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来源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ydm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临終关怀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选取60例晚期肿瘤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案而将其分为临终关怀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各30例,并且均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临终关怀组的患者给予临终关怀护理。结果:临终关怀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改善和满意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临终关怀;晚期肿瘤患者护理;应用
  引言
  晚期肿瘤患者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这些患者的病程较长,同时住院费用也较高,在临终前备受病痛的折磨,其生活质量较差,患者与家属身心都承受了较大的痛苦。临终关怀是指在晚期肿瘤患者生存最后3个月-6个月之内,对患者进行心理、生理、社会等全面照顾,以此减轻患者的病痛,延缓疾病发展速度,使晚期肿瘤患者生命最后阶段得到尊重、症状得以控制,提高其生活质量,达到维护患者与家属身心健康的目的,尽量使患者舒适、无痛苦、安宁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临床关怀,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所受病痛的折磨,还能减轻患者家庭经济压力与负担,并能够最大程度地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使其安详渡过人生最后时光。本文分析了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0例晚期肿瘤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案而将其分为临终关怀组和常规护理组,临终关怀组的30例患者中,男19例,占63.3%,女11例,占36.7%;年龄最小的是36岁,最大的是81岁,平均年龄是(43.4±4.7)岁。常规护理组的30例患者中,男18例,占60%,女12例,占40%;年龄最小的是38岁,最大的是80岁,平均年龄是(43.5±4.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基础护理、放化疗指导及对症处理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终关怀,具体方法:(1)建立临终观察小组。由医师和护士组成临终关怀小组,针对具体患者了解病情程度,性格爱好等做出合理措施进行干预。(2)创造家庭式的环境。住院病房维持安静整洁,营造温暖舒适的氛围,配置电视、花卉盆栽等。(3)控制症状,减轻疼痛。试验组强化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疼痛时给予疼痛药物。(4)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患者深受病痛的折磨,常出现濒死感,心理精神状况差,需要适当鼓励、支持患者,并做出恰当的心理疏导。患者家属同样承受着失去家人、经济等压力,要及时和家属进行沟通,进行死亡教育,使患者在最后能够平静、安详的离去。(5)安慰家属。在患者离世时,对家属造成的心理阴影,给予适当安慰。
  1.3观察指标
  对2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临终期生活质量、住院期间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临终时,经过不同护理方式,临终关怀组患者心理状态较好,同时也取得了较高满意度(P<0.05)。
  3讨论
  治疗肿瘤是当今医学界的难题,肿瘤无可厚非是危害患者健康甚至生命的重症。在肿瘤发现的早期,通常患者有治愈的希望,但诸如肝癌、胃癌、直肠癌等肿瘤,在发病早期病情较隐匿,多数发现及确诊时已进展到晚期阶段,那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此种情况极易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加上癌痛折磨、医疗费用高昂等问题,极易使患者在治疗中途出现不配合的情况,甚至因此放弃治疗。临终关怀是现代护理学领域应用日趋广泛的一种全新服务模式,其主要是以存活期仅剩3~6个月患者为服务对象开展的一种护理服务,相比传统护理更具全面化和人性化。有研究对30例实施临终关怀护理的患者进行了报道,认为其有利于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减少住院期间死亡,对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痛苦也具有重要效果。临终关怀护理(1)生理关怀:肝癌晚期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机体免疫力极度低下,包括发热、脱水、皮肤瘙痒溃烂及大小便失禁等,采取可预见性护理措施,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患者出现压疮,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按摩,帮助患者维持舒适姿势。做好患者生活卫生护理,进行各项检查及输液要科学严谨,同时尊重患者隐私,让患者感受到有尊严,尽量提高生活质量。(2)心理支持:晚期癌症患者在死亡前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弥留期,身体严重衰竭而神志尚清醒,除忍受躯体的磨难,还忍受即将与亲人永别的情感痛苦,产生极度悲观及抑郁的情绪,表现不愿同任何人接触,沉默寡言、拒绝治疗。同时尽量满足患者最后的愿望尊重患者的权利及心理治疗,使其得到心理安慰。同时,对家属进行心理辅导,使家属对死亡的意义有真正的认识,能够客观平稳地去面对亲属的死亡,以饱满乐观的精神状态感染患者,有利于提高者的认知功能和情绪功能,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3)临终关怀护理的问题及建议: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临终关怀护理的开展存在的问题:30例患者选择临终关怀护理其中这些患者也有大部分患者选择在临终晚期出院回家,这与风俗习惯、家庭经济状况、家属时间安排、临终关怀知识普及不够及医疗设备不足等有关。由于研究难做到随机,都是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选择分组,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差。目前,临终关怀护理的实施在临床上的开展还面临着很大困难。需要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与支持,首先重视对临终关怀护理医护人员的培训,熟练掌握临终关怀护理的常见症状,加强对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方面的学习;国家要加强对临终关怀护理基础设备的投入,更多的满足临终患者的需求;做好家属及社会工作,家庭护理在患者生命最后是十分重要的,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关爱,体会家人的体贴与温暖,能够减轻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同时家属尽自己的一份力也会感到心理安慰。社会更需关爱临终期患者,成立基金,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让患者体会到社会的关爱,未被放弃,得到社会的尊重,使患者平静,安详的走向生命的终点。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认为晚期肿瘤临终关怀护理较常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充分提升了晚期肿瘤患者临终期的生活质量,使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指标达到最佳,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兰.优质护理理念在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8,28(5):161.
