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冰雹一直危害渭北西部果区,给果农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为了很好防御雹灾。减轻危害程度,确保安全生产。笔者根据实践,提出果园雹害防救措施,供同行参考。
1 发生特点
渭北西部地区山原峦起,沟壑纵横,特殊的小气候,容易发生冰雹。即在强大的雷雨中,由于大气强烈的对流作用,使水凝结后反复升降而最终形成的固体降水一冰雹,常常伴随狂风暴雨而降落。每年始于4月初,止于10月低。多于6-9月,发生量占全年的70%以上。每次降雹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地面积雹厚度2~5厘米。雹块大小不一,小如绿豆,大似栗子的透明圆球形。降雹范围窄长,一般宽几千米,长几十千米,呈现出“雹打一条线”。山区及山塬结合部发生频率多于平原,平原多于川道。
2 危害程度
渭北西部果区(不是所有果区)每年都程度不同遭受雹害,症状为:树冠中上部、枝背部,树(枝)皮破烂,伤口较多,枝条折断:叶片破损不全。有的脱落;树冠上部外围、枝条背上两侧梢端、果实中上部伤痕累累,有的脱落;地面积水,土壤板结。轻者削弱树势。当年减产,降低果实品质:重者叶果大量脱落,当年绝收,并影响花芽分化,造成翌年树弱果少,且引起腐烂病大发生,危害极大。
3 防救措施
3.1 预防措施
(1)避开降雹区建园。规划果园时应避开常易发生的“冰雹带”,应在不易发生的优生区域栽树建园,发展果业。
(2)架设防雹网预防。选用防雹网,一要重量轻,每667平方米重30千克左右:二要抗老化,试用期在5年以上;三要透光性强,透光率小于10%,不影响果树生长;四要网孔以菱形为主,大小为11毫米×11毫米为佳,网幅宽度为6米、8米、12米均可;五要网的颜色以白色为主,如果海拔超过1000米,可选用黑色或其它颜色。使用时,在果园上空架设防雹网,晴天将网拉向一边收拢,一旦出现降雹天气则迅速将网拉开,沿树行遮盖在果树顶上。果园在0.67公顷(10亩)以下的,网面积应为果园面积的120%,0.67公顷以上的,网面积适当减小,但不能小于105%。使用过程中,即使小粒冰雹仍透过网眼落到果树上,但网线已起到阻拦作用,降落强度明显减小,不会对果树造成危害。
(3)进行果实套袋预防。首先严格疏花疏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多留下裙、内膛、背后枝上的果实。同时在不影响光照的前提下,适当留有一定的背上生长枝组和外围生长枝,既减轻雹害,又防止果实日烧。然后进行全园套袋,实践证明,全园全树套袋,对防御雹害有积极的作用。每年应选用新的双层纸袋,不提倡使用旧纸袋或塑膜袋。因为新袋纸质坚硬,柔韧性好,不易被冰雹打烂,能很好的保护袋内的果实,减轻受害程度。
(4)高射炮轰击雹云。在果树生长期,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当有冰雹发生时,及时组织火箭、调用高射炮,集中力量轰击雹云,增温化雹为雨,一来可完全预防冰雹的发生。避免果树受害,或者可减轻降雹强度和缩小降雹范围,减少对果树的危害。
3.2 补救措施
(1)清园防病。雹后立即清园。清扫残枝、落叶、落果,摘除重伤果、重伤叶,回缩重伤枝。一同深埋。并喷布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4%农抗120水剂800倍液。从雹后开始喷布,每间隔7-10天1次,共3-5次。可防止病害大发生。
(2)增施肥料。雹后及时追施速效性肥料,以磷酸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为好。采用放射沟法,每株树挖4-6条长100-120厘米、宽20-25厘米的放射沟。从树冠垂直投影处内缘伸到外缘,这样可增加施肥部位,有利于根系尽快吸收。施肥量根据危害程度和挂果量确定,危害轻,每667平方米产果在1500千克以上,株施1-2千克;危害重,每667平方米产果在1500千克以下,株施0.5-1千克。同时喷施叶面肥,根据生产实践,选用含六大内源激素的“霜迪丰”1000倍液,或选用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结合喷药,每7~10天1次。连喷3-5次,对愈合伤口,恢复树势效果明显。
(3)减少夏剪强度。雹灾给树体造成伤口较多,削弱了树势。雹后应根据发生时间和危害程度,减少夏剪强度。一般在6月以前发生的,经过1~2月后,树势基本恢复,可适当进行夏剪。如在6月以后发生,且危害十分严重。除适当回缩重伤枝,摘除重伤叶果外,应立即停止摘心、扭枝、抹芽、疏枝、环割或环切等夏剪措施,也不喷施生长抑制剂。以免进一步降低树势。加重危害程度。清耕园,在雹后,土壤稍干时,对全园耕翻一遍,深度为10~20厘米:生草园,对营养带浅锄,破除地面板结。利于土壤疏松。
