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7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的教育热词,并掀起一阵学科教学研究的热潮。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如何确定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界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笔者就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展开分析,以期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高年段  小学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  策略
  相较于中、低年段的小学生,高年段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能够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是大势所趋,因此为促进高年段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需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不断创新,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优化各个教学环节。
  一、语文核心素养内涵
  部分学者认为,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主要强调如何利用知识来提出、解决问题,而期间所产生的判断能力、思维能力便成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语文学科来说,需要教师从思维能力、文化修养、语言能力及审美情趣这四个维度来具体分析,并把握听、说、读、写、思五项能力及文化传承能力和审美能力等。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科,其不仅需要担负起培养语言素养及母语教育的责任,还要传递当前时代的主流价值观,让学生通过相应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渐实现自我价值,养成语文能力与语文品格。
  二、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策略
  1.掌握学生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便要激发其学习兴趣以培养其语文情感。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充分地说明了学生只有对语文拥有饱满的热情,才能将全身心投入进去,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提升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学生在兴趣上的差异,通过交流与分析,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欲望。同时要鼓励学生多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包括一草一木、趣事乐事、社会变迁等。这些事物均牵动着学生们的神经,能够让其逐渐建立起热爱生活的态度。同时,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敏感,对任何事物均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基于文本,结合与之相关的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强调了父亲与儿子在危难时刻真挚的感情,而这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便能感受到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进行适时引导,让学生仔细回忆自己与父亲相处的美好瞬间及发生的感人事件,再结合文章理解地震中父子两人的心理活动,最终深刻地体会到父爱的伟大,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关爱家人的美好品质。同时通过回忆生活中的例子,还能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集中其注意力,提高学生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与记忆能力,培养活跃敏捷的思维。
  2.加强阅读教学,培养阅读习惯
  在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兴趣后,便要注重其阅读习惯的培养,而这也是一个磨练意志的过程,最终可帮助学生将阅读发展成一种自觉行动。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便要引导学生养成精思熟读的习惯。许多著名作家之所以能够写出不朽、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们感受到理性的光辉与特别的魅力,均与不断阅读与思考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老舍先生文章深刻、睿智的文化底蕴,得益于其对人生、社会的深层思考,因此为其作品赋予了不朽的灵魂。其次便是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动手动脑的阅读习惯,实现知识的主动获取。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对所学文章的结构、重难点词句进行分析与点评,并要求学生将自己讲解过程中的关键点简单地记录在正确的位置上,尤其对于一些关键词句与难度较高的字义,要从不同的角度点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要培养学生反思的阅读习惯,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要引导学生进行文章内涵的反思,并将所思所悟引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来,对其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与促进作用,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进行《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安排一些预习作业,并提出问题:课文中从哪些方面说明信息传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学生在看到问题后,便可展开思考,再将其中的优美词句进行摘抄,与教师共同点评。在知晓文章中心的情况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要求其不仅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还要意识到其对人们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继续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3.收集文字材料,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便要培养学生收集、积累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因为语文学习在一定角度来看是“无序”的,需要学生在不断阅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语文学习体系,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对此,教师可要求每个学生均准备一个摘抄本,积累自己觉得优美的词句与语段,而摘抄的范围不可只局限于课内,还要加强课外阅读。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材料便会越来越丰富。同时,要以教材为基准,培养学生的文句模仿能力,不仅要使其会说,还要使其会写。
  例如《观潮》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潮来的情景,且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语句十分优美。教师可要求学生先将其摘抄下来,再具体分析其中的语言美,并让其试着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与写作手法仿写其他景象,以此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4.创设语言情境,培养语言表达欲望
  语文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固定的语言知识,更要向学生传达一种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与人际交往能力。为更加全面地向学生传达语文知识,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其表达欲望。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且生活又是语言的源泉,因此教师可基于生活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的生活认知,并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进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时,因为爬山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植物,所以教师可让家中种植爬山虎的学生带一部分爬山虎的实物来。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爬山虎的照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爬山虎的特点描述出来。必要时教师还可以自行编写一个小情景剧,邀请学生参与到表演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爬山虎特点的认识,还能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在这种情境的激发下,学生也可能说出许多平时意想不到的話,有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并激发学习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持续深入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针对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语文教学,教师应充分考虑该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并通过加强阅读教学、收集文字材料、创设语言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实现语言知识的良好运用。同时,教师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升高年段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岚.提升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J].学苑教育,2018(9):2929.
  [2]张秀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段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498(01):4546.
  责任编辑:赵潇晗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影响下,数学文化教育作为一种独特而鲜明的现象,逐渐受到了重视。数学课堂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的阵地,更是播撒文化内容,传播文化精神的理想之地。教师应重视数学文化教育,让课堂遍开“数学文化”之花。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数学文化教育不受重视,缺失、践行力度不够等现象十分普遍,有必要改善和解决。本文立足数学文化内涵,分析了数学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针对目前我国铁路货运市场货源不足、市场份额下降,以及综合考虑铁路、公路两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文章提出建立公铁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并通过对公铁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环境
无位置传感器技术是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剖析了已有的两种典型直接估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无位置传感器技术。通过分别计算出定子磁链矢量角位移与
行政授权之探究程志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旧体制交替更叠,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露,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行政授权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正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钢磷化基体和铝合金微弧氧化基体上涂覆聚四覆乙烯的工艺过程、质量欠佳的原因和一些力学性能。我们可以观察得到,对于同-涂覆层数,铝合金微弧氧化基体上的涂
20世纪60年代,作为布达佩斯学派成员之一的马尔库什在帮助卢卡奇编辑美学著作的过程中,对文化产生了极大兴趣。在他看来,文化是历史作用在人类身上的力量,是限定我们的生活方式,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B超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的患儿125例,男60例,女65例,年龄2.5-15岁,行腹腔镜探查手术,根据术中情况行腹腔镜下
2 一个将近60岁的老女人,紧跟在狗的后面叫着:“花儿!花儿!”听她一叫,花儿马上跑过去,伸出前爪立起来,扑着抢着,显出亲热的样子。
前文说“书法是以具有一定内容的汉字及其组合作为创作的载体”,是从整体而言的;反过来说,书法形式是由各个不同的点画组成单字的结构,进而由相应的结构组合成为整幅作品的章
创作一幅花鸟画作品当有了较成熟的构思立意时,就需要在画面上将其付诸实施,把构思立意形象化、具体化。画家开始根据自己的作面意图,赋予画面美妙和适当的结构。把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