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公交站牌信息系统设计调研与架构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交站牌是由文字、图形、符号组成,安置在车站或者公交站,用以向乘客提供服务信息的设施随着秦皇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审美层次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公交站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我们对秦皇岛公交站牌进行了信息设计研究,完成了四套可实施性的设计方案,在公交站牌具备基本功能性的同时使公交站牌变成秦皇岛的一个旅游文化“符号”。
  关键词:公交站牌;秦皇岛;设计;地域特色性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30-02
  引言
  随着秦皇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审美层次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公交站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秦皇岛公交站牌的设计应该切实考虑市民的基本需求,使公交站牌的设计更加的人性化。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通过实地考察与设计研究,完善性的提出了秦皇岛公交站牌还应具有地域特色性。
  一、设计背景
  秦皇岛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公交系统的作用举足轻重。人们对公交车所有的信息了解,皆来自于它的公交站牌,所以秦皇岛的公交站牌设计,是这个城市形象塑造公交的重中之重,更是别人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然而,秦皇岛公交站牌的设计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我们经过实地调研,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后,提供了一些设计参考建议。
  (一)项目的环境背景。
  秦皇岛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拥有许多独特的地理面貌与景观形象,这为秦皇岛公交站牌的地域化、人文化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秦皇岛公交站牌不仅仅是一个指示作用的设计,用清晰易懂的设计呈现信息内容,使复杂的信息变得更容易理解,让人们快速感知、识别信息,方便人们简单快捷准确地浏览站牌。同时,在颜色、形态和图案的体现上从站牌的外观就可以让人感受地方特色,深入地研究公交站牌信息设计,拓展秦皇岛城市形象艺术个性的建设与发展。
  (二)设计的独特之处与创新分析。
  将过于简单的城市导向以系统化与艺术化。城市导向不再是指示与民,而是服务于众,而且导向设计以人为本。城市导向设计将从整个城市的特有文化形象定位出发。一个城市的视觉导向设计往往反映这个城市的品味、文化内涵,以及国际化的水平。
  本项目以秦皇岛为例,结合秦皇岛的旅游文化特征,以心理学,生理学为出发点,通过对颜色,形态,图案,字体和编排的分析,深入研究站牌信息设计,在全国公交站牌中凸显秦皇岛公交站牌的人性化和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我们通过制定符合秦皇岛地区特色的公交站牌设计方案,为政府在秦皇岛的城市建设上多出了一份建议,通过推广,也有可能我们的设计方案会得到实施。
  二、设计思路与方法
  (一)思路。
  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我们发现秦皇岛的公交站牌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面临着更新换代的问题。所以,我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做出建议性的具体的设计改善方案。我们项目进行的思路为五点:资料搜集、实地考察、草图绘制、制作站牌和设计方案修改。通过用从大范围到小范围不断筛选得出设计的中心思想,从理论到实际得出研究结论。
  1.资料搜索、小组调研讨论。
  前期,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资料的搜集,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我们了解并整合了中国、欧美地区、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调研成果,发现优秀公交站牌设计里都有的几个关键点:简洁明了、层次丰富、富有美感、地域特色、人文关怀。
  通过老师的指导,我们再次一起对暑期搜集的材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于现代化、人性化和特色化三点,我们将着重的加入到站牌的设计中。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对秦皇岛的历史背景和旅游文化进行调查,才能设计出适合秦皇岛并且能反映秦皇岛地域特色的公交站牌,让站牌的设计也能成为秦皇岛文化的传播者。讨论中,我们对下一步的调研计划进行了分析。我们将对秦皇岛开发区、海港区和北戴河区的公交站牌实地考察,并且对秦皇岛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
  2.实地考察(调查问卷)。
  小组成员集体乘坐秦皇岛公交车到达秦皇岛的各个地方,亲自感受各个站点公交站牌的实际状况,并拍下了大量的照片,用于实地研究。我们发现在秦皇岛的公交站牌有如下几个特点:
  (1)秦皇岛的路牌很多早已老旧。生锈,不美观。
  (2)各地区的公交站牌不统一,种类参差不齐,在旅游区和市中心地带的公交站牌都是相对而言比较新颖的,而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公交站牌非常简陋。
  (3)站牌的多条线路都在同侧罗列,不能容纳多人同时查看。
  (4)站牌上的字迹太小,对于视力不好的乘客,查看起来有些困难。
  (5)有些站牌夹杂在一些绿化带里,不能引起乘客的注意,对于不熟悉秦皇岛地区的游客来说是很大的困扰。
  (6)站牌缺乏地域特色。
  这些问题在调查问卷中也有体现,有的年轻人希望站牌能显出一些青春活力,不要死气沉沉;中年人认为应该将站牌制成电子站牌,智能化的;老人只希望站牌上的字大些,能够看清楚。
  所以,我们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居民的想法,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同时也要与秦皇岛的海洋文化相结合,宣传秦皇岛的旅游文化和精神文明。
  3.草图绘制。
  随后,我们开展了头脑风暴,因为每个人的风格和关注点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每位成员各自都绘制了大量的草图,有平常的、特殊的、异形的,后期讨论的时候,彼此之间也得到了许多的灵感,也反复修改了许多草图细节,草图阶段是最轻松的时刻,因为完全放飞你的思想,天马行空随意想象。
  4.制作站牌。
  在调研过程我们出现了对设计方案意见分歧的情况,每个人对于公交站牌的外形设计有着自己独特的探讨。因为是同一个项目,所以我们抱着求同存异的方法,将站牌的颜色和排版进行统一,给每个组员相当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寻求按照不同的环境要求作出不同的公交站牌的设计。   5.设计方案修改。
  我们根据公交站牌的不同形状对颜色面积、颜色搭配、字体大小、字体间隔等的不断修改,最后得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已经设计好的方案可以按照实施的情况进行修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二)方法。
