,穿过幽深的时光隧道——一扇时间的大门,为我轻轻打开。可是,我的目光没有那么
期刊
在辽宁西部一个古老县城的西北方14公里,有这样一个号称万佛堂的地方,漫山遍野都是佛。  佛们大致分成两个群落,一个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以前到1500多年前,北魏时期,和敦煌的莫高窟们同龄。还有一个是很新很新的,新到了才20多岁。两个群落差了1400多年,是人把他们拢到了一起。  老群落的佛们已经凋零,他们面部斑驳,却仍然能够看出其中的神气,或许是由于岁月的打磨,他们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雨,让他们已经有了
期刊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惟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十里松门,千年古塔,水秀林幽国清路。晨曦中,徐步其间,溪吟,鸟语,山风轻送入耳。天碧草青,田野间,更有阵阵虫鸣蛙喧。  斗转星移,十里松门已难寻,唯古塔依然。梵音悠悠中,它,披一身沧桑,立尽斜阳晚月。看千古兴亡,俯视众生百相。迎来拳拳虔诚,送
期刊
一粒葫芦籽,险些要了我的命。  那是1948年新年刚过,家乡新台子村已经解放。我们家住着解放军的一个班,闲时常常逗我玩。这之前,我叔宋焕燃和我的堂叔宋焕武都参加了解放军。我曾祖父和祖父早亡,家里很穷,土改时我家分得5亩多地,曾祖母和祖母都很高兴,觉得这许多年两个寡妇领着孩子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总算过去了,好日子来了。  一天,我和孙家哥俩恩梁、恩祝到东街赵家院玩,赵婶看到我,喊道:“宋小,你等会
期刊
1973年9月1 日,我进入小学五年级读书。新学年第一堂课铃声过后,校革委会孙主任面色严肃地领着一位面目清秀,瘦瘦单单的中年人进入教室。孙主任介绍:“这是新来的陈老师,他教你们语文,也是你们的班主任。大家鼓掌欢迎!”  孙主任走后,他即做自我介绍,说:“我叫陈鸿仪,邻村开村人,我喜欢与同学们做朋友,希望大家多多配合我教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接着陈老师可能为了熟悉同学,开始点名,之后开始上课,这
期刊
看完北塬正在修建的一家仿古豪宅,走出门来,已是下午5时左右。西斜的阳光依然朗照,大地一片通明。田野里各类庄稼正在扬花灌浆,显出勃勃生机。我们坐回车后,闲也是闲着,就听驱车的晓文建议,跟义清一道,朝黄河方向奔去。  我们仨是师范同学,同一座小城谋生,平时各忙各的琐事儿,无暇时常见面。隔得久了,联系找个僻静之地,随意坐坐,吃茶谈天,或到不远的郊外,玩赏花草山水,呼口新鲜空气,放松一下身心。  身处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