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文言文课堂教学刍议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JFASDJFASDJF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下文言文课堂教学,必须教文化、教文言、教文章,并通过引导学生预习、质疑、解疑、训练,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课堂教学 预习 质疑 解疑 训练
  
  新课标下文言文课堂教学,教什么,怎样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一大困惑。近年来我们对文言文课堂教学进行了革新,做到教文化、教文言、教文章,并通过引导学生预习、质疑、解疑、训练,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现就文言文课堂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以求教于方家。
  
  一、分阶段布置预习任务
  
  考虑到文言文诵读难度大,通常提前一周播放课文朗读视频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有时间朗读课文,在上此课前熟读成诵。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靠的是积累,而朗读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古人学文章往往先从读开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读入手带动说、写,培养语感,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在读中陶冶性情。读熟了课文,又便于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提前三天左右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用多媒体投影显示出来),要求学生从文化、文言、文章三方面进行预习。例如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就布置了如下作业:了解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对照课文注释,并结合手头的翻译资料疏理文句;孟子是如何阐述他的“仁政”思想的?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去学习知识,并在学习中发现疑问,而要想发现疑问,就必须认真地预习课文,其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指导学生自学的过程。在认真预习之后,一些简单、容易理解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都是较为复杂、较难理解的问题。有的问题尽量让四人小组(座位前后左右)在课前相互探讨来解决,要解决这些疑问,就需要作认真思考,合作探究,深入研讨。预习过程,其实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实在困难的问题留待课堂解决,这样可减轻课堂教学的负担,同时课堂教学也有了针对性。
  
  二、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过去对文言文教学习惯采取灌输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少慢差费,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内容可让学生来讲。例如:作者与创作背景以及相关的文化常识介绍等,然后让学生质疑学习中的难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性的疑问,这主要是词语解释和文言语法方面的问题;另一类是认识性的疑问,这是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对作品内容产生了不同看法,进而质疑。
  在质疑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疑难词句揭示出来,还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作深入的钻研,以不断提高质疑的质量。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的精神和勇气。
  对于知识性的疑问,要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词句进行比较分析,择取正确答案。实在困难的问题,教师作点拨,启发学生说出正确答案,而不要越俎代庖。对于认识性疑问,要注重学生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我们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例如教学《庖丁解牛》,有同学提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消极的处事方式吗?其他同学发表了不同的看法,通过讨论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深、记得牢,加快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较难的问题由全班“四人小组”讨论来解决。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中间我们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但必须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有人认为,搞课改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其实这是一个误导,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疑问(特别是在学习我国古代文化论著名篇时,对一向被忽视的文化教育应高度重视),在讨论过
  程中还应适时地加以引导。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才能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将各类疑难问题解决之后,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课文中用法特殊的实词和出现较多的虚词进行总结,以不断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知识,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同时也要总结有关的古代文化思想、古代优秀作品的写作艺术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文化艺术美。
  为了使合作探究向深度发展,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还指导学生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从而培养其探究创新的能力。例如:讨论孟子“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古为今用)。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如下看法:
  (1)孟子王道思想包括“温饱”和“教化”两部分,也就是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竭”,是今天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概念。
  在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尊重他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探究创新的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培养学生实战能力
  
  语文教学有这样一种现象:老师课讲得生动形象,但学生考出的成绩并不一定理想。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即使达到了知识目标,这也只是完成了一半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部分要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才能适应考试的需要,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容忽视(此观点曾发表在2009年第4期《中学语文》下旬刊上)。而学生课下是很少做语文题目的,尤其是高中生。因此,当堂检测与反馈应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设计的题目内容应由课内到课外,由基础到拔高题。课堂上应限时训练,讲究解题速度,以适应考试需要。形式可集中训练,也可分散穿插训练,并及时反馈信息,针对问题分析讲解,这样有的放矢,节约了时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文言文教学方式,要力求改变教师的中心主宰地位,使之成为善于激发学生兴趣以至灵感的导演,积极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激励学生闪现出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这一切都应建立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上,只有牢牢树立并始终贯彻这一理念,教法上才能弃旧图新,改弦易张,使课堂真正成为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广阔的天地。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的个性化特色,这在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于作文教学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个性化作文的意义、要求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个性化教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大多数考卷中都出现了语病题型。本文对试卷中出现的语病题,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分类,并对每一种题型的命题思路及答题方式,作了细致的阐释与论述。
匈牙利政府重视居民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一直把住房建设作为提高居民生活福利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政策性住房金融服务和住房财政补贴等综合措施的实施,使匈牙利住房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对社会稳定与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完善住房购买、出售及持有环节课税体系    在房地产的购买环节,匈牙利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及政策导向,依据房地产的资产价值,分新房和旧房,按照居住和商用两种情况设定
【摘 要】在高考作文过程中,考生要想取得满意的分数,必须注意一些应试技巧:审清题目,准确立意;反复点题,紧扣主旨;结构简明,条分缕析;文采飞扬,显示才情;卷面整洁,规范有序。  【关键词】高考作文 应试技巧 审题立意 结构文采    高考语文作文是60分,在高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甚至能决定着考生的命运。高考作文是限时作文,写作时间短,教师阅卷的时间更短,因此,考生要想得到较高分数,必须要注
在这知识经济时代悄然而至,渔业比较经济效益下降,国有渔业企业陷入困境的时期。如何使我国渔业从粗放型向科技型发展,走出困境,值得我们加以探讨。
本文从朗读的分类、作用切入,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大力倡导品读文化,才能使学生亲近文本、体味作者。培养和形成爱语文的特点,荡出涟漪之美。
语文教学从根本上讲就是语文学习,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开展一些特色活动,如让学生搜集背景资料、对原作进行删改增减、借助联想和想象让作品画面再现于课堂等,让学生动起来,语文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激发学生内在需求,使学生乐于写作;防止“闭门造车”,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培养学生发散求异思维,鼓励开拓创新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运用“大语文”观指导创新写作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教学 创新 “大语文”观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创新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师们努力探索的问题,笔者从自已的教学实践出发,对此问题提出以下粗
【摘要】为适应新时期中学教育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在中学语文教育改革中,必须提高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审美教育的自觉性,认识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根据语文审美教育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实施审美教育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审美教育 审美活动 功利性 渗透性 课堂美育 审美空间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