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报恩路,情憾英雄泪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y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5年12月25日,一个晴朗的冬日下午,张英和同事带着她刚满三岁的女儿小雅到菱湖公园上的九曲桥上玩,大家说笑间只顾忙着拍照,谁知一不留神,站在桥边的小雅掉进了冰冷的湖水里,转眼间便不见了身影!一切只发生在短短几秒钟内,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就在张英六神无主的情况下,与此相隔大约三十米远的一位三十多岁青年男子,毛衣都没来得及脱连跨几个栏杆,纵身跳进了三米多深冰冷湖中,奋力朝孩子落水点游去。由于菱湖水温低,加上河床水草浓密,救人男子身体又被厚重衣服裤子包裹,游动明显吃力已经呛了好几口水,他经过多次扎猛子仍然没有摸到孩子,“加油啊,英雄!”看到岸上的人们大声鼓励,男子猛吸一口气深深扎入水中,终于把孩子托出了水面,此刻,好几个市民下坡来到湖边帮忙,大家伸手把救人英雄拽上岸,又把小女孩抱到桥面上。看到安然无恙的女儿和浑身透湿累得瘫在岸边烂泥中的救命恩人,张英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泪水已经润湿了眼眶。
  好在抢救及时,女儿只是受到惊吓呛点水发了烧,住院3天就康复回家了。女儿失而复得,一家人欣喜不已。但不知道救命恩人是谁无法报答,成了张英事后的遗憾和抹之不去的心病。为了寻找恩人,从此张英一到休息日便四处打听。小雅和妈妈一起坐公车拿着地图,一个一个学校地问。每一次,张英都要把那个救人故事对学校门卫从头到尾讲述一遍,可是结果却总是落空。一次,张英骑车累得筋疲力尽,不料被一辆停站的公共汽车尾部剐上摔倒,小雅重重跌倒在地,她的裤子被蹭破,一双膝盖鲜血淋漓全身多处淤血青一块紫一块,望着这些,张英未曾动摇,感恩行动的骨头再硬也得啃下去!为了心中那份渺茫的希冀,在家休息半天,张英又上路了。
  
  一字之差苦寻恩人无果
  
  由于张英当时将“黄老师”错听成“王老师”,随后的三年多时间里几乎寻遍了安庆城区的一百多所中小学校,也多次找公安机关帮忙,都没有任何线索。在寻找恩人的岁月里,小雅也渐渐长大上学了,每年的教师节,孩子都会给电台打热线,为那位不知姓名的救命恩人点上一首《好人一生平安》,然而,恩人的线索还是没有半点消息。
  年龄渐长,懂事的小雅每年都会写一篇《最难忘的日子》的同题文章。每年相同的标题,却有不同的感悟。有一次女儿写的一篇《拿什么报答你,我的恩人》让张英无意中看到了,妈妈看了女儿发自肺腑的文章也颇受打动,忽然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何不把这感人的文章感人的事诉诸媒体,或许能圆梦呢!媒体被深深震撼了,该报次日推出整版特别报道《好心人,你在哪里》,一石激起千层浪,母女的心愿感动了安庆,震撼了安徽父老乡亲!苦心的张英还把那篇报道复印十多份,在征得公园管理处同意后,将复印报道在事发地贴了很多处。遗憾的是,恩人依然没有露面,时间一晃就到了2008年国庆节,七天长假得好好利用,张英好好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寻找思路,全市的一百多所中小学、大学都找遍了,还有职业中专没找,这是最后一个空白点了,决不能落下!在玉琳路上,张英意外发现了过去从未找寻过的安庆市第一职高,张英向看门师傅打听此事,不想看门师傅想了下竟然说,你找的人可能叫黄德新,不是“王老师”,他以前在这里教书,十几年前好像是救过一个落水女孩,可他现在调到市教育局了。“天啊,这不是做梦吧!”张英狠狠地掐了一下大腿,感觉很疼,她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到教育局,向安庆市教育局江兴代局长求助,经过多方打听,小雅的救命恩人“王老师”原来是“黄老师”——现供职于安庆市教育局的黄德新。看到如此执着的母亲,教育局的领导被深深感动了,不巧那天黄老师外出培训了,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应该安排个隆重的见面仪式了却夙愿,因为母女两颗感恩的心不仅会感动恩人,也一定会感动全市人民!出了教育局大门,张英眼眶湿润了,她仰起头,作了一次深呼吸,旋即她给女儿通报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感恩之路感动施救人
  