  [2]邹晓春,牛立志,王玉娥,等.不同国籍肿瘤患者护理服务需求分析[J].现代医院,2018,11(12):101.
  [3]陈爱萍.老年患者临终关怀进展[J].护理杂志,2018,38(7):557-559.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12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胆囊炎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时间1周。另外以在门诊就诊的3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干预后1个月末,比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指数。结果:两组在干预前后,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同时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高校设计类专业应以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搭建“工作坊”模式的教学活动平台,以提高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为教学核心。本文具体分析了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的特征以及“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以青岛农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例,找出“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与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契合点,探讨“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对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关键词:协同创新;“工作坊”实践教学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给予急性肺栓塞采用超声心动图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检查治疗的110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测,最终诊断标准为肺动脉照影结果。观察患者呼吸和静脉系统变化情况,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部位和形态进行检测。结果 经超声心动图检出肺动脉血栓栓塞5例,右心异常改变65例,其中右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消瘤汤加味联合胸腺肽治疗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和病理的影响。方法 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分为对照组(以消瘤汤加味治疗)与观察组(以消瘤汤加味+胸腺肽治疗),每组52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消失率(75.00%)、病理改变正常率(98.08%)以及总有效率(96.15%)均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与温胆汤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择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奇偶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3例。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的组为西药组;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与温胆汤联合治疗的组为中药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中药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西药组;两组治疗后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中药组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讨论采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各45例。阿立哌唑组患者予以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利培酮组患者予以利培酮进行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分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阿立哌唑组患者的HAMD评分低于利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加味黄连温胆汤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探究。方法 选取6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34例,单一组采用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联合组则在单一组的基础上加入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胃黏膜修复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6.05%)高于单一组(65.12%),差异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急诊中应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单号)和实验组(双号),各45例,分别给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使用药物后苏醒时间、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CA125联合CA19-9检测对评估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及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CA125、CA19-9检测;分析不同病情分期的检测结果及血清CA125联合CA19-9检测对疾病复发的敏感度。结果 Ⅲ期与Ⅳ期患者CA125、CA19-9均高于Ⅰ、Ⅱ期患者,Ⅳ期患者CA
期刊
【摘要】目的 探析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可分为例数均等的单一组、联合组。仅予以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单一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联合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即风团消失时间与风团数量。结果 联合组风团消失时间、风团数量分别短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