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保胆取石对胆结石患者身心状态影响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保胆取石对胆结石患者身心状态影响效果。 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246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微创保胆取石术)、对照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每组各123例,觀察两组患者残石率、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清中的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水平,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变化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残石率、复发率均为0.81%,并发症发生率为1.62%,住院总费用(0.62±0.05)分、术后住院时间(5.20±1.00)分、术中出血量(110.51±10.89)mL,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水平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SAS、SD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均亦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创保胆取石术可较好的改善胆结石患者胆功能,提高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及不良情绪发生,对于预后身心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 微创保胆取石术;胆结石;疗效;胆功能;情绪
  [中图分类号] R6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20-193-04
  Analysis of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gallbladder preserving stone extraction on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e of patients with gallstone
  QIN Guiyu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Taizhou City,Taizhou 225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gallbladder preserving stone extraction on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e of patients with gallstone. Methods 246 patients with gall-stone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who were adopted minimally invasive gallbladder preserving lithotomy) and control group (who were adopte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123 cases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rate of residual stone,total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blood loss,recurrence rate,complication rate,serum total bilirubin and serum alanine transferase level of two group patients were observed.After 1 years of follow-up,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dverse emotional change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residual stone rate,the recurrence rate was 0.81%,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1.62%,the total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0.62±0.05),hospitalization time after operation (5.20±1.00),bleeding (110.51±10.89)mL,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meaning (P<0.05).After the 1D,the difference of immune function in the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30d after opera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otal bilirubin,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Before the operation,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bad mood scores of SAS,SD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1 years of follow-up,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bad mood scor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Minimally invasive gallbladder preserving lithotomy can relatively better improve gall-stone patients’ gall function,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reduce post-operation complication and bad mood occurrence,to prognosi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ll can obviously improve.   [Key words] Minimally invasive gallbladder preserving lithotomy;Gall-stone;Curative effect;Gall function;Mood
  胆石症属于消化外科常见疾患之一,是由于胆囊内部结石而诱发的疾患,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变化,胆石症的发病率渐趋增加,多见于成年人,且男性为多[1],因此探讨其干预措施是现今外科医务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既往临床对其治疗较为单一,但若失治误治则容易诱发并发症,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2],因此,我科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微创保胆取石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常规干预措施进行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气腹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并随访观察患者的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以期探讨可有效治疗胆石症的措施,保障人们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科收治的246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研究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微创保胆取石治疗)、对照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每组各12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6~63岁,平均(48.9±2.5)岁;平均病程(6.2±1.5)年。对照组年龄23~67岁,平均(49.2±2.6)岁;平均病程(6.1±1.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年龄:18~75岁。(2)确诊为胆结石疾病,接受手术治疗者。(3)研究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告知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其他结石,如肾结石等。(2)有其他原因导致的肝胆疾病。(3)无法耐受麻醉,不能进行手术者。剔除标准:(1)入组后依从性差,未能积极配合医生安排和治疗的患者。(2)治疗期间患者病情恶化或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以及发生了严重不良反应者。脱落标准:己经纳入本课题研究,但因个人原因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完成本课题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全身麻醉后,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全身麻醉后,予以微创保胆取石术,即在患者的右上腹胆囊投影处做一切口探寻胆囊,斜切或者纵切均可,长度约3cm,在胆囊底部采用牵引线进行缝合,一般为三根牵引线即可,予以渗盐水纱布进行胆囊底部护理,并在牵引线中间剪出切口便于插入胆道镜,而后采用吸引器和取石篮进行结石取出,根据结石大小,选择适宜的设施取出,如较大,则使用活检钳绞碎后取出,但在取石的过程中注意防止胆损伤囊黏膜,可采用氯化钠冲洗胆囊,以查看是否有结石残留,手术结束时采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口处,根据情况选择是否采用缝合浆肌层加固,逐层关腹,术后予以患者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酸碱平衡、补液、抗感染等。
