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跖骨骨折50例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fv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跖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是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和克氏针内固定术.近年来,由于内固定器材的不断发展和外科技术的改进,使用微型螺钉加压钢板内固定克服了骨折端不能紧密接触、无法有效制止旋转及患肢不能早期活动等缺点.2000年3月以来,笔者对50例多发性跖骨骨折采用微型螺钉钢板加压内固定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颅脑损伤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血糖症,且伤后血糖峰值及持续时程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1-3].亚低温脑保护作用已被证实并应用于临床 ,但对其作用机制的全面了解仍有待不断深入.笔者拟探讨亚低温对颅脑损伤后血糖的影响,为临床应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拓宽理论基础。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 ATPase 6,8基因表达及线粒体功能的改变,为阐述休克肠道靶学说和线粒体能量代谢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休克前组和休克1,2,3,4,5 h组.采用RT-PCR方法观察线粒体ATPase 6,8 mRNA量的改变.用透射电镜观察、生物体视学测量线粒体形态,用Clark氧电极测线粒体呼吸功能.结果失血性休克1,2 h,
2003年9月14~17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了第19届国际交通医学大会,共有17个国家的1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报告论文71篇,展出10篇.中国有我们5位代表参加,共报告了4篇论文.我们介绍的中国交通伤院前急救模式、交通伤基础研究、自制闭眼测试器及应变能密度判定应力分布和集中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等,均获得好评.会议期间,国际交通医学会执委会选举王正国院士为国际交通医学会副主席,负责西亚地区的
期刊
目的 研究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内骨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的表达的关系. 方法采用光镜观察(HE)和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及原位末端标记法对60例(分为早、中、晚期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股骨头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Bcl-2蛋白及细胞凋亡检测. 结果 60例标本中均可见到不同程度的空骨陷窝化,并可见骨细胞凋亡.中期组Bcl-2表达较早晚期组强,晚期组细胞凋亡较中期组显著,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1 临床资料  例1,男,27岁,塌方致颈前部铁皮切割伤10 h,经他院诊断:气管、食管断裂,急诊送至我院.体检:心率120 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125/75 mmHg(1 mm Hg=0.133 kPa),动脉血氧饱和度0.93.意识清楚,胸骨切迹上3 cm有一约10 cm长横行创口,气管自环状软骨下完全横断,环状软骨粉碎性骨折,环甲膜破损15 mm×10 mm,食管横断仅后壁
期刊
近年来,颈椎损伤发病率明显上升.尽管颈椎损伤诊治手段和技术已有很大提高,但是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获得早期有效救治?如何减少死亡率?如何降低伤残率和伤残程度等一系列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临床医师.全球众多医疗和研究机构在不断探索颈椎损伤的治疗问题,但许多根本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颈椎损伤及其继发性损害导致的一系列后遗症,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研究表明,对颈椎损伤的诊治虽然有了一些新的概念,但同时也遇
期刊
笔者对手术证实为髓核突破后纵韧带的脱出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期刊
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波及关节的复杂骨折.随着外科技术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人们逐渐认识到跟骨关节内骨折恢复原来的解剖关系和坚强内固定对其治疗的重要性.笔者自1999年4月至2003年7月对31例共43侧跟骨关节内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经3~26个月的随访,疗效满意。
期刊
上位颈椎疾患因其解剖部位特殊,手术治疗的难度较大.我科从2000 年11月至2003年3月,共手术治疗上位颈椎疾患25例,效果满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