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绵城市的实践研究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安阳市位于我国豫北平原地区,水资源较为短缺。随着安阳市城市建设加快,不透水路面增多,大量降雨后,雨水得不到有效排除,容易引起内涝。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以安阳市开发区某小区建设为例,提出应当建设海绵城市来解决这些问题的观点。
  关键词:海绵城市 安阳市 城市改造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203-02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简单地来理解,就是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降雨过程中将雨水收集起来,等待需要的时候在释放出来,用于灌溉、冲洗路面、补充景观水体。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压缩和恢复,能够最大限度上地防洪减灾。城市的“海绵体”不仅包括小区建筑物的屋顶、植草沟、园林绿化、透水铺装等,还包括城市的各种水系,例如江、河、各种自然人工湖等。
  传统城市,未能考虑城市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只考虑到“排”。传统城市雨水通过管道将雨水快速排出城市。随着传统城市的不断发展,道路硬化增多,不透水的路面面积大大增加,盲目的发展使得雨水无法下渗到土地内,这样就造成了城市的内涝和径流污染发生次数大大增加。和传统城市不同,海绵城市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对于维持房地产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安阳市城市概况
  河南省安阳市处于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交界的过渡地带,地势总趋势为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阶梯式下降,大致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山丘区,间有小型盆地,最高山峰海拔1632米。安阳市东部为冲击平原,最低洼地海拔高度为50米。地貌由山地、山间盆地、丘陵、平原、岗地、泊洼六种自然形态组成。
  安阳市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403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22m3/人,亩均水资源占有量301m3/亩,低于河南省人均占有量470m3/人、亩均占有量400m3/亩的水平,分别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七分之一,亩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六分之一,属于水资源匮乏,供需矛盾严重的地区。
  三、海绵城市的构成
  海绵城市利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使得开发前后的环境水文保持不变,能够使得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收和释放雨水,达到调节环境的目的。低影响开发影响的种类有很多,以下就介绍几种低影响开发设施。
  绿色屋顶,顾名思义是将植被种植于各类建筑的屋面、天台、露台等。绿色屋顶由建筑屋顶的结构层、防水层、保护层、排水层、隔离滤水垫层、蓄水层和种植基质、植被层组成。绿色屋顶可以有效地增加小区的人均绿化面积,以30万m2的住宅小区为例,假设屋顶面积为25%,则将近有7.5万m2的绿化面积;传统的屋面材料在视觉上观感较差,绿色屋顶则能带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绿色屋顶还能调节屋顶温度,研究表明,在夏日屋顶最高温度可达80摄氏度,而冬天最低可达零下20摄氏度,巨大的温差容易导致屋面材料老化,而绿色屋顶可以克服这一缺点,种植植被的屋面夏季温度通常可以保持在20~25℃,可以有效地防止屋面的老化变形,减小了屋面裂缝的可能,提高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冬季,绿色屋顶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统计表明,冬季无绿色屋顶的屋面比有绿色屋顶的屋面温度低2.4℃;绿色屋顶可以有效地截留雨水,削减雨水径流总量,减少排水不畅和洪涝灾害。同时,绿色屋可有效的节约水资源,促进环境的保护和水循环的平衡;绿色屋顶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及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及叶片的吸附等作用,对空气污染进行削减。同时,绿色屋顶可以通过绿化层的滞留、吸收,将屋顶的污染物有效削减。从而保护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免受破坏。
  透水铺装是指将孔隙率较高、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应用于道路路面。它可以使雨水进入透水铺装的内部,贮存适量的雨水或随内部的排水管道排出,减少洪峰流量,削减径流系数。透水铺装由土基、垫层、基层、过滤层、面层等构成。透水铺装可以有效的削减径流流量,使雨水迅速的入渗,减少洪涝灾害的风险;使得水资源得到有效的补充,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透水铺装可以使路面无积水或有少量积水,从而增强道路的安全性能,保证了行人和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透水铺装的较大孔隙不仅可以吸收噪音,还可以缓解温室效应,使得路面温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延长道路的寿命。