  1.3 观察指标
  疗效主要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残石率、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血清相关因子水平:在术后第1天、30天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4mL,离心、分离血清并保存。24h内对血样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中的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水平。不良情绪评定: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与抑郁情绪的评估,根据评分对于不良情绪级别进行评定[3],其中<50分者为无抑郁、焦虑;50~60分者为轻度抑郁、焦虑;60~70分者为中度抑郁、焦虑;>70分者为重度抑郁、焦虑。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计资料分别予以()、百分数表示,分别利用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残石率、复发率均为0.81%,并发症发生率为1.62%,住院总费用(0.62±0.05)分、术后住院时间(5.20±1.00)分、术中出血量(110.51±10.89)mL,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比较
  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總胆红素、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水平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改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SAS、SD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均亦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胆结石是人体胆囊内的凝结物,当其对胆囊管或者胆总管造成堵塞时,即会引发胆绞痛,多为急性发作,疼痛剧烈而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1],且本病患者常伴见高热、呕吐等并发症,甚或诱发心律失常、肝衰竭等并发症而威胁患者生命健康[4],亦有可能由于胆囊长期出现炎症困扰,导致出现胆囊黏膜而形成胆囊癌[5],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既往临床对胆结石多选择手术治疗,随着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项技术渐趋应用于胆结石疾病之中,但在随访过程中,部分患者的复发率、残石率、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以致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6-7],因此微创保胆取石术以其改善了上述缺点而逐渐取代腹腔镜技术,但该项技术对于胆功能的影响如何,目前研究较为鲜见,而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作为可反应胆功能的主要指标被引入本研究之中[8-9],结果发现,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水平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由于术后并发症较低,而胆功能恢复较快,故而胆汁内游离的胆红素受到抑制,而总胆红素水平亦降低有关[10-11],而总胆红素水平降低则有助于患者胆囊内胆盐正常组成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可较好的抑制患者胆囊内胆固醇析出沉淀成石,从而阻断胆结石患者体内结石生成的途径[12],最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同时有研究表明胆囊黏膜的急慢性炎症具有可逆性,大多数患者在保胆术后2年内胆囊壁由厚变薄[13],可明显提高胆囊收缩功能,这可能也是本组患者复发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同时由于胆石症与情绪具有相关性,不仅表现在发病与其密切相关,而且体现在预后,而由于胆石症患者的生活、饮食不规律,情绪不节制,以致于本病呈现高发趋势[14],而另外一方面,胆石症发病过程中急性胆绞痛给患者带来的疼痛体验,以及对于生活与工作的影响,加重了患者对于本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5],因此,探寻即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情绪的双向作用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本研究中引入SAS、SDS量表,对于患者的情绪进行评定,结果发现,该措施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但是由于影响情绪的原因较多,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参考文献]
  [1] 李学庆.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0:77-78.
  [2] 张进.胡季明.胆结石应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62-63.
  [3]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0-22.
  [4] 席鹏武,黄初东,杨荣华,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4,43(3):293-294,297.
  [5] 张英杰,王勇.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129-131.
  [6] 王怀安,王青.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老年胆结石患者6n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908-4909.
  [7] 李建明,李志东.197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123-125.
  [8] 吴黎明,程彩涛,王江华,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内外胆管结石35例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7):516-519.
  [9] 付克伦.腹腔镜与外科常规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疗效比较[J].中国医师杂志,2011,2(2):25-27.
  [10] 張辅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108例患者的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2,9(6):63.
  [11] 郭明明.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手术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8):121-122.
  [12] 郭金培.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J].中国卫生产业,2014(32):10-11.
  [13] 黄卫东.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16(11):906-907.
  [14] 王坚,李可为.胆囊结石治疗策略的争论与选择:胆囊切除还是保胆取石[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1):44-46.
  [15] 葛长青,李全福,刘建辉.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2):199-20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即时口服短效避孕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将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于人工流产后当天服用妈富隆、抗生素及
[摘要] 目的 观察探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30例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皆使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统计其治疗后1、2、4、6周的疗效、真菌清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4、6周的疗效、真菌清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后1、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7~12月归档病案的500份病案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将2018年1~6月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病案管理的500份病案作为观察组研
目的探讨单纯全麻及全麻复合腰一硬联合麻醉在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008~2010年我院采取单纯全麻进行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测定乳腺供血动脉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乳腺供血动脉血流参数在乳腺增生症中的差异,拟提供乳腺增生病的彩超诊断依据。方法收集绝经前汉族成年女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阿奇霉素序贯治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不同疗程雄激素阻断剂比卡鲁胺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
目的根据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空腹状态下的血脂浓度、血糖、糖化蛋白的检测和分析,来研究患者的血脂、糖化蛋白与糖尿病的联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