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挥教材的作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学生学习;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0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许多高校推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什么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呢?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获取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再是灌输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为学生引领学习方向。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以及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有选择的获取知识。这样不仅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发现、研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那么怎样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呢?下面就简单谈谈教材在学习的所起的作用。
1、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
1.1教师要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新旧知识、技能的联系,是搞好新知识、技能教学和实现知识系统化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中的新知识和前后教材中知识的关系,发掘新知识、技能的"生长点",以实现知识、技能的正迁移。还要分析教材中新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不断将新知识归纳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努力构建各类知识、技能的网络,从全局上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
1.2教师对教材功能的正确解读是实现"用教材教"的重要前提。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教师的善于运用。"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3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只有通过创造,才会使生动的教材变为生动的课堂,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达到学习的效果。
2、教材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依据。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便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体,是中心。学生的学习往往局限于课堂、书本,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将成为个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接受教育不仅是人们就业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成为人们转岗、再就业的必备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不仅仅是人们获取一纸文凭的手段,而是成为生活的必需。因此,在开放教育中,学生是自我再生产的自觉主体。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人们将会以前所未有的自觉性去进行学习。这就使学生成了教学主体,其教学活动的中心也不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材是一个向导,起指引作用,指引学生向更深的方向去理解。
4、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
4.1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作为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资源,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用、能启迪学生的智慧。
4.2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依据教材,创造出多层次的练习内容,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到充分调动。
4.3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和依据。教材是教师的好帮手。教学中怎样突出重点?怎样分散难点?怎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真知?......编者尽其所能考虑了这些问题,想了一些解决办法,力求通过自己的书来帮助教师,给教师提供参考。教材能提供许多教学资料:教学中用的图片、历史材料、新科技知识等,为教师上课提供了方便。教师通过教材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课后可通过教材,即:工具书、电子教材、网络去了解、去学习更深的知识。
学生只有认识到教材的作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认真学习。才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不然,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就变成空谈,毫无意义。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节奏加快,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升学、就业、务工、竞选、任职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的门槛越来越高。一个人如果不学新知识就跟不上新形势,思想就要落后蜕化,精神就会窒息。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学习更多知识,只有学习新知,探索未知,才能提高人的现代化素质和能力,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人。
参考文献:
[1] 万殿富 发挥教材作用改善学习方式《数学大世界》2010.8
[2] 姬玉良.发挥教材功能 培养学生兴趣《安徽教育》1999.4
[3] 丁莉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百花园地》2012.6
[4] 王树婷.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功能解读《地理教育》2005.4
关键词:学生学习;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0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许多高校推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什么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呢?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获取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再是灌输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为学生引领学习方向。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以及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有选择的获取知识。这样不仅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发现、研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那么怎样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呢?下面就简单谈谈教材在学习的所起的作用。
1、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
1.1教师要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新旧知识、技能的联系,是搞好新知识、技能教学和实现知识系统化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中的新知识和前后教材中知识的关系,发掘新知识、技能的"生长点",以实现知识、技能的正迁移。还要分析教材中新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不断将新知识归纳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努力构建各类知识、技能的网络,从全局上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
1.2教师对教材功能的正确解读是实现"用教材教"的重要前提。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教师的善于运用。"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3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只有通过创造,才会使生动的教材变为生动的课堂,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达到学习的效果。
2、教材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依据。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便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体,是中心。学生的学习往往局限于课堂、书本,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将成为个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接受教育不仅是人们就业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成为人们转岗、再就业的必备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不仅仅是人们获取一纸文凭的手段,而是成为生活的必需。因此,在开放教育中,学生是自我再生产的自觉主体。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人们将会以前所未有的自觉性去进行学习。这就使学生成了教学主体,其教学活动的中心也不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材是一个向导,起指引作用,指引学生向更深的方向去理解。
4、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
4.1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作为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资源,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用、能启迪学生的智慧。
4.2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依据教材,创造出多层次的练习内容,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到充分调动。
4.3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和依据。教材是教师的好帮手。教学中怎样突出重点?怎样分散难点?怎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真知?......编者尽其所能考虑了这些问题,想了一些解决办法,力求通过自己的书来帮助教师,给教师提供参考。教材能提供许多教学资料:教学中用的图片、历史材料、新科技知识等,为教师上课提供了方便。教师通过教材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课后可通过教材,即:工具书、电子教材、网络去了解、去学习更深的知识。
学生只有认识到教材的作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认真学习。才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不然,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就变成空谈,毫无意义。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节奏加快,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升学、就业、务工、竞选、任职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的门槛越来越高。一个人如果不学新知识就跟不上新形势,思想就要落后蜕化,精神就会窒息。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学习更多知识,只有学习新知,探索未知,才能提高人的现代化素质和能力,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人。
参考文献:
[1] 万殿富 发挥教材作用改善学习方式《数学大世界》2010.8
[2] 姬玉良.发挥教材功能 培养学生兴趣《安徽教育》1999.4
[3] 丁莉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百花园地》2012.6
[4] 王树婷.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功能解读《地理教育》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