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管上水平 百姓得实惠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lintianxi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杭州市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为总目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建设紧跟城市发展、独具杭州特色、连通社情民意的数字城管,建立了“一级(市级)监督,两级(市、区)指挥,属地管理,按责处置”的运行模式,使“城管上水平,百姓得实惠”的根本宗旨得到了有效落实。
  创新问题解决机制,提高为民服务效能。坚持“市民利益无小事”,建立常态化的“三个第一”(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解决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发现问题靠举报,处置问题靠突击,解决问题靠批示”的做法。在发现问题上,在全国首创了信息采集市场化,采取政府“花钱买信息”、“养事不养人”的做法,通过引进社会第三方公司履行监管职能,每天对全市城市化管理区域进行不间断巡查,以市民的眼光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居民身边的琐事成为了政府案头的大事。在处置问题上,坚持以“机制补体制”,搭建了市、區两级数字城管网络,再造了管理流程,将全市358家单位连接为可以实施扁平化管理的闭合网络,对数字城管问题实行分层交办,整合了城市管理资源,形成了合力。以“政府令”颁布实施《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开创了全国数字城管立法的先河;出台《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事件、部件立案、结案规范》等标准和规范,强化了刚性执行,减少了处置中的“自由裁量权”。在解决问题上,建立运行考核的倒逼机制,将年度考核结果纳入市政府对城区政府的城管目标考核和主城区党委政府的经济、社会、文化综合考评指标;实施“代整治”、“备货制”等八大制度,及时和妥善处理职责不清和建管衔接等问题。
  创新平台共享机制,拓宽为民服务领域。基于市数字城管主平台,一是向市属各区,县(市)延伸。按照主、副城“差异化”管理的要求,加快了数字城管向市属各区、县(市)的推进,明确今年内全面建成包含13个区、县(市)和两个市级管委会在内的市辖城域数字城管统一平台,推进了各区、县(市)城市化进程,节省重复建设投入1个多亿。二是向市政、公用、环卫等行业延伸。建设了桥隧在线监测、自来水远程抄表、环卫车载GPS、权力阳光许可审批等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为行业监管提供坚强支撑。三是向民生热点问题延伸。2008年以来,围绕杭州市委市政府推出的“停车新政”,建成了道路停车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对现有停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监管,通过多种途径实时诱导停车,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停车服务,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进一步向城市化推进区域延伸,逐年拓展管理对象和覆盖区域;按“天天抓创卫”的要求,不断提升处置标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市民对破解“清洁难”的满意度连续三年都保持在最高水平;配合行业监管部门开展户外广告、夜市、公厕、亮灯工程、渣土乱倒、文明施工、河道保洁等专项普查,实现与行业监管的错层管理,促进了城市“四化”(洁化、序化、亮化、绿化)长效管理。四是向重点保障和应急管理延伸。做好重大节会、“创卫”迎检等普查,配合开展古井保护等城市摸底工作,成为城市强化综合管理的总抓手,在城区防汛抗台、抗雪防冻等应急管理中快速响应,充当“一线侦察员”,及时上报街面动态信息,为实现市民家中“零进水、零灾害”提供了坚强保障。
  创新城管服务机制,搭建为民服务载体。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切实落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开通12319热线,并与数字城管并轨运行,全天候受理市民关于城建、城管十二类问题以及停车诱导方面的咨询和投诉;开展经常性的服务进社区、进广场活动,面对面地为市民释疑解困;实现12319热线与背街小巷、庭院改善等“民心工程”的有机结合,深入社区,问民需听民情求民计,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邀请市民代表进驻数字城管大厅,共同关注并促进热难点问题的解决,架设沟通桥梁;进一步延伸城市管理的触角,发挥全市400多个社区城管工作室的作用,建立社区发现问题统一归口数字城管的解决机制,为小事不出社区奠定了基础,沟通了社情民意。
  创新科学发展理念,打造精品数字城管。牢固确立“最好的管理在于服务,最好的服务在于细节”的理念,在推进数字城管科学发展中坚持走精品化之路,一是推出精品服务。进一步唱响“数字城管在您身边,为您服务”的理念,拓展服务渠道,完善服务机制,全力做好为部门(单位)和市民的服务。二是实施精品战略。围绕“覆盖最广、速度最快、功能最优”的要求,进一步扩面,提质、增效,实现数字城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是产生精品效益。不断优化处置环节,推进管理和技术资源的整合共享,发挥数字城管全时段、全覆盖、市场化、精细化和快速高效的平台优势,努力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全天相机拍摄的全天空地基云图能够实时反映当地的云量信息,而云量是天文选址首先考虑的因素之一.因此,对全天空地基云图根据图像质量、 应用背景等因素进行自动化分类,实现
本文回顾泰国医疗体系研究机构建立、发展并不断提升对医疗政策与医疗体系的研究能力的过程,并以公务员医疗福利计划支付改革和医疗全覆盖计划的保险保障范围调整为例,探讨研究
系统梳理1998年民用航天管理机构调整,特别是2005年天地一体化结构调整实施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下称高分专项)从2007年开始论证到实施至今10余年发展历程,揭示行业发展基本规律,首次将中国民用遥感行业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阐述了每个阶段主要特征、面临的问题以及创新管理实践;首次将高分专项十年历程明确为一个发展阶段,提出本行业未来发展要在高分专项阶段成果基础上,推动遥感行业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职务侵占罪为代表的侵害私务廉洁性的职务犯罪日益增加。而此类犯罪自从97刑法整合以来,规定过粗,也没有出台过严密的司法解释对其适用进行进一步阐述
自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到党的十六大决议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以来,一系列党的决议、中央政府的规划,一直把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我国二十一世纪的重要发展战略。近些年,城镇化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非农就业、促进城镇体系结构变化、拉动内需上的作用日益显现。    我国城镇化发展情况    首先,城镇化保持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
把小城镇发展作为城乡统筹的真正抓手,是根据我国国情所得出的一个逻辑结论。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为契机,我认为必须从概念上澄清对小城镇发展的认识。  什么是城镇化?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农村人口成为小城镇人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小城镇聚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并要求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  从城市化到城镇化,不同点在于小城镇能够促进农
“每天上下班高峰时段,我们那儿都特别特别堵,车子根本开不动。”不久前与一位朋友聊到堵车,不料他的口气显得相当自豪。细问之下,原来他觉得堵车正反映城市的繁荣、兴盛——“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资格堵车的”,才是这位老兄的内心独自。  作为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细微缩影,堵车几乎是我们生活里没法避免的事情。“堵”意味着车多了。而这个单一的变化,意味着与其相关联匹配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已发展变化。改革开放基本
选举制度是民主制度的基础,竞选活动是选举制度最直观的表象,也由此成为一个国家民主、社会习俗等集中展现的舞台。随着各国竞选经费逐年上涨,该种政治活动的法律规范及规制
21世纪,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描绘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
极限分析上限元法常用三角形常应变单元和线性化的莫尔–库仑屈服函数来形成较易求解的线性规划模型。针对四边形单元上限法不能充分利用线性规划算法的不足,通过对单元建立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