  2008年10月20日上午9时半,在安庆市教育局宽敞会议室里,张英紧紧握住黄老师的手说:“这么多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每年一到教师节我就想到救命恩人还没找到,总很失落,今天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下了!”对于13年前救人的一幕,黄老师记忆犹新,“当时湖面全是青苔,幸亏看到孩子落水点,如果晚了,青苔重新布满水面,找不到孩子落水确切位置就麻烦大了。救人处于刹那间的本能,任何人看到都会去救的,倒是你们十几年不变的感恩的心,好感人呐,这种感恩心同样伟大!”黄德新笑了笑接着说:“其实事情也很巧,几年前我也从报纸上看到了孩子那篇寻找我的文章,感觉很震撼,也有想见面的冲动,但一想到怕会给孩子增加报恩压力,况且自己只是做了一个人民教师该做的事,所以也就没主动和你们联系,真的很抱歉啊,又让你们找了这么久!”为了报恩,张英送上了一万元酬金,黄德新推辞不过将它转送给了小雅,他希望小雅好好学习,考上理想大学。面对着亲切和蔼的黄叔叔,小雅激动不已,像是多年不见面的亲人,手拉手坐在一起谈了很多,小雅说:“黄叔叔,我的第二次生命是您给的,所以从我记事开始,母亲就经常告诉我是一位好心人舍身救过我。妈妈一直教育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要有一颗爱心和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黄叔叔,此时此刻,我想用一首歌来表达我们全家对您的谢意。”小雅噙着泪双手合十动情地唱起《感恩的心》,在歌声中,我们感觉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将会随着歌声飘向远方,会有更多的人用心传递每一份爱……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责编:赵继才 zhaojicai@126.com
其他文献
CT,它的全称叫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问世于1972年,是放射诊断的一项重大突破,CT不是X线摄影,而是用X线对人体扫描,取得信息,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图像。它能使传统的X线检查难以显示的器官及其病变显示成像,且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明确,从而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早期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这种检查简便、安全、无痛苦、无创伤、无危险,它促进了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发展,发明者获得
期刊
中医的高明之处在于她所具有的战略性思想,而不仅仅注重战术。中医知道人是一个活的有机的生命整体,中医医术重在利用和挖掘人体自身的高超的自我修复、自我防御功能,不仅如此,中医还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认为人与自然界也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人合一,天人一体。自然界的阴晴晦暝、春夏秋冬、昼夜轮回、寒暑温凉、风雨燥湿等等都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人之所以会生病,正是由于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自
期刊
我们经常会看到,运动员在比赛前,要做各种热身运动使身体各部位逐渐兴奋,以适应即将到来的激烈运动。  其实我们在平日的锻炼中,无论跑步、游泳、打球还是其他有氧运动,都需要恰当的热身运动来“抻筋拔骨”、激活肌肉和神经功能,减少运动时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本衙藏板”《达摩·易筋经》中的“预备势”有很好的热身效果。  “预备势”的动作要领可以精辟地归结为“屈伸呼吸、抻筋拔骨”这八个字,整套动作无不充分体
期刊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性更强,并发症更多,因此危害性更大,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带来较大的伤害。资料显示,我国是流感的高发地区,二十世纪发生的四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中,有的是起源于我国,其中老年人和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哮喘和免疫能力低下等慢性疾病的中年人和儿童,都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著名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指出,对传染病,无论是艾滋病、“非典”还是流感,预防
期刊
肥 胖    通常爱喝水、喝茶、喝咖啡的人以及特别喜欢吃面包、蛋糕、橘子、葡萄的人,容易引起水胖。相反,如果想变瘦,最好多吃牛蒡、胡萝卜、莲藕、大葱、洋葱、山药等颜色深且质地紧密的食物。如果按“相同相似理论”推理,那就意味着身体也变得紧绷绷的,不那么松懈肥胖。    [生活疗法]  1、参加劳动或进行运动,能够充分运动肌肉,消耗多余的水分,使身体发热。由此改善代谢状况,产生减重的效果。  2、洗澡
期刊
王晨霞,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在江苏盐城市人民医院、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1990年至今任掌纹医学研究所所长。自1986年起,她开始致力于掌纹医学研究,被称为“掌纹诊疗第一人”。著有《现代掌纹诊病》、《现代掌纹诊病图谱》、《家庭健康看掌纹》、《自测健康看掌纹》、《常见病诊疗看掌纹》。2007年出版《“掌”握自己的健康》。这些书籍因为实用性强,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及好评。    40岁人的掌纹特
期刊
“医生,我的后背经常特别酸痛、僵硬,就像驮着个钢板一样。”——这是许多伏案工作的年轻病人,在我面前经常说的一句话。的确,在骨科临床,许多患者的疼痛之源,就在宽阔的后背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骨科领域越来越多的病痛与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近日,我在脊柱外科专家门诊就接诊了一位年仅24岁的女病人,她的职业是做媒体广告——令人羡慕;但她的工作状态并不令人羡慕——每天要在电脑前呆上十几个小
期刊
茯苓的功效十分多:健脾、安神、镇静、利尿,可以说是能全方位地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被誉为中药“四君八珍”之一。    茯苓生长在哪里呢?    一般的大树枯死或被砍伐后,往往会从枯死的躯干或残留的根上生出新的小枝叶来,中医认为这是大树未绝的精气要向外生发。如果大树枯死后,上面不长小的枝叶,就意味着附近的土壤下有茯苓,是茯苓吸取了大树的精气,使它没有能力再生发小的枝叶。  茯苓生长在土壤中,而且是在大树
期刊
2008年11月6日到9日,为期四天的“中国中医药展”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隆重举办。此次展览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部、科技部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主办,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承办。展览分为五个部分,以文字、图片、视频、实物、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了中医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我国中医医疗的服务能力、规模和服务特色,中医药科技
期刊
在本刊创刊25周年之际,在广大读者的殷殷期盼下,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网站 http://www.cnysbj.com 终于上线了。  网站首页右侧为最新三期电子杂志,一页一页犹如翻阅我刊纸质书本一样。网站的中间,是本刊的主打栏目,文章节选自我刊近几期杂志热门文章。网站底部是我刊全年十二期杂志封面及部分内容。  本刊网站设有将近二十个栏目,每个都不会让您失望。  编读往来:这是我刊编辑和广大读者共同交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