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中职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它不仅和各专业课程的学习相关,而且对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学习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各地中职教育蓬勃发展,但数学教学却不容乐观,普通出现教师抱怨数学难教,学生埋怨数学难学的现象.那么,数学课要在中职教育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该如何适应新形势、如何进行教学呢?依本人之见,数学学科教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探索.
一、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合理选择数学教学内容
近年来各地狠抓普高,中职学校大规模扩招,但学生成绩参差不齊,整体素质偏低,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甚至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恐惧感,部分从初中直升上来的学生更是放弃了数学学习,这些情况给数学教学明显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利.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这种现状,目前的数学教材显然缺乏适用性,所以中职教师应将学校征订的数学教材作为指导性教材,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增与删,对课本知识进行有选择的教学.选择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求:(1)基础性要求.应注重选择基础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然,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有所收获,就能慢慢对数学增强兴趣,消除对数学的畏惧心理.(2)实用性要求.选择就在我们身边与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学习后能认识到学数学、用数学可以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为生产生活实践服务.理解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3)连贯性要求.数学学科是一门连贯性很强的学科,一环紧扣一环,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兼顾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生的学习不至于出现断链.
二、创新中职数学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都没学好,所以才上不了普通高中,只好就读职校,学生存在多种数学学习的心理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自卑心理,因为初中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又没考上普通高中,认为己不如人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见学习没有什么起色而泄气,也变得自卑起来.所以,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要重新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兴趣,消除学生自卑心理,更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去完成这个重要任务呢?著名“生本教育”理论创立者郭思乐教授说过,“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所以教师教学的过程,应是“
用教材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材”的过程,要“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而不是“带着教材走进课堂、走向学生”.平常要通过各种方式,如课堂提问、个别谈话、课后辅导等,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习惯、兴趣、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再决定教学生学什么,关注学生怎么学,安排切实有效的学习活动来让学生理解知识、发展智能,还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操作和合作讨论.要如“生本教育”理论忠实的追随和实践者周伟锋老师那样,每节课讲授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腾出大量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他说:“我讲得很少,只是在关键的地方点拨一下.新课,不超过15分钟.复习课,不超过10分钟,很多时候不超过5分钟.我把很大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靠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他们”.
三、突出数学能力培养,彰显数学教育价值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表述了数学能力培养的要求,它分为四项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体现,通过数学原理、思想、方法和文化的学习与运用,提升人的素质与能力.中职数学受课时所限,受教学原则的片面理解所影响,以及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简单化的操作,如直接向学生灌输教材上的应用性公式、定理和结论,要求学生记住结论,掌握计算技巧.如此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学得枯燥,背得痛苦,从而出现厌学、弃学现象,对学生的
数学能力培养是极为不利的.中职数学教学应如何突出数学能力的培养呢?我认为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加强学习,自觉运用教育新理论指导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其关键所在、并起到决定作用,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教师,是教师的教法要改革,指导学生学法也要改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2)学会愉悦教学,让学生快乐学习.要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愉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要学会有序、有规律地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梳理知识,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数学教学不能是简单的知识积累,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概念,公式定理等,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合理地分类,整合成知识网络.(4)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中职学生本来的心理素质就较差,意志品质不够坚强,又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总是反反复复,时好时坏.情绪好时劲头十足,一遇挫折便打退堂鼓.对此我们教师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方面多做学生思想工作,给学生加油鼓劲,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目标和打算.另一方面指出学生思想上、心理上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的困难,并鼓励学生过好开始的难关就会达到理想的顶峰,经过长时间的磨炼定能成功.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直接参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专门技术人才,各门学科的教学都是一个目标,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包括文化、心理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所以全体数学教师要明确培养目标,把握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创新课堂教学,突出能力培养,为社会培养更高素质的各专业技能人才.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一、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合理选择数学教学内容
近年来各地狠抓普高,中职学校大规模扩招,但学生成绩参差不齊,整体素质偏低,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甚至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恐惧感,部分从初中直升上来的学生更是放弃了数学学习,这些情况给数学教学明显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利.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这种现状,目前的数学教材显然缺乏适用性,所以中职教师应将学校征订的数学教材作为指导性教材,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增与删,对课本知识进行有选择的教学.选择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求:(1)基础性要求.应注重选择基础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然,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有所收获,就能慢慢对数学增强兴趣,消除对数学的畏惧心理.(2)实用性要求.选择就在我们身边与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学习后能认识到学数学、用数学可以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为生产生活实践服务.理解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3)连贯性要求.数学学科是一门连贯性很强的学科,一环紧扣一环,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兼顾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生的学习不至于出现断链.
二、创新中职数学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都没学好,所以才上不了普通高中,只好就读职校,学生存在多种数学学习的心理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自卑心理,因为初中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又没考上普通高中,认为己不如人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见学习没有什么起色而泄气,也变得自卑起来.所以,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要重新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兴趣,消除学生自卑心理,更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去完成这个重要任务呢?著名“生本教育”理论创立者郭思乐教授说过,“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所以教师教学的过程,应是“
用教材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材”的过程,要“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而不是“带着教材走进课堂、走向学生”.平常要通过各种方式,如课堂提问、个别谈话、课后辅导等,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习惯、兴趣、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再决定教学生学什么,关注学生怎么学,安排切实有效的学习活动来让学生理解知识、发展智能,还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操作和合作讨论.要如“生本教育”理论忠实的追随和实践者周伟锋老师那样,每节课讲授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腾出大量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他说:“我讲得很少,只是在关键的地方点拨一下.新课,不超过15分钟.复习课,不超过10分钟,很多时候不超过5分钟.我把很大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靠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他们”.
三、突出数学能力培养,彰显数学教育价值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表述了数学能力培养的要求,它分为四项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体现,通过数学原理、思想、方法和文化的学习与运用,提升人的素质与能力.中职数学受课时所限,受教学原则的片面理解所影响,以及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简单化的操作,如直接向学生灌输教材上的应用性公式、定理和结论,要求学生记住结论,掌握计算技巧.如此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学得枯燥,背得痛苦,从而出现厌学、弃学现象,对学生的
数学能力培养是极为不利的.中职数学教学应如何突出数学能力的培养呢?我认为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加强学习,自觉运用教育新理论指导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其关键所在、并起到决定作用,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教师,是教师的教法要改革,指导学生学法也要改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2)学会愉悦教学,让学生快乐学习.要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愉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要学会有序、有规律地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梳理知识,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数学教学不能是简单的知识积累,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概念,公式定理等,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合理地分类,整合成知识网络.(4)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中职学生本来的心理素质就较差,意志品质不够坚强,又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总是反反复复,时好时坏.情绪好时劲头十足,一遇挫折便打退堂鼓.对此我们教师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方面多做学生思想工作,给学生加油鼓劲,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目标和打算.另一方面指出学生思想上、心理上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的困难,并鼓励学生过好开始的难关就会达到理想的顶峰,经过长时间的磨炼定能成功.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直接参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专门技术人才,各门学科的教学都是一个目标,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包括文化、心理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所以全体数学教师要明确培养目标,把握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创新课堂教学,突出能力培养,为社会培养更高素质的各专业技能人才.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