  植草沟又称为植被浅沟,是一种种植有植被的具有景观欣赏性的地表沟渠,它可以通过重力流收集、转输和排放雨水。植被浅沟既是一种径流传导的设施,也可以与低影响开发的其他设施一起,输送径流雨水并且收集、净化雨水。植被浅沟根据构造的不同,共分为干式植被浅沟、湿式植被浅沟和转输型植被浅沟三种。植草沟可以有效地滞留雨水,促进土壤的渗透。同时,它还可以减缓雨水的流速,保持水土,削减径流量。植草沟对于污染物的去除和迁移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雨水花园通常建设在地势低洼的地区,由种植的植物来实现初期雨水的净化和消纳,是低影响开发技术的一项重要措施。雨水花园具有造价低、管理维护方便,易于与当地的景观所融合等特点。它被欧、美等多个国家广泛应用在居住小区、商业区等不同的地区。雨水花园主要由蓄水层、覆盖层、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和砾石层等五部分组成。重金属、沉淀物等不同的污染物质随雨水径流汇入雨水花园。通过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作用等,将污染物去除。植物的根系,对土壤的净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雨水花园可以有效地去除氮、磷等污染物,与传统的措施相比,具有成本低、与周围环境融合度高、不产生其他污染等优点。
  下沉式绿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下沉式绿地除包括了狭义之外,还包括渗透塘、雨水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狭义的下沉式绿地,又叫下凹式绿地,低势绿地,指高程低于周围的路面或铺砌硬化地面约20cm内的绿地。下沉式绿地可以在降雨时,让雨水较大程度的入渗至绿地中,滞留大量的雨水,避免了传统方式中雨水管渠的阻塞、下水缓慢等问题。雨水中携带了较多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物等,随着雨水径流进入下沉式绿地。下沉式绿地可有效的阻断面源污染,使污染物得到削减。下沉式绿地的建设,减少了雨水检查井的修砌,避免了雨水井盖的偷盗事件,确保了行人的安全,防止伤人事故。   蓄水池指专门储存雨水的收集利用设施,同时它能够削减洪峰流量。蓄水池需结合当地的土质、地形等条件,可选用钢筋混凝土、砖砌等多种形式,用于地上或地下。蓄水池可用于具有雨水回用要求的小区等,回用的雨水可用于冲厕、浇洒绿地、景观用途等。
  湿塘是指具有收集雨水和净化雨水的功能,是景观水体的一种。湿塘能够在平时发挥其景观功能,供人们休闲和娱乐。在降雨时,发挥雨水调蓄的功能。湿塘可以用在居住小区、公园、广场等具有较大空间的地方,对于生态保护和丰富居民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四、构成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小区案例研究
  低影响开发的技术措施的探讨,主要是为了指导工程实践,为建设海绵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通过对安阳市某小区的工程案例的模拟,探究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利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的推广与应用。
  御水园商住小区建设项目位于安阳市中华路与金沙大道东北角,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1.5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71.07万m2,容积率2.47,建筑密度22.05%,绿地率达42.35%。项目主要由23栋高层住宅楼和17栋多层住宅楼组成,设计总户数约3295户。小区以水为名,小区内有河流通过,正符合了海绵城市合理利用雨水的初衷,河道的经过也有利于小区进行低影响开发。
  现对该小区低影响开发的效果进行简单的评估,以判定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对于建筑小区的作用:在建筑小区的各个高层的屋顶建设绿化屋顶,种植适宜安阳市当地的种植植物,从而削减屋顶雨水径流量,减少径流污染,提高屋顶的美观及楼宇的舒适性。小区的人行道、广场等地、非机动车道均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以促进雨水的尽快渗透,减少小区雨后的积水,确保行人的安全,降低小区的噪声,减少环境污染。小区绿化均设置为下沉式绿地,下沉深度比地面高程低约100mm左右,使雨水从路缘石的缺口处流入绿地。在小区设置雨水花园,从而减少雨水的径流总量,削减径流污染,提高居住小区的生活质量。
  结论
  安阳市是水资源匮乏的城市,水资源有着很大的不足,同时水资源污染的问题也十分严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居民小区拔地而起,不透水路面面积的增大,造成了安阳市部分低洼地区逢雨必涝的现象。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海绵城市安阳市小区建设中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海绵城市将传统的雨水管渠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相结合,使得城市在小区开发前后的水文及生态环境特征保持不变,在抵抗自然灾害时,如同海绵一样,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安阳市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从源头、中途和末端三方面进行控制。源头的控制,可以通过绿化屋顶、初期雨水弃流、渗透井、植被浅沟等措施实现;中途的控制,可以通过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沉淀池、滞留池等措施来实现;末端的控制,可以通过稳定塘、湿塘、人工湿地、渗透塘、雨水花园等措施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建龙,车伍.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建筑[J].中国给水排水,2011,27(20)
  [2] 陶一舟.城市街道雨水的管理与利用[J].园林,2007,22-23
  [3] 张伟,王建龙,王思思.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J].中国给水排水,2011,27(4)
  [4] 王莉萍,蔡峻.沣西新城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先行样本[N].城市学研究,2015
  (作者单位:安钢集团金信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安阳 455000)
  (责编:玉山)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从国有出版传媒企业的视角,介绍了全版权运营的概念,论述了全版权运营得以成熟发展所需的市场条件和基础,内容资源在全版权运营中的核心地位,国有出版传媒企业从业人员面对全版权运营应具备的四种意识,以及国有出版传媒企业介入全版权运营的两种模式。  关键词:全版权 运营 市场 内容 合作 并购  中图分类号:F270;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112