  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头脑风暴法和排除法。头脑风暴法能让我们在看过的秦皇岛旅游文化的书中快速的得到最记忆深刻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能作为我们设计方案的思想来源,比如秦皇岛让我们联想到北戴河,北戴河让我们联想到大海,大海让我们联想到海浪,海浪让我们联想到曲线,这样一步一步的推敲,我们便得到了最终的设计主题。除此以外,排除法在设计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在我们不断地一起推敲出关键字后,很多关键字过于抽象没有办法联想到实物,例如,金三角,度假区这类词我们就得排除。
  三、设计成果与总结
  在项目成果上,我们以设计方案和论文的形式展示。我们分别设计了四个公交站牌的设计方案,在排版上、颜色上、材质上和站牌的造型上做出了考量,他们分别是波浪海洋风站牌、古建筑风格站牌、错位风格站牌以及顶棚式站牌。
  波浪海洋风站牌(方案一)如其名,秦皇岛是一个海滨旅游城市,环渤海湾,北戴河是这里著名的景点,所以在站牌中将大海中优美的波浪曲线的元素加入到站牌设计中,体现了秦皇岛的大海的地域特色性,充满了现代感,站牌也不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古建筑风格站牌(方案二)是以秦皇岛著名的旅游特色景点的山海关为灵感进行创作的,整个外形比较的刚硬,偏向于传统化,区别于方案一的柔和,代表秦皇岛给人带来的的另一面感觉。
  错位风格站牌(方案三)是依据轮船的船帆进行设计的,秦皇岛是一个海港城市,交通便利,海上运输比较发达,运用帆布这同一元素来倡导秦皇岛这个城市的快乐与自由,它的整体造型比较具有突破性,打破了以往固定的站牌模式,进行错位的站牌结构设计,在想法上比较新颖独特。
  顶棚式站牌(方案四)实用性比较强,它是针对秦皇岛的独有的天气情况来进行设计的,秦皇岛是一个日照很强的城市,白天紫外线特别强烈,这种站牌的设计可以让人们在等车的同时,有一个可以休憩的的地方,防止太阳暴晒,在下雨天的时候还可以避雨。
  在这次项目中,我们总结了项目的思想。我们将之前调研资料中总结的公交站牌的人性化和地域特色性运用到这四个设计方案当中,最初的设计思想与最终的设计成果达成了统一。我们认识到公交站牌的功能性、审美性和地域特色性在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变化,这些都是根据当地的环境、当地人民的喜好、当地的文化、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等等来实现的。所以,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对公交站牌进行调研是很有必要的,它的重要性是决定了将要设计的作品的中心思想,使设计作品被赋予内涵的实现,最后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喜爱。
  在这次大创项目中我们设计了四套新颖的城市公交站牌,通过在研究过程中的学习与锻炼,我们对秦皇岛文化有了深一步的探究,对公交站牌的制作有了更多的经验,了解和掌握更广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其他方面,我们有组织能力上的提高,有思维上的创新,有情谊上的收获。我们在忙碌中充实了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为日后的工作和学习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欧新菊,基于旅游文化的数字景区形象艺术设计——以河北祖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大舞台.2012
  [2]朵慧,历史文化古城环境导向系统设计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2010
  [3]鲍诗度,环境标识导向系统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张洁敏,论城市公共导向系统中的地域文化特征[J]南京工程大学.2012
  [5]江昼,论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公共导向系统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2010
其他文献
中学时期是学生智力发展到巅峰的重要时段,此时进行英语学习是最好的,能够记忆的较为久远而且理解的也会比较容易。可以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基础上,加深理解,纵向深入,将英语水平得到
对于高校地理教师来说,能力素质指成功地促成地理教学活动所要具备的所有能力的总和。地理教学改革的最核心问题是教学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也是社会发展对地理教育所产生的迫切要求。本文便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地理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评价问题。   一、地理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一)组织实施教学的能力   第一,运用和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第二,处理和分析有关地理教材的能力。
生态学注重生态系统整体性、物质循环、协调与平衡等特征.无论从经济、文化、科技、知识、生态环境等外部条件,还是从运作方式、馆藏资源、使用者等内部条件分析,探索高校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的前提下,企业的用人标准早已经从专业对口提升到了人才综合素质层面.而学生会的工作经验对于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应该是显著的.
摘要:人类穷尽千年探求哲学的本质,在真实与虚幻之间尽情遨游。他们借助想象的力量使得科学技术在近百年来迅猛发展,一如施拉姆所说的“最后七分钟”理论。尤其是自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兴起,它将人类社会带入了电子信息时代,即数字时代。前所未见的各项数字技术层出不穷,尤其网络技术已成为大众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枚重要齿轮,它不仅改写了人类信息传播发展的历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而且一再模糊了
随着现代拳击运动日益发展,心理素质在拳击竞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拳击运动员的心理一般特征和特殊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据此提出了拳击运动员的
原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人口环境与发展研究室主任郭宝森老师,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2003年8月8日中午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64岁.在弥留之际,郭宝森老师仍念念不忘专
在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以教育对象为转移,教育对象对教育方法起着决定性意义.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中,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