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有效培养发散思维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kei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我们要不得渗透新课程教学理念,进行优化课堂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灵活发散思维,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发散思维
  
  新的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多途径的运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测、开放问题,进行引申,善于采用多种变通方法,有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下面,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谈一点粗浅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一、巧用一题多变,培养发散思维
  
  一题多变是在原题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变换题设条件和要求或引申、变化、发散,所得新题。对于同一物理问题,由一题发散成多题,往往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产生奇思妙想的效果。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够拓宽、深化解题思路,探索解题规律,培养发散思维和思维品质,增强应变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由简单题入手,进行由浅入深,改成多变题目,让同学们找到突破口,产生兴趣。同时要让学生自己尝试能够把题目中的问题或某一条件改变,对知识进行重组,探索出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进行多思多变。
  例如:两灯PZ220-15和PZ220-60并联在电路中,问哪灯较亮?同学们在分析:由于两灯都正常发光,而第二个灯的实际功率较大,因此第二灯亮。而后把条件改为:两灯串联在电路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哪灯会亮呢?这样,条件的变化结果就相应的发生变化。使同学们改变原有的定向思维:认为额定功率大的电灯一定亮的想法。
  笔者通过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变,从不同的角度诱导学生探讨,开拓学生思路,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思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灵活性。
  
  二、利用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
  
  所谓一题多解就是在解答问题时,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多方向、不同层次、多途径,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而得出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对促进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方面可以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对于物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分析往往会导出许多不同的解法,并引导同学们找出其中的最佳方法,既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又能训练发散思维。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设计一题多解问题,让同学们广开思路,采用多种解题方法,用多个物理规律去处理同一物理问题,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同学们的应变能力,极大地启迪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法,比较牛奶和豆浆的密度大小(写出原理和方法)。
  此题属于过程开放性试题,可以分别以测密度、比较相同体积的两种液体的质量、比较相同质量的两种液体的体积等,来讨论多种方案,教师在教学中可先讲一种方案,然后让学生思考,全班计论,最后可总结五种方案。具体方案现举几例如下:
  方案1:原理:ρ=m/v比较相同体积的两种液体的质量。方法(略)。
  方案2:原理:ρa=ρmgνm用同一金属块完全浸入两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方法(略)。
  方案3:原理:ρ=m/v比较相同质量的两种液体的体积。方法(略)。
  
  三、注重一题多测,深化创造思维
  
  所谓一题多测是改变物理实验的题设条件或改变测量仪器时,用相应的实验设计方案来测同一物理量。一题多测可以深化同学们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心理特征,教学内容,创设一题多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思维,深化学生创造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探索《功》时,为了注重一题多测,笔者设计这样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某人用力提着一重力为500牛的重物竖直上升10米,问:他所做的功是多少?此题根据同学们所掌握的功的概念,很快解决,之后,笔者引导他们探索,便可得出以下新题:①某人用力提着一重力为500N的重物在水平方向匀速移动10米,问:他所做的功是多少?②某人用力提着一重力为400N的重物做电梯上移10米,问:他所做的力是多少?③某人用力提着一重力为500N的重物沿倾角为300的斜坡匀速上移10米,问:他所做的力是多少?
  
  四、提倡开放训练,培养灵活思维
  
  所谓“开放”,包括物理教学内容、学生物理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物理知识其实上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同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生不同的联系,构建成一个严密的知识网络。同学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体系,灵活思维,探究出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教材,选择有用、有趣、同学们熟悉的开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物理知识的方法,容易进入解决问题的角色,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最佳发展,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物理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例如:在九年级物理复习时,笔者设计这样开放问题:请你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实验器材自选或自制,设计两种方法,把一杯浓盐水和一杯纯水区分开来(不能用嘴尝),并简要说明理由。
  此题,一展示,学生窃窃私语,议论纷纷,这时笔者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同探索、讨论、交流,同学们认为:本题条件是开放的,解答方法也是开放的,可从比较密度、体积或质量的方法入手,通过同学们探究得出下列解决方案:
  方法1:把u形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插入两个杯相同深度处,看压强计示数大是浓盐水,即可得出结论。
  方法2:把密度计(或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两个杯中,由读数,可以判别结论。
  方法3:用天平分别测量相同体积的两种液体,即可得出结论。(浓盐水的密度大于纯水的密度,质量大的就是浓盐水)
其他文献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职业教育改革中,作为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时代性很强的语文教学必须跟上时代节拍,与职高教育的特点相符,才能适应社会需要。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误区课改    一、职高语文教育的现状    在职高教育课程体系中,语文作为文化基础课无疑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当代职高学生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的必要前提,也是培养和提高职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重要载体和
期刊
摘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也是落实英语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现状,笔者试浅析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课堂教学    一、精选上课材料,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当今国内教材特点:强化基础知识,语法为主,内容陈旧,针对应付考试。例如:教材中的人物介绍
期刊
摘要:在初三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巩固知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效率。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身,依靠的是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求知、巩固和探索。本文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利因素,来重点讨论如何在初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初三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有利因素方法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    学生自身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进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对语感的培养、词汇量的积累、英语写作等都有间接的作用,而对英语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提高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英语阅读培养兴趣    前言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是接触英语的最主要方式。对于高中生来说,阅读也是英语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英语阅读对语感的培养、词汇量的积累、英语写作等都有间接的作用,甚至可以说,阅读能提高英语整体水平。通过英语新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作为最早进入试验的高中物理教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思考,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寻求新的突破,根据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教学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许多中学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说,当今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创设有效情境,就是以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为目标,通过“情境数学  生活”的实践过程,将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数学问题,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培养学生能数学地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我作一浅
期刊
摘要:形象教学是作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形象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用形象构建作文,以作文丰富形象,这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可以摆脱教师枯燥无味的说教作文,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形象观察力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但
期刊
摘要:中学地理课的教学任务是以环境一资源一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述人地关系,充分利用丰富多彩、时空广阔、文理兼备的图表和景观图等学习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情景交融中学习地理知识。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注意把握“情”和“景”,正确处理情景之间的关系,则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理课堂交融    一、语言生情,以情染生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能否激发学生情感,是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关键词:乐中学展现自我互动中学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
期刊
摘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合理性提问,将激发学生投身于物理活动之中。  关键词:层层深入实际列举知识应用引起争论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合理性提问,将激发学生投身于物理活动之中。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联系学生的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