期刊
摘 要:文章以2006-2008年所有上证和深证A股市场上连续三年纯派现的公司作为样本总体,选取股利增加样本公司和股利减少样本公司的股利分配预案公告日前10天和后30天的日收盘价为变量,运用小波分析方法检验现金股利对股价的信号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股利增加所隐含的信息会导致股价的上涨,股利减少所隐含的信息会导致股价的下跌,即采用现金股利政策的上市公司对股价的短期信号具有传递效应。  关键词:现金
期刊
摘 要:特色小镇是浙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所作出的一项重大长远决策。文章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打造特色小镇的现实意义,结合上虞e游小镇的培育和建设,通过实践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其在高端要素聚合度、信息产业基础、创业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加快融入大都市圈,提升城市整体格局;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吸引高端生产要素;积极推进项目落地,以产业链思维运作小镇;加强品牌与文化
期刊
摘 要:微信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具有即时性、交互性、精准化和数据化等特点。文章基于约翰·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理论,以2015年中国十大饮料品牌微信营销广告为例,分别从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及言后行为三个方面对饮品营销广告语的言语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言语行为理论在饮品微信广告中的运用能够帮助企业广告更好的实现AIDA功能。本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用户更好的理解微信营销广告,而且可以为微
期刊
摘 要: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特别是民办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部分民办高校在管理方面,尤其是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且缺乏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成了制约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文章重点分析了民办高校财务风险来源及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民办高校财务预警机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 财务风险 预警机制 构建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目前银行小微风险管理面临信息不对称和风险管理被动、滞后两大难题,主要原因在于小微风险管理技术手段较落后,手工操作模式对人工依赖度高,识别风险的数据维度尚待丰富,对已有数据的挖掘、利用不足,风险管理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成本高。文章从国内外银行应用大数据手段开展经营及风险管理的实践出发,提出大数据对提升银行小微风险管理的启示,梳理了小微数据管理及应用现状,并从文化理念与管理机制、内外部数据管
期刊
摘 要:文章选取江浙沪京粤五个省市的小额贷款公司22个季度的截面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五省市小额贷款公司放贷能力,结果表明其贷款能力不仅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还受到传统文化、金融发育水平、小微企业和三农经济、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业务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应当控制小额贷款公司机构的总量和从业人数,增加单家公司的注册资本。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 放贷能力 差异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2016年5月1日起全面“营改增”后,我国高校由于其业务活动的特殊性和单一性,导致“营改增”后税收负担存在上升趋势,涉税风险进一步加大,如何在“营改增”中抓住机遇,降低税负,规范纳税,迎接挑战,是我国高校当前税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以云南文科院校为例,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营改增”执行中存在的政策不熟,程序不清,适用税率不明等问题,并针对我国高校税务管理实情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与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逐步向好,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主力军。为了解政策制定和实施以及中小微企业受惠情况,分析中小企业经营面临的困境和制约因素,为促进科学扶持中小微企业提供参考,在朔州市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表明: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制定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积极落实。然而,虽然政策的“药引”能
期刊
摘 要:文章采用VAR模型实证研究商业银行股权激励效果,运用对比分析方法,以同等体量的浦发、兴业、民生三家银行作为对比样本,与实施股权激励的招商银行对比,统计结果显示实施股权激励没有使银行的净资产、净利润增长率显著提高;通过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实施股权激励没有强化银行的财务指标间的因果联系,没有使银行管理效率显著提升;使用VAR模型量化结果显示实施股权激励没有显著提升薪酬、净资产、规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