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新途径研究——以空中乘务专业为例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8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保证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职业素养教育应成为育人的重要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职院校培养准职业人应兼顾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教育。本文结合本校职业素养教育探索的实践,分析了过去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现行的方案与实施过程,期望能对职业素养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其他文献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成为学术热点,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论文以人地关系为理论基础和现实起点,以专著《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为研究载体,以理论阐释和文本解构为研究方法,通过聚焦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视域,解构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矛盾结构,建构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开拓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现实内涵的文本分析,得出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建构的宏观框架和实践选择的微观路径,以解决目前乡村现实问题,是近年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
摘 要: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自主管理高级职称晋升工作是一项全新课题。这既是国家职称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学校人才评价机制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着眼于自主评审政策背景、风险管理价值、风险管控目标、风险源识别等问题,从制度设计、人员素质配置等角度分析风险原因,研究形成风险防控的八项具体对策,具有鲜明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民办高校;职称管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受諸多因素影响,部分地方高校在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管理方面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仍沿用传统的教研室管理模式,导致实验教学中心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较低且缺乏良好的维护。结合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管理现状,本文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实验室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的特征与区别,从人才队伍建设、仪器设备管理、创新实验开设等方面,提出了二级管理体制下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中心构建路
摘 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工作中发挥着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配齐配强党支部班子,推进选举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开展。本文结合《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探索新时期高校党支部选举工作的改进策略,有效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1]。
摘 要:弦乐四重奏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帮助培养和提高我国学生的艺术素养。为使学生掌握弦乐四重奏的表演方法,提升学生音乐演奏能力与综合实力,文章对四重奏演奏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进行了分析,提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组织学生进行二次创作、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运用的建议,希望对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弦乐四重奏;演奏;合作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C936
摘 要:本文以党的十九大关于“精准资助”的精神为指引,结合湖南工学院资助工作情况,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探讨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运行机制,在实施因困资助、保障学生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注重精准资助育人,促进学生长远发展、深层发展,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  关键词:发展型资助;高校;精准资助;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6-0086
摘 要:“三全育人”是我国高职院校落实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与手段。图书馆建设体现了文化育人的本质内涵。本文从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功能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对策,一是实现两个转变——由以服务为主的职能向服务与教育并重的职能转变,由“教”向“育”的转变;二是实施文化育人、服务育人;三是确立机制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
摘 要:现如今,我国各阶段的教育都更注重素质化教育,高等院校也应在这一背景下加强教育管理。尤其是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获得极大的辅助,得以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提升教育管理质量。对此,高校需要认识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之后,可以从加强“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加强“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建构与完善“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评价体系这几个方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就为其劳动教育发展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依据。劳动促成了人的进步,推动着社会发展。近些年来,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与社会劳动岗位需求发生脱节。因此,劳动教育改革对高职院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需要具备劳动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一定的劳动自觉性。然而,在劳动深层次认知方面,帮助学生提高劳动认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水平,还需高职院校从师资、课程以及制度等角度出发进行改善。
摘 要: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水平高低取决于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劣,其中,教学管理人员对这项工作的完成质量至关重要,他们是工作的直接推动者、参与者,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工资水平低于本科院校老师,在职称评定、职名提拔等方面均受到诸多限制。本文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当前高职教学管理人员在学生管理中面对的挑战,就提高高职学院管理人员待遇、综合能力及管理水平提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