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Ethibond缝线结合可调节Endobutton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来源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z7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Ethibond缝线结合可调节Endobutton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2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关节镜下采用Ethibond缝线结合可调节Endobutton进行固定。比较手术前后的胫骨位移(后抽屉试验),并采用Lysholm和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81.3±7.6)min,撕脱骨块均达到解剖或功能复位。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5
其他文献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且具有强大促炎特性的非组蛋白核蛋白,是已经明确的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炎性介质之一。已经有大量研究证实,HMGB1通过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Toll样受体(TLR)等结合调控ARDS,并且能够显著增加ARDS的致死率,但HMGB1的释放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HMGB1在ARDS中的释放机制及其与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
目的观察日间手术模式下应用腔内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连续接受腔内射频消融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日间手术组与对照组术后大隐静脉闭合率、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该研究共纳入日间手术组83例(117例患肢),对照组54例(83侧患肢),均进行腔内射频消融治疗,随访期末大隐静脉总体闭合率98.5%(197/200),试验组闭合率98.3%(115/117),对照组98.8%(82/83
肿瘤破裂是胃肠间质瘤(GIST)发生、发展和诊疗过程中常见的临床事件,与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其诱因包括腹腔压力升高、挤压、碰撞、不适当手术操作等;肿瘤巨大、小肠GIST、核分裂象高和KIT 11外显子557/558缺失突变等不良生物学行为以及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反应良好、迅速使肿瘤液化、坏死等为其高危因素。当前指南认为,肿瘤破裂是GIST完整切除后复发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是确定服用伊马
脓毒症是感染导致机体宿主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在全球有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脓毒症的重要特征是炎症反应,剧烈炎症反应产生的细胞因子会激活中性粒细胞,引起活性氧(ROS)的过量生成,从而造成组织器官损伤,并进一步发展为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铁死亡是近些年发现的一种铁依赖性的全新的细胞死亡方式,其主要机制为二价铁诱导的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体系〔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中图分类号 R737.9;R28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17-2073-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17.05  摘 要 目的:研究木香烃内酯(COS)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人乳腺癌SK-BR-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COS 10、20、30、40、50 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