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亲属微信随访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影响

来源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实施亲属微信随访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知识认知度、行为改变、视力及血糖的影响。

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2型糖尿病入住内分泌科≥60岁的DR患者107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微信组53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教育,微信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亲属微信随访,群发教育信息每周1次,包含糖尿病及DR知识2个主题,随访时间12个月。用DR防治知识调查问卷、行为改变问卷、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及视力评价实施效果。采用卡方检验对比患者认知率,行为改变及视网膜病变分期等;采用t检验对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视力情况。

结果

对于以下DR认知知识:糖尿病可以出现的全身并发症类型、确诊糖尿病后,首次进行眼底检查的时间、预防早期DR患者失明的关键措施、血糖控制理想是否需要定期检查眼底、糖尿病眼部主要有哪些并发症、DR患者何时应做激光治疗、DR患者多久检查1次眼底、血糖的正常范围、DR的严重危害方面,微信组随访后认知率分别为88.7%、67.9%、56.6%、96.2%、79.2%、67.9%、69.8%、94.3%、75.5%;随访后微信组与对照组比较,(χ2依次为16.77、30.76、16.30、7.75、9.68、36.03、9.25、10.57、9.41,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信组随访前后比较(χ2依次为19.41、38.22、17.90、8.23、9.34、38.22、21.81、12.08、25.52,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DR的危险因素的认知率微信组随访前24.5%,随访后43.4%,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随访后微信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微信组随访前分别为(13.18±4.46)mmol/L、(16.17±3.97)mmol/L、(10.18±2.76)%;微信组随访后分别为(8.45±2.26)mmol/L、(11.34±2.34)mmol/L、(7.83±1.40)%;随访后微信组与对照组比较,(t依次为-7.06、-7.30、-6.37,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信组随访前后比较(t依次为6.83、7.59、5.54,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信组随访前视力为0.68±0.18、随访后0.71±0.20;随访后两组患者视力比较、微信组随访前后比较,对照组随访前后比较(t依次为1.02、-1.10、0.57,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后患者在平衡膳食、规律进食,少食多餐、运动前穿宽松衣服和鞋袜、每次运动30 min以上、每周检测血糖1次、运动前后检测血糖等多项行为改变方面两组比较(χ2依次为11.54、11.77、13.68、5.89、10.23、8.72,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任何情况下勿自行停药、视网膜病变Ⅰ期及视网膜病变Ⅱ期及以上两组比较(χ2依次为1.20、0.01、0.01,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实施亲属微信随访能够提高≥60岁DR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疾病知识认知度、促进健康行为,有效控制血糖。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开发的抽油机井综合测试系统由测试、分析和评价3个子系统组成.测试系统对抽油机井动液面、功图、电流、电压和功率因数进行测试;分析系统利用综合分析软件对油井功图、功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