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契约论的"启发"——从高蒂耶的"约束性最大化"谈起

来源 :道德与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sh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卫·高蒂耶认为契约论可以把道德构筑在"审慎理性"的基础之上,这一努力因其核心概念"约束性最大化"所隐含的"道德理性"而归于失败.同一理论框架下的双重理性基础使契约论可以从"效用最大化"的视角为规范优先提供某种合情理的说明.这种说明尽管不是一种严密的"证明",却是一种合情理的"启发".
其他文献
目前,学界普遍将生态文明视为继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实际上这种观点未能全面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在整个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历史定位.对文
伊朗近代历史上的巴布运动是一次有影响的宗教改革运动.运动虽以失败告终,但作为先驱者,巴布在力主改革、发展、创新过程中,为其后兴起的巴哈伊教信仰体系提供了一个框架.无
在对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研究中,主观正义论与超越正义论是两种很有影响的解读模式。本文对这两种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它们对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理解并不全面。在此基
本文以2001年以来,以美国乔治敦大学穆斯林-基督徒理解中心为基地的项目展开的美国穆斯林民意调查为基础,从人口统计、宗教实践、对社会和政治事务领域各种行为的看法,以及"9
证明了系统(£)*n中的可满足性定理,紧致性定理和可判定性定理,完善了系统(£)*n的理论体系,并将这些性质应用到计量逻辑学中,给出了∑Γ-真度和条件真度存在的充要条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中老年离婚率明显上升,而且多是在男性退休之际,女性以"性格不合"等理由首先提出离婚,由此引发了日本社会的贫穷、孤独与自杀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本文在历代藏学家就本波教与钵第教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岷江上游本波教与钵第教宗教实体构成要素间的比较,以及对岷江上游本波教与钵第教信众的教派认同程度的分析,认为
在当代政治哲学、伦理学、法学等领域的相关文献中,“尊严”是一个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的人的尊严,指的是人人都具有的平等的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是在社会共同
亚里士多德把属的定义作为个别的定义后,开显了哲学史上的千古难题,即个别与普遍的鸿沟,其具体表现是:本体只能是个别,能认识的只能是普遍。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两位把个别与普
目的 检验中文版听觉连续加法测试(PASAT)在中国中青年人群中的信度、效度及其相关刎影响因素.方法 52名健康自愿者均接受PASAT、MMSE,并接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在初测后,抽取其中20名被试进入重测信度、评分者信度检验,抽取40名被试进入结构效度检验.结构效度检验还包括前瞻性记忆测试、听觉词语学习测试、符号数字转换测试、连线测试等等其他测试.结果