1 发生特点
渭北西部地区山原峦起,沟壑纵横,特殊的小气候,容易发生冰雹。即在强大的雷雨中,由于大气强烈的对流作用,使水凝结后反复升降而最终形成的固体降水一冰雹,常常伴随狂风暴雨而降落。每年始于4月初,止于10月低。多于6-9月,发生量占全年的70%以上。每次降雹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地面积雹厚度2~5厘米。雹块大小不一,小如绿豆,大似栗子的透明圆球形。降雹范围窄长,一般宽几千米,长几十千米,呈现出“雹打一条线”。山区及山塬结合部发生频率多于平原,平原多于川道。
2 危害程度
渭北西部果区(不是所有果区)每年都程度不同遭受雹害,症状为:树冠中上部、枝背部,树(枝)皮破烂,伤口较多,枝条折断:叶片破损不全。有的脱落;树冠上部外围、枝条背上两侧梢端、果实中上部伤痕累累,有的脱落;地面积水,土壤板结。轻者削弱树势。当年减产,降低果实品质:重者叶果大量脱落,当年绝收,并影响花芽分化,造成翌年树弱果少,且引起腐烂病大发生,危害极大。
3 防救措施
3.1 预防措施
(1)避开降雹区建园。规划果园时应避开常易发生的“冰雹带”,应在不易发生的优生区域栽树建园,发展果业。
(2)架设防雹网预防。选用防雹网,一要重量轻,每667平方米重30千克左右:二要抗老化,试用期在5年以上;三要透光性强,透光率小于10%,不影响果树生长;四要网孔以菱形为主,大小为11毫米×11毫米为佳,网幅宽度为6米、8米、12米均可;五要网的颜色以白色为主,如果海拔超过1000米,可选用黑色或其它颜色。使用时,在果园上空架设防雹网,晴天将网拉向一边收拢,一旦出现降雹天气则迅速将网拉开,沿树行遮盖在果树顶上。果园在0.67公顷(10亩)以下的,网面积应为果园面积的120%,0.67公顷以上的,网面积适当减小,但不能小于105%。使用过程中,即使小粒冰雹仍透过网眼落到果树上,但网线已起到阻拦作用,降落强度明显减小,不会对果树造成危害。
(3)进行果实套袋预防。首先严格疏花疏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多留下裙、内膛、背后枝上的果实。同时在不影响光照的前提下,适当留有一定的背上生长枝组和外围生长枝,既减轻雹害,又防止果实日烧。然后进行全园套袋,实践证明,全园全树套袋,对防御雹害有积极的作用。每年应选用新的双层纸袋,不提倡使用旧纸袋或塑膜袋。因为新袋纸质坚硬,柔韧性好,不易被冰雹打烂,能很好的保护袋内的果实,减轻受害程度。
(4)高射炮轰击雹云。在果树生长期,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当有冰雹发生时,及时组织火箭、调用高射炮,集中力量轰击雹云,增温化雹为雨,一来可完全预防冰雹的发生。避免果树受害,或者可减轻降雹强度和缩小降雹范围,减少对果树的危害。
3.2 补救措施
(1)清园防病。雹后立即清园。清扫残枝、落叶、落果,摘除重伤果、重伤叶,回缩重伤枝。一同深埋。并喷布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4%农抗120水剂800倍液。从雹后开始喷布,每间隔7-10天1次,共3-5次。可防止病害大发生。
(2)增施肥料。雹后及时追施速效性肥料,以磷酸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为好。采用放射沟法,每株树挖4-6条长100-120厘米、宽20-25厘米的放射沟。从树冠垂直投影处内缘伸到外缘,这样可增加施肥部位,有利于根系尽快吸收。施肥量根据危害程度和挂果量确定,危害轻,每667平方米产果在1500千克以上,株施1-2千克;危害重,每667平方米产果在1500千克以下,株施0.5-1千克。同时喷施叶面肥,根据生产实践,选用含六大内源激素的“霜迪丰”1000倍液,或选用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结合喷药,每7~10天1次。连喷3-5次,对愈合伤口,恢复树势效果明显。
(3)减少夏剪强度。雹灾给树体造成伤口较多,削弱了树势。雹后应根据发生时间和危害程度,减少夏剪强度。一般在6月以前发生的,经过1~2月后,树势基本恢复,可适当进行夏剪。如在6月以后发生,且危害十分严重。除适当回缩重伤枝,摘除重伤叶果外,应立即停止摘心、扭枝、抹芽、疏枝、环割或环切等夏剪措施,也不喷施生长抑制剂。以免进一步降低树势。加重危害程度。清耕园,在雹后,土壤稍干时,对全园耕翻一遍,深度为10~20厘米:生草园,对营养带浅锄,破除地面板结。利于土壤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