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侠”的中国梦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爸爸是‘熊猫侠’……我的爸爸很了不起,他用自己的血救了好多人,他在哪里啊?我好想念他。”“索菲亚,你们在北京好吗?这里是爸爸的家乡阿特劳,美吗?爸爸现在在这里工作,这是工厂,这里正在生产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大设备……”这是“学习强国”平台上一段父女对话短视频,大家纷纷为视频中的父亲,哈萨克斯坦小伙儿鲁斯兰点赞。
  读着《西游记》长大
  鲁斯兰出生在哈萨克斯坦的阿特劳市。家里收藏有一套哈萨克文中国四大名著,小时候的鲁斯兰最喜欢听妈妈为他读《西游记》。神秘的东方国度,降妖捉怪、一身正能量的石猴,威力无边的金箍棒……《西游记》里的场景让鲁斯兰着迷。
  他10周岁生日时,外婆将他拉到身边:“我的孩子,我知道,你喜欢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喜欢中国,所以,我给你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地图,中国地图,太好了!”从此,每天研究中国地图,成为鲁斯兰读《西游记》之外的又一项重要功课,一颗“中国梦”的种子在孩子心底悄然萌发。
  17岁时,鲁斯兰辗转来到中国海南。坐在飞驰的环岛高铁里,沿途风景美不胜收。
  “妈妈,我要留学,我要到中国海南留学!”鲁斯兰激动地打电话给妈妈。
  2009年9月,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室里,一个腼腆的哈萨克斯坦男孩红着脸作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鲁斯兰,中文名字‘蓝天’。”
  在老师们的悉心帮助下,鲁斯兰逐渐适应了中国的生活,顺利完成2年的语言课程学习,如愿升入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就读工商管理专业。
  鲁斯兰性格日渐开朗,开始积极地参加到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一次,见到学校里的献血车,他就和同学一起上去献血,没想到,自此他在朋友圈里得到了一个称号——“熊猫侠”。
  蓝天哥肯定帮助你
  “哎呀!Rh阴性,熊猫血!”海南大学校园献血车上,工作人员惊呼,而鲁斯兰一脸错愕。“同学,你的血型非常稀缺,1000个人中才能遇三四例,被称为‘熊猫血’。”看到鲁斯兰不解的表情,工作人员赶忙解释。
  受汉语水平的限制,鲁斯兰没有完全听懂工作人员的话。但他明白,自己的血型很稀缺。一个月后他再次踏进献血车,工作人员笑着婉拒,因为按照中国的相关法规,献血的间隔期是6个月。此后,每隔6个月他都会主动献一次血。
  “有人需要你獻血!”2014年6月16日,刚刚走出考场的鲁斯兰被急切的同学一把抓住。原来,广西贺州市一名9岁的Rh阴性血型女孩因车祸双腿粉碎性骨折,当地血站库存无法保证手术供血,女孩危在旦夕,家人只得在网上发布求助消息。
  当晚11点,在飞往广西的飞机上,鲁斯兰在朋友圈里留言“蓝天哥肯定会帮助你的”。
  1500毫升Rh阴性血输入,女孩转危为安。从贺州回来后,鲁斯兰加入了由“熊猫血”志愿者组成的稀有血型爱心之家和自由血型联盟两个公益组织。在中国留学8年,鲁斯兰累计献血量超过5000毫升,相当于把全身血液换了一遍,“熊猫侠”的故事不胫而走。
  2013年9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演讲中提到了鲁斯兰,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是中哈两国友谊的使者。
  千里姻缘一线牵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王菲的《传奇》是鲁斯兰最喜欢的歌曲,正如这首歌的名字一样,他与蒙古国女孩格日乐就是因为当初彼此“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才成就了今天美满幸福的跨国姻缘。
  2015年4月21日,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校园猎奇”活动。满头乌发,一身草原气息的蒙古国姑娘格日乐与鲁斯兰被分配在同一组。两人在活动中密切配合,让整个小组胜出。活动结束时,大家击掌相庆,鲁斯兰触碰姑娘柔软小手的那一刻,怦然心动。
  两个年轻人情感迅速升温,见过双方家长后,两人很快在大使馆登记结婚。
  2015年,鲁斯兰和格日乐三喜临门。他们拿到了海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鲁斯兰考取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女儿索菲亚在北京出生。
  为了让母女生活得更好,鲁斯兰来到专业对口的海航旅业实习。在这里,鲁斯兰不仅得到一份不错的实习工资,更获取到丰富的“一带一路”建设的用工信息。
  在鲁斯兰的家乡阿特劳,有一座建于1945年的炼油厂。鲁斯兰撰写硕士毕业论文期间,他在海航旅业实习时的同事给他提供一个重要的信息:中石化炼化公司承揽的阿特劳炼油厂芳烃项目已建成投产,急需大批懂汉语和俄语又懂工程的人才。
  既能发挥专业特长,又能服务于中哈“一带一路”建设,格日乐为丈夫选择去阿特劳投了赞成票。
  “爸爸,什么是‘一带一路’?”
