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在电镜观察病毒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t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我们在Bouanchard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用连续培育法进行R因子消除试验。结果表明,黄连素二硫酸盐、利福平对福氏Ⅱa痢菌D14株的R因子有消除作用,延长时间能够提高溴化乙锭对R因子的消除率。试验说明,用四环素预处理,可以降低D14菌株R因子的稳定性,并对此进行了讨论。
期刊
采用改良的Eckhardt微量电泳法检测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质粒DNA。共用含有0∶3抗原因子的53个地方株,其中52株有VW抗原。所有VW抗原阳性株均有一条分子量为39.5~45.0×106道尔顿的质粒带,由它们获得的VW抗原阴性株皆未检出质粒,从而证实耶氏菌毒力决定子——VW抗原的产生与分子量39.5~45.0×106道尔顿的质粒有关。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报道近来发生在我国一些地区的成人流行性腹泻的病因学研究结果,电镜观察发现在大多数(95%)病人的粪渣切片中,存在形态学上与轮状病毒极为相似的病毒颗粒,而在病人粪便上清液的负染电镜观察中都发现了大小在50nm左右的轮状病毒核心样结构,显然后者为前者的降解形态。鉴于ELISA、RPHA等实验均未能证明此病毒与通常轮状病毒的抗原关系,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此病毒与通常轮状病毒具有显然不同的核酸图型;此外
期刊
期刊
用抗-儿茶酚胺配基抗体(Ab1)诱导产生了抗-独特型抗体(抗-id抗体,Ab2)。Ab2能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相结合,并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它们的出现呈周期性;它们的消失,则是由于Ab2分子诱导产生了抗-抗-独特型抗体(抗-抗-id抗体,Ab3)。Ab1和Ab3在与放射性标记的肾上腺素能拮抗剂结合方面,是相似的;但亲和力则各异。本文报告的结果,支持关于存在一个以独特型和抗独特型相互作用为中心的免疫调
期刊
用小鼠做黄疸出血性钩端螺旋体感染的实验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在抗钩端螺旋体感染中具有保护作用。给同种小鼠输入免疫巨噬细胞能特异性地抵抗钩端螺旋体感染,使动物免于死亡。用SiO2损害巨噬细胞功能,能降低抗钩端螺旋体抗体的产生。免疫巨噬细胞在体外对钩端螺旋体表现有特异性地杀伤作用,免疫巨噬细胞与钩端螺旋体直接接触很可能是杀伤作用的首要条件,但没有观察到这种杀伤作用是通过吞噬作用来完成的。测定免疫和正常小鼠
期刊
本文报导我国地方株中9个新型钩体的复核或鉴定结果:确定1853株为拜伦群新型钩体,命名为拜伦3型钩体;K5株为波摩那群新型钩体,命名为昆明型钩体;507株为澳洲群新型钩体,命名为乳山型钩体;80~27株,De10株,A85株及A102株均为爪哇群新型钩体,分别命名为雅安型、德宏型、A85型及勐润型钩体;M6906株及6712株为塞尔东尼群钩体,分别命名为爪哇4型及海南怀特康型钩体。原我国的曼耗L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