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互动与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冲突的消解——上海市24个社区调研的启示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ong1973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应当是城市社区物理空间与人际互动空间的结合。目前,上海市城市社区公共空间中冲突的表现主要有:私人空间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影响,市场经营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影响,管理机制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影响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冲突消解的实现途径,是构建人际互动机制,主要包括:构建以多方联席会议为轴心的多种形式的协商机制;听证会走进社区,既协商又决策;开辟"网上居委会",构建网络公共空间中的协商渠道等等。
其他文献
<正> 焦虑体验与文学焦虑这个范畴在现代文献中是一个使用得较为广泛的概念。作家批评家使用它,藉以描述某种不安忧虑的内心状态;心理学家使用它,则有较严格的涵义,主要指由
<正> 1 引言内隐学习是个体通过与环境接触,无目的、自动地获得事件或客体间结构关系的过程。它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EG两步法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对于我国农村居民教育支出比重与国家财政教育支出比重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
<正>2014年2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和综合频道《焦点访谈》对东莞"黄流"及东莞扫黄事件的两则专题报道,从报道手法和报道目的来看,都算是典型的舆论监督报道,
目的评价青少年吸烟后果问卷(ASCQ)中文译本的信、效度,为青少年吸烟行为的早期干预提供较为敏感的工具。方法招募山东省东营地区初中、高中及中专学生共478名为研究对象进行
目的了解河南省中学生孤独感现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中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提供线索。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7个省辖市和7个县抽取中学生21 870名,使用中国中
<正> 请设想你正在北美某个城市的大街上漫步。你的周围是一个高度人为化的社会,但是你不作此想:你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觉得一切都自然之至。但是,如果你让想象略施其惯用的小
本文论述了佛教医学的意义、基础、理论、病名、病因、病类、病相、对治、养生、保健等问题,是研究佛教医学的一个总纲。
教育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从而导致消费支出的增加并改善消费结构。本文利用我国近十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受教育程度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
<正> 无论是西方的“崇高”,还是中国的“雄浑”,都不能简单地视为“壮美”。但与“优美”这一范畴相较之时,却又显现出“崇高”与“雄浑”都具有“壮美”的一些基本特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