  “在中国,有一位叫习近平的爷爷,他提出一个倡议,希望一部分国家和地区能够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共同变得更好,其中就包括爸爸和妈妈的祖国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其他文献
“人生活中靠近的水域,即使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天长日久,也成了他们心中的母亲河。”这是作家徐则臣曾写过的一句话。  徐则臣从小生活在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的农村,那里水网密布,徐家房后不到100米就有条河,往北一两百米又是一条,再走500米又是一條……他的目光时常追逐着河面上的某一朵浪花、某一根水草,不断展开想象。河水越流越远,越流越长,他的世界也越来越大。在镇上读中学时,冬天,他在学校旁的石安运河边
期刊
现年43岁的韩伟是个典型的“乐活派”。从资深媒体人到阿里高管,韩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价值,直到转身成为一名创业者。  2013年,韩伟从阿里辞职,跑到国外进行深度的研究和学习,在一番梳理之后发现,利用互联网去改造线下行业,必将是一波新的浪潮。韩伟认为,国内健身行业市场空间巨大,可以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健身行业,重塑新模式。  2015年4月,韩伟注入资金200万元,创办樂刻运动线下店。  较国内市场上
期刊
都说上阵父子兵,在大庆油田,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王德民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儿子王研是大庆油田采油一厂总工程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奖获得者、大庆油田功勋员工。父子俩在大庆“百年油田”路上,风雨兼程,携手共进。  困难是弹簧,你强它就弱  夕阳西下,北国的秋天,火红的夕阳浸染着远山的层林,为远山、绿树、高高的油井架镀上闪闪金光。刚刚走出办公室的王研,看着金
期刊
人难道不是向世界借取光芒的吗?关于这个问题,龚曙光的散文集《满世界》是一个答案:人可以获得和世界对等的地位,既无需匍匐于历史,也無需仰望未来,可以做到和世界交换光芒,直到彼此都获得新生。  龚曙光对《满世界》的期待是:能让人们看到一个个体认知的世界,而非公众认知的世界。关于个体认知这一点,歌德、惠特曼、爱默生等文化启蒙者曾反复强调,直到今天仍未过时。爱默生说个体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文化和历史
期刊
每个时代有属于每个时代的爱情,爱情带着时代的痕迹。1980年代的爱情在作家野夫眼中是慢的,“写一百首情诗,加几十封情书才能靠近一个人,而且还没什么把握”。  接近爱情是摸索世界的一种路径  几年前,野夫找到了自己的一口老皮箱,皮箱里面藏着他多年来的日记、信件以及情书,其中有他写给别人被退回来的,也有别人写给他的。翻看这些,野夫觉得在翻自己的编年史,文字里记录的故事很详细,甚至乍一看,他都忘了自己曾
期刊
王芳是一名脑瘫儿的母亲,在给女儿寻医择校的过程中,她遇见了很多脑瘫患儿。那些无助又单纯的孩子,激发了王芳的母爱。她想为这些孩子做一些什么,这也得到丈夫李绿江的全力支持。16年艰辛付出,王芳夫妻帮助了8000多个脑瘫患儿,他们彼此相携广施爱心的经历为人称道。  不幸遭遇让两颗心越走越近  王芳和丈夫李绿江是再婚。  1992年,王芳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大女儿六个月时被查出患有脑瘫。丈夫狠心离去,她一
期刊
“我喜欢唱歌。我渴望举办一场自己的演唱会。”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样的梦想有多大可能实现呢?  在梦想的驱动下,来自成都的冯伟发起了这样一个创意项目——“平凡人演唱会”。从2014年开始,5年来他为近60人举办了57场演唱会。登上“平凡人演唱会”舞台的,有老师、学生、公务员、创业者。他们是为了爱情想要放声歌唱的女孩,为了音乐辞职流浪半个世界的行吟诗人,为了鼓励孩子而重新捡起音乐梦想的单亲爸爸,玩了
期刊
快递小哥被称为“互联网的红细胞”,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连接着千城百业。这支新兴的就业群体,是一群执著于奋斗的追梦人,同时也是这个时代亿万普通劳动者的缩影。  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9年8月20日晚9点多,赵刚终于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来自江苏宿迁的他,负责南京秦淮区光华门地区三个住宅小区的取件、派件工作。  今年32岁的赵刚,偏瘦,背微驼,他来南京做快递小哥已有10年,早已习惯了全
期刊
福瑞德·斯考威尔190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28岁时,斯考威尔从医学院毕业之后,决心前往大洋彼岸的东方济世救人,于是带着妻儿坐上轮船,前往陌生的中国。  在北京,斯考威尔一家学习了一年中文。1931年,由教会推荐,斯考威尔成为当时山东济宁唯一一家医院——德门医院的院长,妻子迈拉则当起了护士。  中国需要我  与纽约州舒适的生活相比,在济宁显然要艰苦很多。牌坊街的德门医院,仅仅有两个医生。斯考威尔记
期刊
近来,一位“板凳师傅”从国内火到国外,国内网友说他“能修理一切”,国外网友说他“会古老的东方秘术”。从陶瓷洗手盆到木质桌椅板凳,从柔软的皮质手包到坚硬的汽车保险杠,无论什么东西出现破损,他都能用泡面、饼干之类的食物进行修复。  为了生存,苦练修复功  这位神奇師傅名叫汪伟,是个安徽籍90后。当年,他和妻子谈恋爱时,妻子开玩笑说他“就是个修板凳的”,他觉得大俗即大雅,就把这个称号留下来做网名。“修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